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及幼儿园不同.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710490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及幼儿园不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及幼儿园不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及幼儿园不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及幼儿园不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及幼儿园不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及幼儿园不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及幼儿园不同.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及幼儿园不一样一小学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不一样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最实质的变化是:幼儿园的孩子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处于受成人保护、养育的状况下,他们对社会还不负有任何责任。而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学习成为孩子对社会担当的义务。新的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对孩子们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对新入学的孩子是有必定难度的。家长一定充分认识这类变化,提早伸出暖和有力的手,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转折期。让我们来认识几个主要的差异:1、学习时间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小时左右的集体教课时间,其余全部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3-4小时的集体教课时间,较幼儿园多出3倍。幼儿园的孩子,白日可以在园内午休两个小时左

2、右,小学的孩子,正午一般没有午休。一年级学生除每周上24节课之外,还有许多的集体活动时间,如早读、课间活动、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等等。小学的生活节奏明显快于幼儿园。这些都要求少儿具备承受重担务和快节奏的优异的身心素质。2、教课活动幼儿园的教课活动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在做做、玩玩中累积经验,所学的不过四周生活中浅易的知识和技术,而小学有严格的课程标准,教师要按教育教课计划严格实行,教课方法固然也力求直观性、兴趣性,但较少采纳游戏等形式,而以发言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为主。在游戏中,心理活动的无心性和详尽形象占较大比重;而进入小学的学习对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要求较高。3、人际关系幼儿园一个

3、班教师是二教一保装备,不时刻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陪同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而小学是一个班五、六位课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孩子遇到一些困难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常常担忧一些以前不用担忧的小事,如大便了怎么办?口渴了怎么办?小学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增加了,除了课内、课外,还在校外、家里相互来往,除了本班,还有同年级其余班级的同学来往。4、学习要求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基本上只要孩子吃饭、玩好,长得结实健康就满足了。到了小学,父亲母亲常会提出,作业要写好,考试要100分等要求,孩子就会感觉爸爸妈妈以前很关怀我,此刻这样要求,能否是不喜爱我了。所以,情绪遇到影响。其余,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是空手入园,空手离

4、园,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必定数目的作业,不得迟延,孩子也会不适应。二、如何帮助孩子赶忙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一)为孩子做好入学前心理准备。每年的一年级重生入学,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二个孩子:不想进小学的校门,总想往幼儿园跑。这是为何呢?就像孩子们刚进幼儿园时,总是要哭好多天相同,由于孩子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没有有一种不安全感,他难以接受一种新的环境,就会产生抗拒感、陌生感。如何除掉孩子的这类感觉呢?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状况,使孩子对学习有必定的认识,对上小学产生一种神往。平常带着孩子从小学校园旁走过,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爸爸妈妈相信你必定

5、会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在新的环境里,你还可以认识好多好多的新朋友,学到好多好多的新知识,你必定会变得愈来愈聪慧,愈来愈懂事,使孩子对学习和学校产生激烈的神往。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带孩子到小学逛逛、看看,告诉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学到好多本事。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旁的小学生,帮助孩子认识小学生活,从而产生上小学的梦想。(二)培育独立的生活能力幼儿园的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几乎都有父亲母亲认真照顾,在父亲母亲照顾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极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办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家长要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培育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1、建立优异的生

6、活老例要适合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遵守学校作息制度,准时睡觉,准时起床,保证十小时睡眠时间。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有选择、有克制地观看电视节目,如新闻、动物世界、少儿节目等,并要适合控制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间,督促孩子自觉遵守一天作息时间。创建利于孩子生长的环境,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饮食供应,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取。家庭成员之间要互尊互爱,不妥孩子的面争执。其余,在家里,要为孩子创建一个学习小角落,备有写字台、书架、玩具架等,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2、培育孩子的独立意识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可以完好依靠父亲母亲和教师,要慢慢地学会生计、生活、学习和劳动,遇到问

7、题和困难自己要想方法解快。要培育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督查、自我责备、自我议论和自我控制等,培育孩子的时间看法,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必定做好;什么时候不应做什么事并控制自己的梦想和行为。3、培育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育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亲母亲或其余成人的照顾,学会生计。在平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餐巾等;学会在活动、游戏前后,取出或放回玩具、图书、其余器具等。4、培育孩子学习方面的着手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

8、的老例知识,要求孩子珍爱和整理书桌、书包、文具,按课程表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惯用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余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5、培育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随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对不一样的学科,带回不一样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建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部署一个任务给孩子,如叠衣服、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状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6、培育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术,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整理饭桌等。(三

9、)培育的优异习惯习惯是少儿后天所养成的,在必定状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别偏向。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优异的习惯是学生可连续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是自己素质的表现,更会影响孩子自己的发展。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优异的习惯比获取知识重要得多,所以家长应该配合学校重视孩子优异习惯的培育。1、学习方面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特地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取知识、技术和培育道德的主要门路。上学以后他们能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受诸多要素的限制,涉及到学习兴趣、欲念、态度、习惯和意志质量等问题

10、。家长可从以下几点加以培育。(1)培育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兴趣是学生喜爱学习的前提,但是学习好还一定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踊跃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妥回事。学生的学习态度正直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成效。学习态度正直的学生可以准时上学,上课不早走、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踊跃思虑和回答以下问题,准时做作业,认真复习等。所以,平常要培育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孩子多沟通,关怀认识孩子,培育孩子能以踊跃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术。( 2)培育孩子优异的学习习惯培育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许多家长会诉苦:孩子上了小学负担太重,不但要接送,

11、回家还要指导、陪读,吃不用。其实,孩子完好可以自己学习、完成作业,要点在于习惯的养成。为了帮助孩子提升独立性,父亲母亲第一要相信孩子,把他们看作小学生,看作是长大了的孩子;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认识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量出大概需要的时间,而后与孩子约定,在几点前一定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亲母亲对孩子作业的检查不是内容的正误,而是书写整齐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查作业,签字不是看我做对了没有,而是看我有没有完成,态度能否认真。只有自己认真、认真,才能不出错。假如家长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升,陪读也就不存在了。培育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

12、惯如何培育孩子专心学习、珍惜时间的习惯呢?家长可以依据孩子年龄特点,比方以20分钟作为一个学习阶段,在开始学习以前,应先提示孩子做好全部准备工作,包含喝水、上洗手间、削铅笔、找本子等。当学习阶段一开始,就一定聚精会神不随意走开座位,不一样意干任何琐事,即使大人有事,也不可以去打扰孩子。要等这一学习时段结束了再说。大人的这类态度特别有益于培育起“学习时间一定全心全意”的看法,从而养成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自然。20分钟的学习时段一到,就应该让孩子休息了。可以休息5分钟,超出了5分钟不利于孩子在下一个学习时段迅速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而达不到5分钟有不利于孩子除掉视力和脑力的疲惫。休息时一定走

13、开书桌,干些与学习不相关的事情,但不可以懒洋洋地躺着或坐着,这样会影响下一个学习时段的精神状态。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写字姿势的习惯。读书要做到身正,肩平,足安。课本平放前面,胸离桌子一拳。写字要做到“三个一”即: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籍一尺。详尽的入学后小学老师会作严格的训练。最好不要让孩子提早学写字。有的家长带孩子去练字,结果字没练好,却让孩子养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而错误的姿势一旦形成,会影响到视力,影响发育。到了小学,老师要来纠正,就会事半功倍,花了好多气力,孩子却总也改不掉。(3)重视孩子思想能力的培育对孩子进行初期教育,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对孩子进行适合的、正

14、确的初期教育,就很难做到了。有些父亲母亲过分侧重知识型的学习教授,如:这是毛,这是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诉孩子字的读音,但没有帮助孩子解析字形。所以孩子今后无论在读还是写上,都会把两字混淆。所以,除了知识的教授,家长更应重视思想能力的培育。(4)提升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在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前几日,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插曲:老师让学生回家写五个音节,每个音节写三遍,孩子竟写成八门五花的格式,有五个音节写一遍的,有一个音节写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个音节写满一页纸,有的孩子干脆一个字不写,不知道老师曾部署过作业。之所以发生这类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由于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语言,只有那些千叮嘱、万叮嘱的重复提示

15、才能记住。所以,父亲母亲没有事可以和孩子多发言,不要再有重叠词,如饭饭、觉觉等,语言要逐渐精髓、复杂。阅读故事时,不要孩子一问就停下来解说,要让孩子能读过全文自己依据情节消化体会此中的语句、词汇。多让孩子说说所见所闻,学习一个事物的多种表述方法。在帮助孩子理解语言上,多部署任务也是促进孩子水平提升的一种好形式。家长要以每天部署一个任务,由含一个条件的任务逐渐过渡到多重的常有多种指令的任务,为孩子对语言特别是任务性语言的理解打好基础。(6)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连续与孩子一起阅读。增添幼儿的阅读机遇,使孩子可以随意地优选并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鼓舞孩子复述看过的故事和儿歌,以促进幼儿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家长可让幼儿多看些图书,练习看图说话,教给孩子观察的序次及方法,注意表达清楚完好;在讲的过程中不但只让孩子听声音,应该边讲边用手指着文字,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从故事里初步感知理解文字,为小学识字、阅读打下优异的基础。但跟着孩子学习能力的逐渐提升,就要慢慢的改变方式,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阅读,把故事的内容或读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