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76737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知识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过程中,职工常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安康形成严峻威逼。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1毒物与中毒 一般认为,凡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皆称为中毒。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毒物是相对的,肯定的毒物必需在适当条件下才能发挥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物质少量能起治疗作用,过量则会引起中毒。 化工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很快引发全身病症甚至造成死亡。慢性中毒:系少量毒物渐渐侵入人体长期积聚而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

2、性中毒之间。影响中毒的因素许多,与毒物的毒性、侵入人体的数量、作用的时间及侵入的部位均有关系。另外与被毒害人的生理状况也有亲密关系。如年龄、性别、体质及习惯的不同而产生中毒差异。 2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一般来讲,毒物可通过三种渠道进入人体。呼吸道:某些化工毒物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如吸入汞蒸气引 起的汞中毒。 消化道:某些毒物则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其缘由除了因误服毒物外,有时由于手上沾有毒物,在吸烟或进餐时服入而中毒。皮肤和粘膜:有些毒物则是通过皮肤伤口或粘膜部位进入人体,如苯胺。 毒物进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分布于身体各部。毒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最重要的有氧化、复原、分解和结合,但以氧化过程为多

3、。如乙醇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苯酚可与硫酸结合成酚硫酸酯。以上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展,但也有在肾脏或其他人体组组织内进展的。毒物被汲取后,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挥发性气体可由呼吸道排出,不溶解的金属盐由粪便排出,还有一些毒物可由皮肤汗腺、皮脂腺、唾液及妇女乳汁等排出体外。 慢性中毒的毒物可在人体肝脏、脂肪组织骨骼、肌肉和脑内产生蓄集,当积存至肯定程度时,临床表现出中毒病症。 3中毒的表现 皮肤粘膜损害:接触毒物后可发生搔痒、潮红、斑疹、刺痛、发绀、皮炎及浮肿等。眼粘膜可发生怕光、痛苦、充血、异物感、大量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病症。 呼吸道损害:鼻部枯燥、咽喉痛、烧灼感、咳嗽、多痰、气喘、呼吸困难、胸闷,

4、直至呼吸衰竭而亡等。消化系统损害:发生口腔粘膜溃烂、口腔异味、流涎、牙痛、齿龈肿胀出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黄疽等病症。 心血管系统损害:消失心悸、气促、心率不整、脉弱、血压下降、心力衰竭、休克等病症。造血系统损害:发生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出血、紫癜等,严峻的可能消失再生障碍性贫血。 神经系统损害:四周神经系统损害,发生肢体麻木、感觉特别、肢体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则发生头痛、头晕、视听障碍、瞳孔转变、震颤、共剂失调、瘫痪、抽搐、惊厥、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死亡等状况。泌尿系统损害:发生尿血、尿闭、月经不调、闭经等。 其他:某些化学毒物可引发癌症。 4

5、职业中毒的界定 首先,要询问病史。方法与对一般疾病的问诊相像。但另有一些职业中毒特点要认真了解,如急性中毒是否有埋伏期,埋伏期长短是否符合职业中毒规律,各种病症发生的先后。以及休息与假期(脱离中毒珠境)对病情的影响,也应了解同工种的其他工人有无类似疾病发生等状况。其次,要进展体检。与一般疾病的体检相像,但必需强调依据病史的不同及职业因素,体检时要有侧重。如接触苯和苯系物时要重点检查肝脏、神经系统和造血器官的特别体症。第三,要依据病症体征和所接触毒物进展必要的常规化验和特别化验。如查血和尿中毒物或其他代谢物的测定等。第四,了解职业中毒者的生产岗位、工种及工龄。对慢性中毒者了解其全部职业史,这些都

6、是诊断时的重要依据。 5中毒的现场急救 对急性中毒者在送医院抢救前,应进展现场急救,让毒物对人体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急性中毒者应快速移离现场,转至通风良好场所呼吸新奇空气,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皮肤。留意毛发指甲受污染的可能。 如有休克、虚脱或心肺机能不全时要做抗休克处理,如实行人工呼吸、吸氧、注射相应药物等处理方法。 因误服有毒物品时应马上进展催吐(最简洁的方法是用手指压住舌根部),或马上用3.5%碳酸氧钠溶液或l:5000高锰酸钾液屡次洗胃,以后用催吐剂及泻剂使毒物排出体外。 眼、耳、鼻、咽喉粘膜损害引起各种病症者,分别用大量清水冲洗,越彻底越好,然后速送医院治疗。 对症处理。如剧痛者用杜冷丁,腹痛用阿托品,高热者用物理法降温。现场处理后仍要马上送医院救治。 6预防中毒的措施 开展技术革新,做到使有害物质生产储运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对有毒有害气体及液体输送管道化,改革工艺,采纳无毒或毒性小的原料。加强生产设备治理,防止跑、冒、滴、漏现象。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回收废气、废渣和废液,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排气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对有害物质进展定期测定,加强安全卫生训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下班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对从事有毒作业的工人应进展上岗前的体检以及定期检查,不适者要准时更换其工作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