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736095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新时期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新时期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新时期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新时期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新时期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新时期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新时期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新时期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文/ 雷 静 【摘要】随着中国与外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语言与文化的接触也向着更加深度和广度扩展。大量的外来词势不可挡地涌入汉语中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外来词不断地与汉语融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汉语,使汉语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本文将着重从构词、语义、和语法方面浅析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由于外来词涌入中国经历了三次高潮,而现在也正处于第三次高潮中,所以本文主要以第三次高潮中即近二十年的汉语出现的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关键词】外来词外来语素构词形式词的色彩意义外来词又叫外来语、借词。对于汉语外来词的界定学术界争论已久,各家有不同的说法。王力认为“当我们把别的语言中

2、的词,连音带意都借过来的时候,就把这个词叫作借词,也就是一般所谓的音译,当我们利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法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的时候,就把这种词叫作译词,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意译。有人认为音译和意译都应称作外来词。”(1语言学家刘叔新在汉语描写词汇学中说:“外族的某个词语被搬借来,在语音、形式上改造成符合本民族习惯的词,就成了外来词。” 2 史有为在汉语外来词中指出:“在汉语中,一般来说,外来词是指在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语化了的汉语词;严格地说,还应具备在汉语中使用较长时期的条件,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词。” 3

3、由此可见,学术界对外来词的界定是同中有异。在此,笔者采取史有为先生的说法。汉语中的外来词,从借用的方式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音译, 如胡同( 蒙古族)、纳粹( 德语)、鸦片( 拉丁语)、巧克力(c h o c o l a t e 英)等。2、音意兼译,如romanticism 浪漫主义、vitamin 维他命、Marxism 马克思主义。3、音译加注,如芭蕾舞(b a l l e t 法)、沙丁鱼(sardine 英)、卡车(c a r 英) 等。4、半音译半意译,如冰淇淋(ice-cream )、苹果派(applepi e )。5 、字母词,如:M T V 、K T V 、卡拉o

4、k 等。6 、借行词, 借用日语中的汉字词( 读汉字音), 如思想、政府等。此外,还有一种仿译词,如黑板(b l a c k b o a r d )、热狗(h o t d o g )、白领(w h i t e - c o l l a r )。汉语中的外来词古已有之,在先秦到两汉时期,汉语已开始吸收外来词。如狮子(s e r ,波斯语)、葡萄(b a d a g a ,大宛语)、鲜卑(s e r b i ,匈奴语)。外来词传入到汉语的过程中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汉唐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大量的外来词被吸收到汉语中。如玻璃、琵琶、胡椒等。并且当时佛教盛行,又引入了很多关于佛教的词汇。如佛、菩萨、观音、

5、心心相印等。第二次是从明清开始,直至五四运动前后。清初满族入清后,满族与汉民族交往愈发频繁,词汇的融合也加强。如萨其马、王妃、贵妇等。晚清到五四运动的近百年时间,在同西方文化的接触中,产生大量的外来词。如苏维埃、卡路里、马达、吉他等。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几年,来自英语的外来词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他语言的借词大大减少,并且电子信息方面的借词大量出现。如点击、下载、电子邮件等,大量的外来词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中国正处于汉语外来词的第三次高潮,这一时期多为英语借词,其中涌现出大量中西结合的新名词,从构词到产生的过程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多音节化。汉语中语素大都是单音节的,

6、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词汇呈现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现在这种情况似乎不完全了,三音节四音节化甚至多音节化成为外来词的新趋势。如:计算机、六方会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二)固定词语容易产生简缩形式。为解决多音节词语在交际造成的不便,促使新外来词的表达更为简洁。如超市、世贸、北约、欧佩克,还有全部是外文字母的缩略词,如DVD、NBA、ATM 等。(三)外来音节语素化。就是将无意义的音节化为有意义的音节,这些外来语素还参与构词。如的士(taxi)的姐、的哥;酒吧(bar) 吧台、吧女、书吧。(四)字母词和音译词大量增加。如:E-mail、CEO、粉丝(fans)、黑客(hacker)。本文将主要

7、以汉语外来词的第三次高潮中涌现的外来词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上特点,着重从构词、语义和语法三方面来谈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一、外来词素构造新词人们最初造词时,并不是先造一个词素,而是词一产生就具有词素的资格,这种资格的实践要在语言实践中完成。但是外来词的创制与新造词的情形不同。外来词不是凭空创制的,而是用汉语的语言材料或借用外来字母书写形式对已有的外来词进行“再次造词”的结果,这与利用汉语固有语素创制新词相似,不同的是,外来词素是借自别的语言,经过一般改造,变得更适用后才用于汉语造词的一种词素。外来词逐渐脱离原来的造词环境,直接以词素身份参与造词活动,就成为汉语中的外来词素。2002汉语外来词素初探

8、中,把外来词素分为以下类型:( 4 魏慧萍:汉语外来词素初探,汉语学习,2 0 0 2 年第一期。)(1)单音外来词和多音外来词素。有一个音节的外来词素是单音节外来词素,如“酒吧”的“吧”、“打的”的“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的是多音外来词素,如克隆、嬉皮士、奥林匹克等。(2)汉字型和字母型外来词素。汉字型如基因、嘉年华;字母型如B 超、T 型人才。(3)可成词外来词素和非成词外来词素以及简称型外来词素。可成词外来词素是词素与词的身份合一,如“咖啡”是一个音译词,但在“咖啡杯”、“咖啡伴侣”等词中是一个外来词素。非成词外来词素不能单独成词,如“波波族”中的“波波”。简称型外来词素是指由可成词

9、外来词素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如“咖啡”被简称为“咖”,在“热咖”中充当词素。由上可见,外来词素在汉语中不断地充实与发展,这种经过汉化后以一种稳定的形式被汉语接纳的外来成分是有益于汉语词汇的发展。外来词素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外来词素为汉语提供了新鲜的造词材料。对外来词进行一番汉语化的改造,使其成为符合汉语习惯的外来词素,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的造词材料,同时也保持了汉语的特色。其次,外来词素引起了汉语词汇系统的相应调整。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词的观念得到加强。汉语固有词在古代基本是以单音语素存在的。外来词的进入,造成复音节音译词和意译词的大批产生。这些外来词中单音节的外来语素

10、较少,而能单独成词的更少。如卡、巴、啤、佛等,这些词简化后只作为构词成分出现,还不能单独成词。第二是词内整合模式的突破。传统的汉语词内整合模式基本上是四种方式:( 1 ) 单纯词。如人、黑。( 2 ) 合成词。如人民、社会主义。(3 )多个语素或词简缩成的双音为主的合成词。如,政协、考研。(4 )以双声叠韵为主的联绵词。如参差、蓬勃。而外来词的出现则使得词内整合模式有所突破并造成明显不同于固有的形式:(1)单纯音译形式。不管外族语中是几个语素,到了汉语中一律作为一个语素理解。如磅(英pound)、戈壁(蒙古语gobi)。(2)谐音形式。即各个意化音节之间的关系基本符合汉语传统的构词方式,在意义

11、上呈现聚性关系,可以凝聚为一个意义。如家乐福(法carrefour)、苦力(英cooly)。(3)部分或全部用外来文字的方式。如QQ 糖、CCTV 杯、WTO、NBA。以上的几种模式正在影响汉语一部分新词的整合构成。这实际上是对汉语化的一种逆向同化。表现以下几方面:(1)用外语来源的音译形式作人名。如尊龙(尊来自英语John,龙来自英语Lone)。(2)用外语命名商标,再音译为中文。如海信(Hisense,来自英语High Sense)。(3)在外语和汉语双向考虑下创造新词。如美加净(化妆品名,中国造M a x a m )。(4)直接用外来字母形式与固有语素一起构造新词。如果味VC、X 光、E

12、 时代。(5)直接使用外来字母构成新词。这是对上一种形式的发展,一般都是缩略形式。如,HSK(Hanyu Shuiping Kaoshi 的首字母的缩略,读英语字母的发音),TCL(英语Today China Leader 的首字母的缩略) 。另外,外来词素特有的外来色彩为汉语词汇增添了一种异域风格。如“网吧”、“蹦迪”、“MTV”、“嘉年华”等词带有的国际化生活时尚色彩。二、外来词对汉语色彩词意义的影响色彩义是汉语词义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成分,附着于词的理性意义之上,表明说话人的情感态度以及由词所引发事物形貌的想象。外来词对汉语词汇色彩意义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对中性颜色词的褒义化或贬义化。北京奥运

13、会向全世界的人们提出“绿色奥运”的口号,可见在当今人们的心中绿色是健康,环保的代名词。在英汉译词“绿色革命”(green reloution)等外来词引进相应的外来概念时,把green 的“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义项也一同借过来,汉语中也随即出现了“绿色能源”、“绿色GDP”等新词语。这样“绿”或“绿色”由原来的中性词在指“符合环境要求,无公害、无污染”时成了褒义词。汉语中“黄色”是有双重联想意义的一种颜色。古人认为“天玄而地黄”,把“黄”尊为正色。但随着外来词的吸收黄色也产生了“反动、堕落、淫秽”一类的联想意义。如,黄书、扫黄。再有“白色”的象征意义主要是纯洁,为褒义词。在当代社会受“

14、绿色”等外来词对色彩意义的影响,变成既含褒义又有贬义的词。如“白色污染”、“白色消费”。三、外来词对汉语词语词性的影响1 、名词作形容词由于受外来词的影响,“ 很绅士”、“ 太逻辑”、“ 特中国”这样的程度副词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组合这十年来大量涌现,组合的自由度更灵活。例如:a .向海洋那天表现得很充分:先是很绅士地请朱慧跳了一圈华尔兹,然后(陈世旭海参葳的红帆,小说选刊2 0 0 4年第三期第4 页)b.朴天宁说:“金秘,您也太老狐狸啦。”(何申秘书长,中篇小说选刊2003 第4 期第14 页)2、名词作动词音译外来名词“克隆”,英文意思是“无性繁殖”。这个外来词融入汉语后,用法扩大:作形

15、容词,如“克隆羊多利”;作动词,如“克隆人类”。人们还把“克隆”引申为“抄袭”、“仿制”。3、字母词的活用A、你能帮我把这些材料Email 出去吗?(email:名词转为动词)B、这是今年最In 的发型。(in:介词活用为形容词)C、星期六我们一起出去High 一下,怎么样?(high: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外来词对汉语词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点,它在各种有争议的语言表达形式中持续时间最长,也是人们认识变化最大、对语言冲击最明显的一种。它使得汉语的表达更为灵活。当然在外来词引进的高潮中,也存在着滥用外文、盲目洋化、译文不统一的现象和倾向。2003 年5 月今日说法播出了国内首起航空公司因滥用字母词而引起的“机票文字案”。我们并不排斥字母词,但在日常的使用中要多加引导,合理规范,而不是盲目接受,任其泛滥。总之,基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外来词的大量引进,积极作用要大于消极作用。从目前的趋势看,音译形式有可能成为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的主要形式,外文缩写形式也会长期迅速地发展,外来词也会继续渗透、融入到汉语中并会不断的发挥影响。参考文献1王力: 汉语史稿,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年第587页。 2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0年。 3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