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管理处副主任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7728719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管理处副主任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路管理处副主任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路管理处副主任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路管理处副主任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路管理处副主任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管理处副主任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管理处副主任事迹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管理处副主任事迹材料 一首歌唱得好: “金杯银杯,比不上咱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咱老百姓的夸奖。” 他带领的公路施工队伍, 是一支老百姓的“放心队伍”; 他担纲的公路施工工程, 是首屈一指的“放心工程”; 他经手的工程项目,材料采购, 只有一条“渠道”,全部公开招标、投标. 104国道的里程碑可以作证,渎边公路沿线十八万菜农可以作证,通向六朝古都的新机场高速公路可以作证。 修桥铺路,世世代代,是中华民族的积德善举,也许是五千年传统道德遗传基因的作用,童年时代的鲍祖强一搁下书包,就跑到村口的公路边,透过飞扬的尘土,翘首观看筑路工人在修桥铺路,当老师教会他“神圣”和“伟大这两个词的含义

2、时,就把它们和汗水横流、尘垢满面的筑路工人联系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那条纵贯南北的国道也在同步延伸、拓宽、加固、改观;那往来不绝的人群,一泻千里的车流,伴着他的遐想和志愿一起奔腾: 长大后,就干这一行,修桥铺路。 1981年9月,鲍祖强考取了南京交通学校的路桥专业,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机遇,更不是巧合,而是他为实现理想和施展抱负的必然选择。 1984年7月,中专毕业的鲍祖强到XX县区公路管理处一报到,就打起背包上了施工第一线,担任了104国道宜兴段水泥路改造工程技术员。 从那一天起,他成了一名梦寐以求、名副其实的筑路工人。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注入了他一见钟情的神圣事业。 除

3、了那副近视眼镜还留着几分书生气,他与所有筑路工人一样,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雄纠纠、气昂昂地踏上了工地。 石子、钢筋、石灰、黄沙、水泥 风一刮播土扬尘,雨一下满路泥泞。 烈日、寒风、霜雪、骤雨 寒冷刺骨的西风、38度的高温. 施工任务是既定的,规格质量是铁打的,鲍祖强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他凭着坚强的信念,给自己的工作下了一个定义:“干这一行,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多修路,修好路。” 从学校到工地,是人生的跨越, 从理想到实践,是知识的升华. 鲍祖强把课堂上学到的技术知识,娴熟、大胆、成功地运用到施工实践中去,从施工方案制订、路线放样到施工进度、规格质量验收,一丝不苟,认真把关,确保了施工进度

4、和技术质量要求。 “好级配才有好强度,“好强度才能修好路”,鲍祖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干的,为了搞好石子、黄沙、水泥的级配,他形影不离自己的用武之地,一方面严格选材,把握科学配方,一方面向熟练工人请教,还要随时随地进行现场指导、技术盯稍. 1989年3月开工的苏南首条准一级公路宜漕线施工过程中,和桥段已完成灰土工程的800多米长的路基经验收不合格,施工单位一拖再拖,要求重新验收,鲍祖强用“长杆灌入仪、“环刀密实度抽查测试,结果都不合格,鲍祖强当场决定:翻工重修。 晚上九时,边庄段工地石灰用完,工人们心里发急,正在现场指挥的鲍祖强二话没说,连夜赶到二十五里外的万石桥联系灰料,迅速安排运输车辆,一

5、直忙到凌晨三点,终于把石灰运到了现场。 徐张线沥青路面铺浇时遇到雷阵雨,鲍祖强赶到现场,路面已经受潮,如不采取措施,势必留下质量隐患,一车料要几千元,但他当机立断:雨天停止铺浇,淋雨地段全部“铣刨”。尽管损失了上万元,但确保了路面质量万无一失。 一年初夏,他在工地不慎扭伤了右腿,脚踝浮肿,他把医院开出的休息证明扔在了一边,硬是用一条腿踩着自行车上了工地。 他离不开工地,工地也离不开他。 鲍祖强当年的书生气已被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所取代。只要事关质量,决不留情。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就是崭新的记录: 104国道宜兴段56公里的水泥路工程荣获宁杭线全线第一名. 宜漕段准一级公路建成后,使用十

6、多年仍然完好无损,成为全省独一无二的成功典范。 徐张线沥青路面工程达到94.5%的优良率。 1987年9月这位年轻的知识分子,主要技术骨干,被公路处党支部、交通局党委吸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鲍祖强为宜兴公路管理处赢得了荣誉,争到了名气,同时也赢得了市场,闯出了天下。 这个被称作“放心队伍,放心工程”的公路施工工程队,施工任务接踵而来: 1995年6月至1997年6月,鲍祖强带领施工队伍承担了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d标段路基施工,他担任了宜兴公路处项目经理,在进场施工比其他单位滞后二个月的情况下,工程进度第二个月就拔了头筹,尔后一路领先,直至圆满竣工。 总指挥称赞说。“半夜只看到宜兴的运输车、压路机

7、车灯闪亮. 省交通厅长向正在视察宜兴施工地段的季省长介绍说。“这里都是宜兴人,经常干通宵,质量非常好。 领导的赞许虽不能说明一切,但是这一切足以说明,鲍祖强和他的工程队不辱使命,出尽风流。 修好路就会多修路,工程任务被指挥部一增再增: 从2。45公里增加到8。7公里. 又从8.7公里增加到承担与新机场连接处的机场互通的全部路基、基层施工任务。 他们不仅获得了“国优精品工程的殊荣,还被称为“国内领先、世界先进,代表了中国高速公路施工的新水平.” 1999年3月,已担任XX县区公路管理处副主任的鲍祖强马不停蹄,作为XX市公路管理处委派的项目经理,带领宜兴、无锡的施工队伍转战省公路局主管的宁合公路高

8、速化工程,仅用八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13。175公里的施工任务,成功地进行了国内首次大规模的sma13沥青路面的铺筑,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丰富了我国沥青路面铺筑的理论。 他们又捧回了XX省优良工程的奖牌。 十八年修路,十八年汗水,十八年心血. 十八年中,共产党员鲍祖强共参与、主管近500公里的公路建设、改造工程,先后被评为“市优工程”、“省优工程”、“国优工程、“国优精品工程”。 一千里征程、一千里荣誉、一千里威风. 工程队的营地,筑路工人的“家”,鲍祖强的“家。 芦菲、毛竹、石棉瓦、油毛毡的简单组合。 “房”前是草,“屋”后是草,蚊子嗡嗡,蛙鼓声声. “孟母三迁”的故事,只是历史的传说,而筑

9、路工人的“家却要跟着路走。 低矮潮湿的工棚,四壁透风, 汗水浸泡的衣服,掷地有声. 饭碗是自己找的,鲍祖强无怨无悔。 “只有你这么忙,人家都双休日了,你怎么连个星期天都没有.”妻子心疼他,难得抱怨两句. 鲍祖强没有理由责怪妻子,他欠她、欠这个家庭太多太多了. 结婚十几年来,鲍祖强带着工程队在大江南北安营扎寨,他妻子成了修路大军的“军嫂”. 孩子刚满周岁时,连续得了两次肺炎,他没有时间过问. 女儿读到六年级了,做父亲的从来顾不上关心她的功课。 十八年中,除了过新年有一两天假期,从来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 鲍祖强心里想的是修桥铺路,埋头干的也是修桥铺路,他想得深远,干得漂亮,他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

10、献给了神圣的公路事业。 “劳动,铺设了通向荣誉的道路”. 鲍祖强的业绩使普卜利西尔的格言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这位普通的劳动者,用他的辛勤和智慧、汗水和心血赢得了一联串的荣誉: “XX县区科技英才” “XX县区青年十杰 “XX省交通厅质量管理先进个人 “XX市劳动模范 “XX省劳动模范” XX县区人民政府连续三年给他荣记三等功。 他光荣当选为XX县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鲍祖强并不把荣誉当作自己的七彩光环,每当人们提起这些,他总是说:“功劳是大家的,荣誉是集体的”。 十八年来,鲍祖强并不在刻意追求什么,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为国家、为人民多修路,修好路。 多么朴实而又坚定的语言,为了神圣的公路事业,他甘愿做一颗默默无闻的铺路石,一颗熠熠生光的铺路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