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710128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Word格式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 班主任应注意挫折训练 某天的体育课上,全班同学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跳长绳竞赛做着最终的预备。突然,班长的一个失误中断了练习,有些同学纷纷投去异样的眼光,有的甚至说出了一些指责性的话语。当即,一直成果优异,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的一班之长离开了队伍,独自躲在角落里抽泣起来。看到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感觉到学校生的德育中太需要挫折训练了。那么,毕竟什么是挫折训练,它的成因又是什么呢?挫折训练也就是抗挫折训练,或者叫磨难训练,它是指家长或老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教孩子或同学去对待、克服,让他们在困难的环境中有士气敢于面对困难,有机灵应付逆境和有力量解决难题,从而培育出

2、一种迎着困难上的顽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家长要钱就给钱,要穿就买新衣,要吃就买吃,真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试想,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孩子想要有面对逆境的机会也难啊,因为一切所谓的挫折都早已被疼爱有加的父母扼杀在最初的萌芽状态了。这便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孩子们娇惯的性情,脆弱的心理,这种直接致使孩子自理力量、适应力量和生存力量都比较差的后果是与家庭训练的不当有肯定的关系的。还有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训练的父母认为,挫折训练就是批判、罚站、不给饭吃,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这样的家长中有绝大部分是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

3、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这种强行措施的挫折训练不仅很难生效,往往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另外,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和压力,智育成为压倒一切的训练活动,尽管目前训练界大行素养训练,但不行否定的是同学更多的时间仍被学习文化学问,完成作业习题占据着。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社会也急迫盼望他们成为栋梁,为国争光。于是,同学在校有老师压着,在家有父母盯着,闲暇时还有亲戚伴侣把他们与别人比着、评着。而这一切都必需由一双稚嫩的肩膀去担当,由一颗脆弱的心灵去负载。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需加强对同学的挫折训练,然而对于刚跨进九年制义务训练的学校生而言,更迫切地需要在他们人生的初学阶段加

4、强对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训练。如何采纳恰当的方法来实施挫折训练呢?首先我们必需要认清挫折训练的某些特征:引导性,由于学校生年龄尚小,心理还不成熟,在成长过程中势必需要训练者的引导,但训练者的引导也要依据不同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性,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遇到困难,所以挫折训练就该通过某些形式在突发时采纳特定的方法去实施才有可能出成效,此外挫折训练还应当渗透在生活、学习、交往等多个层面;长期性,挫折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发生的可能性,当自我实现不能满意时就会产生挫折感,由此可见,挫折训练不行能一蹴而就,必需通过训练者和受训练者共同的、长期的努力才能收到实

5、际的效果,决不能急于求成;实践性,挫折训练不应只是一门理论课程,更应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应当让受训练者在挫折实践中体验挫折,熟悉挫折,承受挫折,克服挫折,从而熬炼和提高自我的受挫力。针对以上四个特点,我认为挫折训练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关心同学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首先表现在学校生能英勇地面对困难。有些学校生在大多数状况下还是不怕困难的,但假如遇到很多困难一齐突然袭来时就有可能会退缩。(班主任 )此时,老师就要引导好同学,训练他们直面困难,不要可怕更不应躲避,要以乐观的态度迎难而上去制服它。记得歌德也曾说过:你若失

6、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很多;你若失去了士气,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这句话无疑是让同学鼓起士气对待挫折的有力说服词。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还表现在学校生不怕失败所造成的挫折。有些同学在考试前给自己定下了较高的要求,结果考试成果一旦不如意便抱头痛哭,有的甚至做出更为偏激的事情。这样的例子说明无论做何事,不能只做胜利的准备,不做失败的预备,这只会减弱对失败的耐挫力量,从而在失败后变得非常脆弱和不堪一击。作为学校生,面对挫折应当成为一个强者,熟悉到失败是胜利之母,学会哪里跌倒就从哪里再爬起来,在失败时仍表现得像一个成功者,连续向前。二、培育同学的自信念,强化心理素养。在日常

7、的学习、生活中老师要鼓舞同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既可以培育同学的自理力量,又能让他们从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发觉自己是有才华,有才智,有力量的个体,从而可以关心同学建立日后敢于直面和解决困难的信念。同时,老师可设置一些有肯定困难和障碍的情境,也可利用班队会等相宜的场合,适当进行挫折训练。应当让同学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行避开的,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不快程度及转化状况都是由自己掌握的,产生挫折的缘由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样,同学从小便能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预备。此外,老师还要有意识地为同学供应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供应的榜样类型有:一,中外名人中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例如,忍辱不屈、发愤著史的司马迁

8、;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张海迪等。二,国内闻名同龄人中的模范人物。例如自造逆境、锤炼自己的赖宁。三,同学身边的同学榜样。用学校或班级里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对同学进行训练。当同学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猎取士气和力气。第四,老师应以自己良好的耐挫心理、顽强的意志行动为同学树立榜样。例如,组织班级参与竞赛成果不抱负时,应坦然面对,不要垂头丧气或怒气冲冲、迁怒于同学,给同学以不良的影响。三、鼓舞克服羞怯心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同学的性格一般各有不同,有的偏外向,有的偏内向,有的则是双重性格。对于一些羞怯胆小的同学老师要特殊鼓舞他们多交伴侣,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制造与其他同学沟通、合作的机会

9、,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倾诉和寻求关心的对象,培育他们的友情感、平安感,继而形成稳定和谐的人际环境。四、学校训练与家庭训练、社会训练相结合。训练本身就不专属于学校或老师,它应当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来实施,那么挫折训练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决策的机会,比如:参加家庭大小事的争论,解决邻里之间的小纠纷等等。假如孩子在这种解疑、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了胜利,作为父母还要不忘多加欣赏和鼓舞,例如你处理事情的方法真好,连爸爸妈妈也没想到。这样,父母放下身份与孩子一起面对困难,放手让他们凭自己的力量去解除困扰,时间一长,莫非我们还会怕造就不出一个生活的强者吗?当然,社会作为一个大群体更应当关注学校生的挫折训练,不遗余力地协作好学校及家庭,为挫折训练的绽开供应优越的条件,制造更佳的机会,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怀同学的挫折训练,并竭尽所能为这项训练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总之,挫折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程,要想实施好这一工程,就得更新训练观念,端正训练思想,改进训练方法,细心支配和组织好各类训练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开展各种挫折训练,使我们中国的青少年儿童成长为心理素养好,力量强,健康的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