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77895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综合分析一.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历史西方国家理财服务和理财产品的历史悠久,在国外被称为“私人理财”、“家庭理财”、“私人银行业务”等。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引入理财产品以来发展到现在,不论在产品的设计、管理,还是产品的销售上都己经进入了成熟阶段。追溯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史,最早出现在瑞士,后来在美国盛行,随后又迅速推广到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西方各个国家,理财业务不论在产品、服务还是管理上都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要指银行将理财

2、产品销售给企业或个人,募集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信托贷款、银行信贷以及新股认购等投资品种。与理财产品相关的所有风险由投资者承担。银行从该业务中获取的收入主要包括理财产品的托管、销售、投资管理等手续费收入。收入在利润表内确认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基本等同于欧美国家所称的资产管理业务和香港、台湾地区所称的财富管理业务。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短短的几年发展当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一)初创期:中小银行挑战大银行存款优势2004 年是银行理财产品元年。2004 年2 月12 日,民生银行销售了一款“2004 年民生银行外汇存款类信托计划”美元结构化理财产品,委托期

3、3 年,预期收益率2.6%。这是中资银行发行的首款理财产品。首款理财产品诞生在 2004 年有其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自2001 年中国人均GDP 迈过1000 美元大关之后,社会财富对理财需求的加速增长自不待言,而滞后于物价上升速度的加息进一步造成了当时存款负利率的状况,这也强化了短期内的理财需求。2004年,国有银行尚在努力与不良贷款历史包袱相抗争,彼时还被视为真老虎的外资银行在按照银行业开放时间表进入中国,而招行等个别领先银行的零售转型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这自然带给其他银行一份战略上的焦虑。而2004 年1 月1 日央行将人民币贷款利率上浮区间扩大至1.7倍,10 月29 日不再设置

4、贷款利率上限,扑面而来的利率市场化压力更对这种焦虑火上浇油。银行战略上的焦虑情绪如果不能通过业务模式创新来释放,就势必要靠产品创新来舒缓。2004-2005 年银行理财产品初创期,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1. 产品数量较快增长,构成局部热点从 2004 年2 月份第一支理财产品发行开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虽然当时绝对规模不多,但一度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引起投资热。月发行产品数量从最初的10 支以内增加到月均60 支左右。2. 股份制银行主导,大银行被动跟进一开始理财产品市场由中型股份制银行垄断,后来大银行才开始跟进。原因在于,大银行存款业务特别是储蓄存款的市场份额更大,担心理财

5、产品的发行会分流自身存款、抬高负债成本。相比之下,中小股份制银行则没有这些顾虑,相反,将理财产品视为可能吸引存款流入的手段。但是当股份制银行开始从理财产品的发售中受益、大银行感受到存款流失的压力后,大银行亦能够做出跟随型创新,这在近年来多项业务,包括零售理财、信用卡等的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当大银行开始发力后,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就开始回落,从而回到一个相对均衡、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后,大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一同推动这个市场的体量不断快速扩大。具体来看,2004 年上半年最活跃的理财产品发售银行是广发和民生,此后招行和中信加入战团并活跃至今,年底兴业、华夏和光大也开始发售理财产品。2004 年,招行、

6、民生、广发三家银行所发售的理财产品数量就占到总量的71.1%,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格局。从 2005 年开始,大银行全面发力。五大银行迅速成为理财产品的活跃发售银行。股份制银行中,浦发、深发展、北京开始有所表现,而渣打、荷兰银行、东亚银行、汇丰(中国)、恒生、花旗(中国)也开始推出理财产品。全年发售超过5 款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从2004 年的6 家银行迅速扩大至2005 年的23 家。3. 先外币,后本币先开始于外币业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最初中资银行都没有创设和管理理财产品的经验,只能直接代理外资银行的产品,而外资银行的产品以外汇产品为主。二是中国银行业外汇存款的集中度比人民币存款更高,

7、非优势的中小银行推出外汇理财产品更不用担心分流自家存款。三是2004 年当时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的外汇贷款需求旺盛,而银行由于外汇头寸紧张难以满足这些需求,故而有动力吸收外汇资金。因此我们看到,2004 年10 月之前银行理财产品以外币产品为主,而没有任何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但显然居民以外汇保有的资产并非主流,理财产品向人民币过渡是大势所趋。2004 年11 月,光大、民生、中信等银行陆续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此后虽有反复,但人民币理财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4. 从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渠道类产品从产品内涵来说,初创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从最开始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主,逐步转向简单的渠道类产品,产品在复杂

8、度、创新度上经历的是一个“退化”的过程。所谓结构性理财产品,通常指的是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相结合的产品,这种产品结构能够实现在控制总体风险的前提下增强产品收益;或将产品收益与某些经济或市场指标的走势相关联,从而实现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产品化。这在欧美被通常称为结构性存款,在台湾被称为结构性债券。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之初,结构性产品曾占据主流。这是因为此类产品在海外市场较为流行,中资银行在代理引进理财产品时,自然主要选择此类产品。但在初期一度占据主流之后,结构性理财产品明显降温。产品结构的转换有几方面原因:(1)中资银行从产品的代理者开始转为产品的开发者。虽然初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形成销售热

9、点,但由于中资银行代理的是外资金融机构的产品,自身在其中的收益非常微薄,甚至是赔本赚吆喝。而当中资银行过渡到产品的开发者角色后,发现自身在管理这些结构性理财产品内嵌的期权方面缺乏经验和能力,从供给方有转向简单产品结构的需要。(2)从需求端来说,渠道类产品足矣。由于中国的投资者特别是居民,面对的投资选择极其有限,导致其投资的机会成本仅是2%左右的存款利率。相比之下,2005 年银行间市场3个月拆借利率在3.3%,银行的理财产品仅需要为客户提供一个投资银行间市场的渠道就足够具备吸引力。(3)投资者投资能力存在明显局限。中国的大众投资者普遍缺乏证券投资经验,也缺乏理解复杂投资产品结构的能力。面对这样

10、的市场结构,越简单的产品反而越有效。(二)快速发展期:规避监管驱动的产品创新1. 总量显著增长,参与主体日益广泛首先,在发行产品数量上,每个月推出的产品总数已经从 2005 年平均60 款左右,持续增长至目前月均1800 款左右,5年多的时间内增长了30倍。其中有几个快速增长期,分别是2007-2008年上半年(对应的是当时信贷管制、CPI 的走高和负利率),以及2009 年下半年至今(信贷管制、CPI 走高和负利率)。其次是发行主体已经基本涵盖主要银行。2005 年,活跃的理财产品发售银行主要包括五大银行、除了华夏银行之外的9 家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北京、上海和浙商三家地方银行,以及6 家外

11、资银行。而2011 年上半年,如果取“6个月中3个月有发售产品”作为活跃银行的定义,则活跃的理财产品发售银行涵盖了包括邮储在内的六大银行、全部10 家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41家城商行、6家农商行以及9 家外资银行。稍有实力的银行都在参与这个市场,理财产品已经成为银行产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信贷类理财产品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分业经营和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为银信合作提供了发展的良机。银行业虽然有中间业务的职能和盈利要求,但业务范围、操作方式等受到限制。信托业具有极为广阔的经营空间,但信托资金募集受到一定限制,如不能通过公共媒体宣传、委托合同不超过200份、单笔委托资金不低于5万元等。 银信双

12、方各有自身业务经营的比较优势,合作更利于各方优势的发挥,同时,自身所受限制得以不同程度的合理放松。银行业具有极大的资金量和丰富的客户资源,资金运用受到限制,运用渠道较窄;信托业的资金运用较为灵活,但筹资渠道受到限制。两者的结合可以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放贷,信托拥有了通畅的筹资渠道,而客户也得到了投资及获得贷款的机会。2008年12月4日,中国银监会印发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的通知,对银信理财合作做出指引。此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呈现出了爆发性的增长,按照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止2011 年一季度,银信合作余额为1.53 万亿,约占理财产品余额的50%。二. 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特点以2005

13、 年至今数据观察,理财产品发行结构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特征:1. 保本型向非保本型转变,呈现表外化趋势从产品收益类型看,2005 年至今,理财产品逐渐由保本型向非保本型转变。2005 年一季度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保本型理财产品数量占高达77.5%,而非保本型占比仅为22.5%。但是截止6 月26 日,2011 年上半年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非保本型占比达到59.0%。二季度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比重上升至63.8%,环比1 季度上升了9.7 %。保本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有显著不同,保本型理财产品仍作为存款留存在银行体系,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因银行并不承担相应风险而计入表外。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提升使理财

14、产品呈现表外扩张态势。2. 委托期限短期化,3个月以内短期产品占2/3从理财产品的委托期限看,产品的短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截止2011年6 月26 日,二季度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产品数量就有1872 支,占全部新发行理财产品的38.1%,期限在1至3个月的产品有1467 支,占比为29.9%。2011上半年三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数量合计已占2/3,而05 年一季度这两种期限的理财产品的比重仅为1.8%和15.3%。与此同时,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则从05 年的32.4%下降至今年二季度的2.9%。由于理财产品委托期限短期化,大部分产品存在到期滚动发行。尽管第三方研究机构预估的理财产品

15、累计发行规模上半年已突破8 万亿,但实际存量规模可能不足此预估规模的一半。3. 整体收益率水平提升,中等收益产品为主导从预期年化收益率看,受去年至今4 次加息的影响,理财产品整体的年化收益率明显提升,其中收益率在3%5%之间的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而低收益和高收益产品占比均有下滑。数据显示,截止6 月26 日,今年上半年收益率在3%5%之间的产品数量占比达到63.7%,收益率低于3%的占比为25.0%。而2010 年这两类收益率的产品占比分别为25.5%和65.2%。值得注意的是,因信贷和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减少,年化收益率在 5%以上的产品并非主流,其发行数量不足10%。但因今年高企的CPI

16、 数据以及异常激烈的存款竞争,收益率5%以上产品占比环比有所上升。今年发行的年化收益率5%以上产品数量占比为11.3%,略高于去年全年的9.2%。4. 基础资产结构转变:固定收益类占比扩大,信贷和权益类下滑从基础资产类别看,债券、利率和票据等稳健收益类产品的占比较大,股票、信贷类产品占比则环比下降。股票类理财产品占比在2007年四季度曾达到高峰,为28.4%。而随后伴随着市场低迷,股票型理财产品占比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新增理财产品中股票型占比仅为2.4%。信贷类理财产品在2008和2009年曾一度成为市场主流,占比分别达到26.4%和26.9%。随后在2010 年由于面临监管限制,信贷类理财产品占比开始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以贷款为基础资产的理财产品仅占8.3%。目前债券、利率、票据类资产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上半年占新增理财产品的比重分别是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