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彩的导读在语文课堂中腾飞.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770561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精彩的导读在语文课堂中腾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精彩的导读在语文课堂中腾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精彩的导读在语文课堂中腾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精彩的导读在语文课堂中腾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精彩的导读在语文课堂中腾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精彩的导读在语文课堂中腾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精彩的导读在语文课堂中腾飞.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精彩的导读在语文高效课堂中腾飞内容摘要: 巧妙而富有艺术的导读,可以拨动学生的情弦,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本文通过切身的教学体验,从形象直观导读法、语言激情导读法、谈话质疑导读法等三种导读方法上深刻阐述了导读的作用和意义,使精彩的导读在课堂中腾飞。关键词:课堂导读激趣方法 巧妙的导读,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精神振作、情感充沛,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语文课堂的导入中,教师用优美的导读渗透和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迅速创造一个艺术性的氛围,把一幅幅画面推到学生的

2、眼前,拨动学生的情弦,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一堂课的开始,用充满感情的导读感染学生,使学生带着或崇敬或激动之情迫切要求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这就为教师的讲课创设了有利的情景。现列举以下三种导读法:一、形象直观导读法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好,情感丰富,形象直观的画面不仅能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入境动情,而且也使学生既见其形,又闻其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老师在课前2分钟,用多媒体播放配有中华历史五千年画面的歌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接着,教师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中国,1949年是震撼人心的年。正如歌中所唱

3、,五千年的日月星辰,黄河曾多少次荡涤沧桑大地,可没有哪一次改朝换代可以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次壮举媲美。你们看:播放课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画面和录音。学生边欣赏边听着导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就是亿万人民迈向新生的脚步声,这一年历史为新中国拉开了帷幕。今天,就让我们满怀豪情一同回到那激动人心的1949年(出示课题:开国大典)(学生动情地读起书。)借助录像,直观再现开国大典的壮观场面,加上教师恰如其分的解说,精心剪辑的配乐,可进一步渲染开国大典的盛况。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马上集中到课文中来。另外音乐、画面、语言营造出来的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

4、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当时的盛况,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二、语言激情导读法在优美动听的歌曲声中欣赏美景,学生会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打动。而老师激情的朗诵,更进一步激起学生向往美景之情。很自然地,学生会带着一种渴望的心情去主动读书。例如有位教师在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导入时,就达到以情激情,“三情”交融的理想境界。这位教师用了文章意境近似的我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该文的配乐,在导入时先播放音乐,乐曲从在黄昏的江岸听到远处的钟声,逐步推开,勾勒出月下江上的种种景色。脍炙人口的古典乐曲以其和谐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将同学们带入一个美的意境之

5、中,在乐曲的感染下,同学们沉静在美的愉悦之中。这时,教师用此曲作配乐,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朗诵课文,进一步调动学生地情感,初步沟通了“三情”,而后,教师又请同学和着音乐跟老师一起朗读课文,促使同学们思绪随着作品内容的起伏而起伏,情感随着作者的情感波动而波动,感情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大家仿佛跟着作者,踏上幽静的小径,看到婀娜的杨柳,闻到微风吹送的缕缕荷香,聆听到一声声知了的鸣叫和青蛙的歌唱”这位教师巧妙运用音乐,加上自己有感情的朗诵导入新课,让优美的旋律和动情的语言注入课堂,给语文教学以多彩的空间。三、谈话质疑导读法轻松愉快的谈话,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搭起和谐交流的平台,使

6、学生们大胆地质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谈话质疑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获得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教师进行如下的导读:师:孩子们,课前我向你们打听了一些中国人名字,他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老师再向你们打听一个人。这个人,被千万个中国人所怀念着,敬仰着,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他的名字。(师板书:詹天佑)知道他吗?生:知道。师: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詹天佑。生:詹天佑带领了一些工程人员建成了我国的第一条自修的铁路。师:我特别佩服你回答问题的沉稳、自信。来,谁接着说。生:詹天佑是我国最著名的工程师,也是第一批留美学生。师:他是第一批留美幼童当中的一

7、个,后来,被誉为“铁路之父”。生:詹天佑还是我国杰出的、伟大的工程师。师:最后请一位同学说。生:詹天佑是在一批公办的留美学生当中获得博士毕业学位的。师:大家知道得可真不少。一提起詹天佑,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条铁路,这条铁路就是(生: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始建于哪一年?(生:1905年)。孩子们,今年是几几年?生:2005年。师:大家发现了什么?生:2005年是京张铁路修筑满一百周年。师:开始修筑也叫肇建,今年是京张铁路肇建一百周年。孩子们,2005年对京张铁路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北京市和河北省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10月15日,北京市文化广场举行

8、纪念大会暨大型文艺演出;10月15日上午,张家口火车南站举行詹天佑铜像建塑落成揭幕仪式;10月期间,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电视专题片在河北、北京等电视台播放;师: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生:我想到了詹天佑受到了很多人的爱戴。生:我想到了中国人很重视京张铁路的诞生。生:我真想亲自参加这样的活动。师:看了这些材料,张老师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一条铁路的诞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京张铁路在咱们中国人心头有这样重的分量呢?就让我们到詹天佑这篇课文当中寻找答案吧。请拿出课本,自读课文,注意将生字词语读准,边读边寻找关键的信息,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哪几件事情?(学生读书,教师巡视)(学

9、生很投入地朗读课文。)轻松愉快的谈话,使学生对这个人物产生兴趣,做到激发动机时入情。而且在整个导读中教师都很有激情,在语言上努力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从组织学生交流关于詹天佑的信息入手,并丛中渗透了连缀、点拨、拓展的引领功夫,尤其耐人寻味。为进入新课作了行云流水般的铺垫。体现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理念。总之,在教学中,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特别一堂课的开始,如能调动学生情感,就能调动整个课堂。教师要善于用充满感情的导读感染学生,使学生带着或崇敬或激动之情迫切要求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这就为教师的讲课创设了有利的情景。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以情动人,润物无声,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感受程度,让孩子们在充满激情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陶冶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