扶贫工作感悟3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780494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工作感悟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扶贫工作感悟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扶贫工作感悟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扶贫工作感悟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扶贫工作感悟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扶贫工作感悟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工作感悟3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扶贫工作感悟3篇 【篇一】 贫困是“无声的危机”。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地区冲突、恐怖主义蔓延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全球各国一直都在不断寻求“贫困”问题的破解之道,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两极分化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有效破解“贫困问题”也是当前的国际性课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要消灭贫穷,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

2、平,当前,我们党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的战略发展道路,更是中国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党和国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而实现国泰民安、“天下尽欢颜”的大同理想社会的初心与使命担当,全党要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务实避虚,实干担当,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首先,扶贫要先扶志、扶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思想意识决定一个人的言行,只有心中有目标、有信仰,脚下

3、才有力量。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再高的山也高不过人的双脚,要肯努力,懂得克难前行,采取超常规举措,精准发力,众志成城,攻坚脱贫目标。要从根上解决贫困问题,从贫困人员思想上下功夫,帮助树立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精神上扶贫,在思想上脱贫。要带着真情实感扶贫,既要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既要找准科学有效的路子,又要迈开坚定有力的步子。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科学创新、与时俱进,更要撬动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将扶志与扶智有机结合。要把脱贫政策给到位、落实好,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同时,也要抓住教育培训的关键点,帮助贫困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增长才干和本领,为拔掉“穷根”做准备、打基础。 其

4、次,要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子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基层党组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依靠。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况是怎样的、贫困问题出在哪里、他们有什么强烈的诉求、该从何处着手掌握致富的钥匙,这都是基层党组织的关注重点和工作重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标杆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像“吃亏书记”李连成一样,心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引领意识;支部带头、党员带头,讲奉献、谋转变、做示范,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民心齐,泰山移,唯有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才能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再者,扶贫部门、扶贫干部要端正

5、政绩观。坚持诚信意识,务实戒虚干实事、实干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要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扶贫部门和扶贫干部要始终葆有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诚心、实干担当做出实绩的本心,着力解决群众现实利益问题,在工作中端正思想作风,杜绝“四风”问题,少做“面子工程”。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工作要接地气,深入群众查实情,在实干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摸清病灶啃“硬骨头”,始终清醒自己是人民公仆的立场、站

6、位。要深入基层多做实事,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最后,要不断强化创新理念,建立健全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总方针。“两不愁三保障”是精准扶贫的主要目标。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勇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断激发民众的创造力和主动奋斗意识,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韧劲和勇气,合力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篇二】 目前正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干好扶贫工作,一定要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保证质量、真实可靠。但一些扶贫干部却剑走偏锋,“数字脱贫”等形式主义问题凸显。在此决胜脱贫关键时期需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

7、要注重建立公开透明的扶贫机制。从识别贫困对象开始,到落实帮扶资金、做好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成效,直到贫困户摘掉贫困的帽子,真正做到让贫困户知底、让社会各界知晓。防止脱贫工作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切实做到扶贫过程扎实,扶贫结果真实,让扶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二要注重解决“过度留痕”问题。扶贫工作留痕过多过滥,费时又费力,增加了基层干部的负担的同时也助长了形式主义之风。所以要减少痕迹依赖,把基层干部从过多检查考核、文山会海中解救出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把工作重心进一步聚焦到主责主业上,踏踏实实把扶贫工作干出实效。 三要注重加强动态监管,因类施策。坚持用“绣花功夫”

8、抓好精准扶贫工作,从动态监测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贫困户动态化信息管理系统。对照主要致贫原因,进一步明确帮扶措施和脱贫目标,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全面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科学设置脱贫后过渡期,对已脱贫人口跟踪监测,强化相对脱贫户、贫困边缘户后续帮扶,防止“刚越线、又返贫”现象发生。 【篇三】 明确思想引领,落实为民服务。作为紧密联系党群关系的桥梁,基层党组织坚持心为民所倾、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初心使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思想上坚决不能放松。基层党组织需秉承党的优良传统,落实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每

9、一件“小事”常挂嘴边、常记心头、常放手心,在巩固已有脱贫成果之余,不漠视、不忽略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帮民困、解民忧、谋发展,切实惠及广大基层。 细化行动指导,攻克脱贫难点。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啃掉最后的“硬骨头”的时候,没有精确的作战计划,就难以实现决胜的目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不能耽于固有成绩,党员干部们要继续沉下身子沉下心,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认真积极地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摸准、摸透脱贫攻坚的症结和难点,继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策略和措施,通过科学合理投入资源、实时滚动跟进和持续优化改善,有的放矢地攻克难关。 强化队伍建设,关爱基层干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国家机关机器正常运作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在基层党员干部履行职责时,党组织需要保障他们的个人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理想奋斗的信念,满腔热血的抱负。只有落细关心关爱干部的政策、建立健全考察识别干部机制、完善问责和容错纠错体系,为基层党员干部提供硬核保障,让他们在工作中有“劲头”、在政治上有“奔头”、在经济上有“甜头”,才能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用,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凝心聚力投入脱贫攻坚的战斗。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