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夯基达标练习7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语文版必修4.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74926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夯基达标练习7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语文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夯基达标练习7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语文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夯基达标练习7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语文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夯基达标练习7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语文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夯基达标练习7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语文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夯基达标练习7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语文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夯基达标练习7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语文版必修4.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及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箜篌( )公姥(): 公婆,这里偏指婆婆伶俜( ): 孤单的样子 B.腰襦(): 齐腰的短袄葳蕤():草木繁盛的样子遗施(): 赠送、施与C.玳瑁( )盘石(): 厚重巨大的石头誓违(): 过失D.踯躅( ): 徘徊不前赍钱(): 聘礼鲑珍(): 鱼类菜肴,各种美味解析:B项中“遗施”的“遗”应读“wi”。答案:B2.诗中叠音词表示人物思想感情的是:_ (1)区区(2)久久(3)纤纤(4)劳劳(5)隐隐(6)甸甸(7)依依(8)郁郁(9)诺诺(10)恨恨(11)寂寂(12)奄奄解析:“区区”表现出焦母对焦仲卿的一种失望之情,

2、认为他见识狭隘、浅薄、没出息;“劳劳”“依依”表现出刘、焦二人的惜别之情;“恨恨”表现出人内心的不满怨恨之情。答案:(1)(4)(7)(10)3.下列句中不含代词的一项是()A.阿母为汝求B.我自不驱卿C.吾今且赴府D.汝今何罪过E.渠会永无缘F.卿可去成婚解析:A项“汝”代“你”;B项“卿”代“你”;C项“吾”代“我”;D项“汝”代“你”;F项“卿”代“你”。答案:E4.下列句中“见”字用法特殊的一项是()A.相见常日稀B.君既若见录C.渐见愁煎迫D.黄泉下相见解析:A、B、D三项“见”字均是“看见”的意思。答案:C5.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谢家来贵

3、门B.多谢后世人C.阿母谢媒人D.谢家事夫婿解析:C项中的“谢”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均是“感谢”的意思。答案:C6.文学知识填空。孔雀东南飞原题为_,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_诗。开头有一篇小序,介绍了。故事发生在,但成诗时间可能稍后一些,并在流传中得到充实提高。后收入_(朝代)所编的_。这首诗的体裁是_,诗的序曲以孔雀失偶_,尾声以_作结,富有民族特色。全诗在创作手法上是的,通过_和_的爱情悲剧,揭露了;结尾的手法又是_的,表达了_。全诗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达到很高成就,为人称颂。人们历来把这首诗与_(朝代)的_合称为“_”。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答案:“古诗为焦

4、仲卿妻作”叙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成诗的经过汉末建安年间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乐府诗起兴鸳鸯双飞现实主义刘兰芝焦仲卿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浪漫主义人民群众对忠贞爱情的歌颂和良好的愿望北朝木兰辞乐府双璧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一)仔细阅读课文原文,完成7 13题。7.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里兰芝自请遣归的原因是()A.兰芝不堪凌虐,深知被遣乃形势所趋,毅然以此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B.兰芝不能承受繁重的操劳,深知自己与婆婆的矛盾不可能得到缓解,愤然以此作为对婆婆的反抗。C.兰芝不堪凌虐,深知婆婆与自己水火不能相容,只能以此作为脱离苦海的方法。D.兰芝不

5、能忍受孤苦的处境,深感在焦家当媳妇的艰难,于是以此警告丈夫和婆婆,表明自己的愤懑。解析: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解答此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整体内容作答。答案:A8.“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些诗句着力铺陈的作用是()A.表明兰芝恋恋难舍,强作精神,掩饰内心的哀怨。B.表明兰芝不甘示弱,有意在婆婆面前示威。C.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D.写出兰芝有意装饰,绝不肯受别人歧视的心理。解析:这些诗句是从装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哪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起了

6、积极的作用,表现出刘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答案:C9.“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她的话表明()A.兄长所言虽然不合情,但合理,应该遵从。B.终究给兄长添了不少麻烦,理应遵从兄长安排。C.自己无可奈何,只好听凭兄长的处置安排。D.对兄长有清醒的认识,不抱任何幻想。解析: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性格刚强,所以她是不会轻易屈服的,但是她同时又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子,所以能够明白兄长是不可被说服的,于是假装答应。答案:D10.按原诗故事发展顺序排列下面的情节。(1)

7、仲卿求情(2)焦母斥子(3)兰芝请归(4)兰芝整装(5)兰芝拜别(6)仲卿慰妻(7)中途密誓(8)兰芝还家(9)太守遣媒(10)兰芝拒婚(11)县令遣媒(12)阿兄逼嫁(13)兰芝备嫁(14)太守筹婚(15)仲卿别母(16)相约殉情(17)仲卿自缢(18)兰芝投水顺序依次是(只写序号):_-解析:考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主要是对文章整体脉络和各部分之间前后因果关系的把握,提示先分清大的结构特点,再逐条填入。 答案:(3)(1)(2)(6)(4)(5)(7)(8)(11)(10)(9)(12)(14)(13)(16)(15)(18)(17)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注意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8、1)汝岂得自由()(2)可怜体无比()(3)千万不复全() (4)奄奄黄昏后()解析:中国古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而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的。很多古汉语中两个单音节词,到现代汉语演化为一个双音节词,书写形式虽然相同,但含义区别很大,要注意其区别。如“自由”“可怜”。此外,古代白话(口语)的一些词汇和现代汉语的一些词汇书写相同但含义不同,也要能区别。如“千万”等。参考答案:(1)古义是“自作主张”的意思,今义是“自由自在”的意思。(2)古义是“可爱”的意思,今义是“同情”的意思。(3)古义是“无论如何”的意思,今义是“再三叮嘱”的意思。(4)古义是“暗沉沉的”的意思,今义是“气息将尽”的意思

9、。12.这首诗的情节发展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交错发展的,请说说这样安排情节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深化主题有什么作用。解析:考查是否能深刻理解故事情节安排对人物性格和主题深化的必要性。参考答案:人物性格是在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中充实起来的。如:最初我们只看到刘兰芝不甘心受折磨而自请还家的一方面,接着又看到她和仲卿夫妻恩爱的一方面,从而进一步认识刘兰芝不但料到再也不能团聚,而且勇敢地承担这种不幸。进而又从她被遣前的镇定态度看到她在内心里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正因为爱情越深痛苦才越重,也才能更突出她的不为威压所屈服的坚强性格。这样写自然会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而深刻地痛恨迫害他们的封建家长制度和伦理道德。13

10、.这首诗突出地运用了夸张和渲染手法的地方主要有几处?其作用是什么?解析:孔雀东南飞一课的所谓夸张和渲染手法实际上也就是赋的手法,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用排比、铺陈手法写尽人或事的各方面情态。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描写,又可用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一般可分为三类:赋景观物象、赋事态情状、赋人物形象。本题两处赋属赋人物形象,要能从中分析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来。赋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手法,如沁园春长沙上下阕均用了赋,要注意留心体会。参考答案:这首诗中突出地运用了夸张和渲染手法的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在兰芝离开焦家时,着意写装束和仪容,它的作用是表现刘兰芝的自尊、镇定和外柔

11、内刚;一处是在刘兄逼婚后,着力写迎娶的排场,这是为了表现兰芝的身价,反衬她的悲惨命运,加深悲剧气氛。(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7题。新婚别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14.仔细阅读上面的诗歌,说说诗歌首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解析:兔

12、丝是一种蔓生的草,常寄活在别的植物上。此处用兔丝来比喻妻子,用兔丝需要寄生在其他的植物上才能生存来比喻妻子需要依靠丈夫才能生存。但是蓬和麻也是小植物,当一个征夫的妻子,就犹如兔丝寄生在蓬麻上,命运没有多少依靠。参考答案:比喻。15.此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塑造了一个新婚女子的形象,请你简要分析一下诗歌中新妇的感情变化过程。解析:此题要求能够深刻理解诗句的含意,细心体悟诗中蕴涵的情感。参考答案:“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到“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表现出开始对嫁了一个征夫的不满与哀怨;“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到“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表现出对丈夫的关切之情,愿意同丈夫一起去出征;但是“勿为新婚念

13、,努力事戎行”至“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一段又写妻子经过一番痛苦的倾诉和内心的激烈斗争后,从个人的不幸和对丈夫的关切中跳了出来,表达出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对丈夫的期望和鼓励。16.这首诗表达出了这个新婚女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只要能够领悟诗歌的含意就能感受到其中散发出的一种哀怨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更是一种绵绵长长的哀痛,夫妻俩不能在一起,只能在心中相互遥望。一个在军中思念家中的妻子,一个在家中挂念军中的丈夫。参考答案:表现出女子的一种哀怨之情。17.本诗与孔雀东南飞相比较,两首诗歌塑造的女主人公的性格是否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解析:此诗中的女主人公并不是一味地

14、哭哭啼啼,悲悼自己的不幸命运或者一定要跟随丈夫出征,而是深刻地明白“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表现出其明智和对世情的洞察的一面,而其对爱情的坚贞则是通过诗中对丈夫的一种关切和痴情来表现,如“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参考答案:有。两首诗都表现了女主人公明智,对世情的洞察力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二、语言运用18.下列句中“为”字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为仲卿母所遣(2)为诗云尔(3)君既为府吏(4)非为织作迟(5)君家妇难为(6)黄泉共为友(7)始尔未为久(8)阿母为汝求(9)时时为安慰(10)遣丞为媒人(11)自名为鸳鸯A.(1)(8)/(2)/(3)(5)(6)(9)(10)/(4)(7)(11) B.(1)/(2)/(3)(5)(10)/(4)(7)/(6)(9)/(8)/(11)C.(1)(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