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安塞腰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733302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安塞腰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十七、安塞腰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十七、安塞腰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十七、安塞腰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七、安塞腰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安塞腰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郁南县实验中学语文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星期授课教师主备教师黎昭梅班别课 题17、安塞腰鼓课 时一课时课型品读课教学目 标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重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难点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课前准 备教师准备:上网查阅有关绍兴“安塞腰鼓”的资料。学生准备:预习新课教学方法诵读法。 课 堂 教 学 过 程基 本 过 程个性化调整一、导人新课。同学们喜不喜欢“播滚”?喜不喜欢“劲舞”?其实,在我们中国古老的黄土地上,早就有我们自己的摇滚和劲舞。它就是融摇滚和劲舞为一体的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一一安塞腰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篇描写安塞腰鼓的散文。二、熟悉

2、课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三、放教学录像。四、理解课文主旨。1要求学生离开课文谈自己看了录像后的观感。在学生谈观感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当引导: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 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合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安塞腰鼓的内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泻;是羁绊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发、喷涌。课堂 教学过 程2结合这些感受再来琢磨文章的语言

3、,理解文章的内涵。品味并说明下列语句的意义: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明确;也许很多人认为。黄土地的农民已经被岁月的风霜、上地的贫瘠折磨得丧失了生气。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明确:江南的流水已经蚀消厂生命的“元气”。已经没有承载这样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十分陌生了。明确,人们已经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样寂静、冷清的世界了。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明确: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

4、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 请把第12、16、19、21、24自然段置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里进行思考,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参考:我们的民族显然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太多的束缚和挫折,但我们总能神奇般地重新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祖国、走进了一个令人振奋和自豪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我们就一定能够再造辉煌。五、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请同学归纳写作特点。(提示:从句式、修辞和节奏角度思考。)六、写作练习,迁移巩固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郁南县实验中学语文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星期授课教师主备教师班别课 题课 时课型教学目 标重点难点课前准 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教学方法诵读法。 课 堂 教 学 过 程基 本 过 程个性化调整 课堂 教学过 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