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733027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复习教案:声现象王培玲一、单元复习目的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2、 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3、 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4、 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复习过程:1: 0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 :08)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

2、拍手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08)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 3.0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 的方法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4.小玉爱听收音机,他发现收音机里的报时声“嘟、嘟、嘟”共有六响,从第一声到最后一声,前后间隔10秒钟,最后一响声调比较高。有一天,他听过手中收音机响过最后一响后,远处楼里又传来最后一响的报时声,这是为什么?5. 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

3、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l )实验器材:( 2 )实验步骤:( 3 )实验分析与结论:6: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7.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

4、有。 8. 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9.(l)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和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波的种类电磁波声波传播速度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 3 108ms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应用事例用于无线电通讯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 (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

5、少噪声。10.绵阳市2006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11.2006年潍坊市 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12.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13.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

6、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14.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A)一次回声 (B)两次回声 (C)三次回声 (D)四次回声15. 在城市的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的两旁,两侧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 A、保护车辆的行驶安全 B、减少车辆的噪声 C、使高架道路更美观 D、阻止汽车排放的废气三、综合创新 1、小明住的楼房附近正在建筑一座新的高楼,汽车声、人声日夜不停,十分嘈杂。小明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噪声对他的影响?四、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