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丽在数学课上多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729454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红丽在数学课上多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杨红丽在数学课上多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杨红丽在数学课上多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红丽在数学课上多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红丽在数学课上多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数学课上多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杨红丽11月16日,我参加了在书院河小学进行的素质论坛活动。上午听了一节有郑州市刘婷老师执教的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下午有黄锐老师进行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这次论坛活动另我受益匪浅。刘婷老师执教的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这节计算课,教师让学生利用分小棒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算理。探究新知环节,教师让学生分42跟小棒,先让学生分整捆40根小棒,每份分20根,再让学生分2根小棒,每人分的一根小棒,合起来就是每人分得21根小棒。让学生自己利用学具动手操作,理解算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分的过程,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接着教师出示了

2、42平均分分成3份。当教师发现学生不是很理解时,接着教师又出示小棒图,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分整捆40根小棒,拿出30根小棒分给3个人,每份是10根,再让学生把剩余的一捆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分成3份,每人分的4根小棒。合起来就是每人分得14根小棒.对于本节课的难点部分的教学,教师则是让学生自己试一试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列竖式,有的学生是列出了三个一步的算式,教师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最大的特色就是让学生能真实的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获得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今后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要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数学课上多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杨红丽登封市商埠街小学201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