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技术.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74246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水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防水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防水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水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技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水混凝土施工146(1)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其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2)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水泥品种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宜选用坚固耐久、粒形良好的洁净石子,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砂宜选用坚硬、抗风化性强、洁净的中粗砂,不宜使用海砂。用于拌制混凝土的水,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3)防水混凝土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宜小于320kg/m3,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水

2、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防水混凝土宜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掺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5%;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h。(4)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宜小于2min。5) 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并应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防水工程217建筑防水材料(85建筑物防水),一般分为结构防水和材料防水。材料防水依据不同的材料,又分为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有弹性体(S

3、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APP)防水水泥砂浆施工153(1)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清洁,并应充分湿润,无积水。(2)防水砂浆应采用抹压法施工,分遍成活。各层应紧密结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当需留槎时,上下层接茬位置应错开150mm以上,离转角250mm内不得留接槎。(3)防水砂浆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d。(4)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未达到硬化状态时,不碍浇水养护或直接受水冲刷,硬化后应采用干湿交替的养护方法。潮湿环境中可在自然条件下养护。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147(1)水泥砂浆的品种和配合比设计应根据防水工程要求确定。(2)水泥砂

4、浆防水层可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不应用于受持续振动或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防水。(3)聚合物水泥防水厚度单层施工宜为68mm,双层施工宜为1012mm;掺外加剂或掺合料的水泥防水砂浆厚度宜为1820mm。(4)水泥砂浆应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特种水泥,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1%。拌制用水、聚合物乳液、外加剂等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5)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的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清洁,并应充分湿润、无明水。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采用与防水层相同的防水砂浆堵塞并抹平。(6)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在基础垫层、初期支护、围护结构及内衬结构验收合格后施工。施

5、工前应将预埋件、穿墙管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后,再施工水泥砂浆防水层。(7)防水砂浆宜采用多层抹压法施工。应分层铺抹或喷射,铺抹时应压实、抹平,最后一层表面应提浆压光。水泥砂浆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砂浆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铺设前,应茌防水层上做隔离层;2)细石混凝土铺设不宜留施工缝;当施工间隙超过时间规定时,应对接槎进行处理;3)水泥砂浆及细石混凝土表面应抹平压光,不得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涂料防水层施工149(1)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的背水面,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用于背水面的有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较高的抗渗性,且与基层有较好的粘结性。

6、(2)涂料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雾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不得在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及商于35或烈日暴晒时施工。涂膜固化前如有降雨可能时,应及时做好已完涂层的保护工作。(3)有机防水涂料基层表面应基本干燥,不应有气孔、凹凸不平、蜂窝麻布等缺陷。涂料施工前,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直径宜大于50mm,阳角直径宜大于lOmm,在底板转角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并应增涂防水涂料。铺贴胎体增强材料时,应使胎体层充分浸透防水涂料,不得有露槎及褶皱。(4)防水涂料应分层刷涂或喷涂,涂层应均匀,不得漏刷漏涂。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5

7、0mm。甩槎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lOO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5)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和增涂防水涂料,宽度不应小于50mm。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lOO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上下两层胎体不得相互垂直铺贴。(6)涂料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底板、顶板应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和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层与保栌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侧墙背水面保护应采用20mm厚1: 2.5水泥砂浆。侧墙迎水面保护层宜选用软质保护材料或20mm厚1:

8、2.5水泥砂浆。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49混凝土结构完成,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槎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损伤应及时修补。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150mm,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lOO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槎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密封防水施工154(1)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应牢固、干净、干燥,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裂缝、起皮和起砂现象。(2)密封防水施工前,应检查留槽接缝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密封施工。(3)基层处理剂应配比准确、搅拌均匀。基层处理剂涂刷应均匀,不得漏涂。待基层处理剂表面干后,应立即嵌

9、填密封材料。防水与密封工程(一)卷材防水层451(1)屋面坡度大于25%时,卷材应采取满粘和钉压固定措施。(2)卷材铺贴方向宜平行于屋脊,且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3)平行屋脊的卷材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范相美规定。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得小于500mm。上下层卷材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得小于幅宽的1/3。屋面混凝土结构层宜采用结构找坡150,坡度不应小于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宜采用质量轾、吸水率低和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坡度宜2%。(5)涂膜防水层的胎体增强材料宜采用无纺布或化纤元纺布;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10、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的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得小于幅宽的1/3;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不得相互垂直铺设。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验收内容226(1)屋面工程施工时,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每道工序完成,应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屋面防水工程验收的文件和记录:1)设计图纸及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和材料代用核定单;2)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3)施工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4)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试验报告;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检验记录、淋水或蓄水检验记录;6)施工日志;7)

11、抽样质量检验及观察检查;8)事故处理报告。屋面防水工程隐蔽验收记录的主要内容:2261)卷材、涂膜防水层的基层;2)密封防水处理部位;3)天沟、檐沟、泛水和变形缝等细部做法;4)卷材、涂膜防水层的搭接宽度和附加层;5)刚性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设置的隔离层。 屋面防水工程基层状况(包括干燥、干净、坡度、平整度、分格缝、转角圆弧等)、卷材铺贴(胎体增强材料铺设)的有向及顺序、附加层、搭接长度及搭接缝位置、泛水的高度、女儿墙压顶的坡向及坡度、玛琦脂试验报告单、细部构造处理、排气孔设置、防水保护层、缺陷情况、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屋面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450 一、基本规

12、定 (1)施工单位应取得建筑防水和保温工程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施工单位应编制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执行。 (2)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进行观感质量检查和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3) 屋面工程各分项工程宜按屋面面积每500lOOOMM12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应按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的抽检数量应按本规范相关规定执行。防水卷材的主要性能包括86(1)防水性:常用不透水性、抗渗透性等指标表示。(2)机械力学性能:常用拉力、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表示。(3)温度稳定性:常用耐热度、耐热性、脆性温度等指标表示。(

13、4)大气稳定性:常用耐老化性、老化后性能保持率等指标表示。(5)柔韧性:常用柔度、低温弯折性、柔性等指标表示。卷材防水屋面(1)屋面坡度在3%以内时,沥青防水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2)在3%15%时,沥青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3)坡度大于15%或受振动的屋面,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4)上下层卷材之间不应相互垂直铺贴。卷材的铺贴方法:(1)应按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的次序。(2)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3)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超过25%,当坡度超过25%,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措施。 卷材防水层施工149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

14、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施工过程中下雨或下雪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5)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铺设卷材加强层,如设计无要求时,加强层宽度宜为300500mm。(6)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施工,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施工。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7)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149。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15、采用人工回填土时厚度不宜小于50mm,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时厚度不宜小于70mm,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隔离层。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 檐口、檐沟、天沟、水落口等细部的施工(1)卷材防水屋面檐口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满粘,卷材收头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檐口下端应做鹰嘴和滴水槽。(2)檐沟和天沟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伸人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檐沟防水层和附加层应由沟底翻上至外侧顶部,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3)水落口杯应牢固地固定在承重结构上,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防水层下应增设涂膜附加层;防水层和附加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并应粘结牢固。(4)虹吸式排水的水落口防水构造应进行专项设计。(5)女儿墙和山墙452法规的压顶向内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压顶内侧下端应做成鹰嘴或滴水槽。女儿墙和山墙的卷材应满粘,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女儿墙和山墙的涂膜应直接涂刷至压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