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748555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0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CO2、NO2、Mn2O7、P2O5 均为酸性氧化物C漂白粉、水玻璃、铝热剂均为混合物D熔融状态下,CH3COOH、NaOH、MgCl2 均能导电2、常温下,将溶液分

2、别滴加到浓度均为的溶液中,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用表示,不考虑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数量级为B点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所用溶液的浓度为D平衡常数为,反应趋于完全3、室温下,有pH均为9,体积均为10 mL的Na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的c(Na+)相等B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10-9/10-5C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时,两种溶液的pH依然相等D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体积相等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平衡时

3、,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C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D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5、向某二元弱酸H2A水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lgx(x为或)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时,存在c(Na+)=c(H2A)+c(HA-)+c(A2-)B直线表示的是lg随pH的变化情况C=10-2.97DA2-的水解常数Kh1大于H2A电离常数的Ka26、必须随配随用,不能长期存放的试剂是()A氢硫酸B盐酸CAgNO3溶液DNaOH溶液7、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

4、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均能与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相同的物质,该物质的分子与CH4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X的单质与氢气混合后在冷暗处会发生爆炸。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XZYB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C元素W、Y位于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D元素Z的含氧酸具有强氧化性8、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制备聚乙烯和乙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葡萄糖都是营养物质,均能在体内发生水解、氧化反应B工业上以石油为原料制取聚乙烯,需经裂解、加聚等反应C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耗氧量不同D乙醇和乙酸发生酯

5、化反应制乙酸乙酯,原子利用率为100%9、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合理的是事实推测A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Be与水反应会更快B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CSiH4,PH3在空气中能自燃H2S在空气中也能自燃D标况下HCl,HBr均为气体HF也为气体AABBCCDD10、金属铊(81Tl)有重要用途,可用来制造光电管、光学玻璃等。铊与铯(55Cs)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CsTlB碱性:CsOHTl(OH)3C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Tl CsDTl是第六周期第A元素11、分类法是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乙中的

6、物质与甲的分类关系匹配的是( )选项甲乙A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无水氯化钙B混合物空气、石油、干冰C空气质量检测物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2.5D酸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硅AABBCCDD12、已知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是氧化剂,KNO3中N元素被氧化B生成物中的Na2O是氧化产物,K2O是还原产物C每转移1mole,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升D若有65g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2mol13、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X与

7、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高价含氧酸酸性:XYBX、Y、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W可形成双原子分子DM与W形成的化合物含极性共价键14、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SiH4 离子半径: Al3S2Cl 离子的还原性:S2ClBr- 酸性:H2SO4H3PO4HClO 沸点: H2SH2OABCD15、下列物质的制备中,不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ANH3NO NO2HNO3B浓缩海水Br2 HBr Br2C饱和食盐水Cl2 漂白粉DH2和Cl2混合气体HC

8、l气体 盐酸1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多肽、油脂、淀粉均为酯类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漂粉精、氨水均为混合物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氟西汀G是一种治疗抑郁性精神障碍的药物,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已知:LiAIH4是强还原剂,不仅能还原醛、酮,还能还原酯,但成本较高。回答下列问题:(1)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写出D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D中的手性碳_。(2)的反应类型是_。(3)C的结构简式为_。(4)G的分子式为_。(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已知M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

9、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M分子的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其中两个相同。符合条件的M有_种。(7)也是一种生产氟西汀的中间体,设计以和为主要原料制备它的合成路线_(无机试剂任选)。18、花椒毒素()是白芷等中草药的药效成分,也可用多酚A为原料制备,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的反应类型为_;B分子中最多有_个原子共平面。(2)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的“条件a”为_。(3)为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4)的化学方程式为_。(5)芳香化合物J是D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J的结构共有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J的结构简式为_。(只写一种即可)。苯环上只有3个取代基;可与NaHCO

10、3反应放出CO2;1mol J可中和3mol NaOH。(6)参照题图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_19、某研究小组由Cu(NO3)2溶液先制得Cu(NO3)23H2O晶体,然后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夹持及控温装置省略),用Cu(NO3)23H2O晶体和SOCl2制备少量无水Cu(NO3)2。已知:SOCl2的熔点为105、沸点为76、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1)由Cu(NO3)2溶液制得Cu(NO3)23H2O晶体的实验步骤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等步骤。蒸发浓缩时当蒸发皿中出现_(填现象)时,停止加热。为得到较大颗粒的Cu(NO3)23H2O晶体,可采用

11、的方法是_(填一种)。(2)仪器c的名称是_。向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SOCl2时,需打开活塞_(填“a”或“b”或“a和b”)。(3)装置甲中Cu(NO3)23H2O和SO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装置乙的作用是_。20、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反应主要装置如图一所示,其它装置省略)。当盐酸达到一个临界浓度时,反应就会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临界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了下列实验方案:甲方案:将产生的Cl2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再进行计算得到余酸的量。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余酸浓度。丙方案:余酸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后

12、,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丁方案:余酸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具体操作:装配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往烧瓶中加入足量MnO2粉末往烧瓶中加入20mL 12molL-1浓盐酸 加热使之充分反应。(1)在实验室中,该发生装置除了可以用于制备Cl2,还可以制备下列哪些气体_?AO2 B H2 CCH2=CH2 DHCl若使用甲方案,产生的 Cl2必须先通过盛有 _(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 再通入足量 AgNO3溶液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_;已知AgClO易溶于水,写出Cl2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5倍后作为试样。

13、准确量取试样25.00mL,用1.5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消耗NaOH标准溶液23.00mL,则由此计算得到盐酸的临界浓度为 _ mo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选用的合适指示剂是 _。A 石蕊 B 酚酞 C 甲基橙(3)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测得余酸的临界浓度_ (填偏大、偏小或影响)。(已知:Ksp(CaCO3)=2.810-9、Ksp(MnCO3)=2.310-11)(4)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i)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倾斜Y形管,将 _转移到_中。(ii)反应完毕,需要读出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首先要_,然后再_,最后视线与量气管刻度相平。(5)综合评价:事实上,反应过程中盐酸浓度减小到临界浓度是由两个方面所致,一是反应消耗盐酸,二是盐酸挥发,以上四种实验方案中,盐酸挥发会对哪种方案带来实验误差(假设每一步实验操作均准确)?_A甲 B乙 C丙 D丁21、硼酸三甲酯用作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