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草稿).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720116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草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草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草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草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草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的设想1.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设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了日本首相大平芳正时曾这样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至1000美元,低于发达国家现代化标准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到了1984年3月21日,他在会见另一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又把这种“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社会”。他还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后来邓小平又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已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要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了20世纪末,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再翻倍,达到小康水平。

2、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末,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确定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到了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提出了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这益目标已经在1995年提前实现了。1995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1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部署:就是在2000年,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

3、战略目标,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统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2.建设小康不停步,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十六大会议曾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要变成一个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所谓的高水平,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基础上,用20年时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

4、3亿美元,人均超过3000美元;基本上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趋势逐步扭转过来,人与自然显得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整个社会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我们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新起点,是亿万人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目标。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2002年,党的十六大会议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我国总体上实现的

5、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实际出发,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目标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下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我们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学进步发展,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

6、公平公正。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针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已经能做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

7、理体系更加健全。第五,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建设小康,人人有责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到处是高楼大厦,交通也越来越方便,大桥,隧道,地铁,磁悬浮等等。就我们自己身边在生活上也发生了不少变化:首先,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优越了,有了一定的的经济基础,我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从以前的一间房,变成两间房,又从小房子变成现在“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两厅”,这房子的变化我想大家都有很大感触的。随着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现在的小孩,他们可以拥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玩具,还会弄电脑,科技发达,社会在进步。想想我们小的时候的回忆也是很值的留

8、恋的,虽然我小时候家境一般,家里也没什么玩具,因为大人都在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我们,我们就自己和隔壁邻居家的孩子玩,常常会因为一个玩具而和小伙伴打架,不开心,后来我们就自己做玩具,用碎布做成一个方块状,一头灌进黄沙,做成一个“沙包”,可以玩“丢沙包”游戏。家里过节杀鸡了,我们把鸡毛洗干净晒干,下面放两个同班就可以做成一个键子,可以和三五个好友一起踢毽子;到后来经济条件好点了,叔叔看我没玩具,他用工资的3/1去百货公司给我买了一个娃娃,我看到有娃娃了,高兴地手舞足蹈,围着叔叔一个劲的转圈呢。这个娃娃是我我在儿童时代最宝贵的礼物,至今我还保留呢。因为这个“娃娃”伴我长大,对我来说:它是有纪念价值的。

9、我小时候,过节的时候,去奶奶家玩,看到奶奶杀鸡了,我就在一边帮奶奶忙,奶奶常常跟我说:鸡肚子里的鸡胗外面有一层薄薄的黄色的东西,它可以做药材,可以帮助生病的人。于是,只要每次去奶奶家,就盼望奶奶杀鸡,我就会把那层黄灿灿的东西洗干净晒干,拿到中药店去,叔叔会给我一点零钱,我就和表哥,表姐一起买东西吃。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还有节约能源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节约能源对建设小康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节约能源可以从小做起,从人人做起,如果这样那我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好。说起节约能源,要做到也不难,其实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就看你是不是有心去做了。就像随手关灯,随手关窗户,关门,

10、这些都是的。在家会碰到,在公司也会碰到这些小事情,在公司,有时候我最后一个走,我就会仔细检查一遍:电脑关机了吗?窗关好了没?灯关掉没,确定都弄好了才下班走人。在外人看起来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只要能尽我们微薄的力量,就可以去改善生活。就像在马路上看到别人乱扔垃圾纸削,我们就要敢于阻止,乱扔垃圾影像很大,冬天还行,如果是夏天,大家都把垃圾扔在路上,那会引来很多苍蝇,蚊子围着垃圾转,它会给我们带来病菌,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生活在这种:“脏”的环境下,在这种生活环境下,能建设小康社会吗?答案绝对是“不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要靠大家一起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只有靠大家的努力,才能使我们都过上“小康水平”的高质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