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余及其应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70321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同余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同余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同余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同余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同余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同余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同余及其应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设计) 题 目: 浅谈同余定理及其应用学生姓名 黄 指导教师 某某某系(部) 师范教育系 专 业 数学教育班级 999 班 学号 11211211 提交日期 200 年 月 日 答辩日期 200 年 月 日200 年 月 日 浅谈同余定理及其应用摘 要初等数论是研究数的规律,特别是整数性质的数学分支。它 以算术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要注意的常常不是某些整数,而是这些数用某一固定的数去除所得的余数。同余理论是初等数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性质及应用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归纳总结了同余的若干性质,

2、结合实例,探究了同余性质在检验、判断整除问题、求余数、判断合数、韩信点兵问题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体现了用同余性质解决问题的简洁性。关键词:同余 整除 余式 方程绪论初等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它是数学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内容极为丰富,曾被数学家说成是数学的皇后。同余问题在当今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数学教学中都有涉及,它作为初等数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很多数学问题都要借助同余理论来解决。同余的应用问题分为很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题目又有一定的解题技巧。掌握了这些题型的技巧,可以提高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基于对同余理论的理解,将应用同余理论解决的问题具体整理分类,从中分析出一些借助同

3、余理论解题的技巧与规律。现在初等数论中关于同余的内容主要包括:同余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剩余类与剩余系、欧拉定理、费马小定理、循环小数、一次同余方程及一次同余方程组。到目前为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与数学家,对同余的应用问题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在中国,早在宋代,大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中就记载了求解同余方程的“大衍求一术”。还有,著名的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也记载能解决“物不知其数”问题的孙子定理,也被称作“中国剩余定理”。以及“韩信点兵”问题的研究,都为解决一次同余方程和同余方程组的问题带来了便利。在西方,除了高斯引入同余的概念之外,欧拉和费马提出的定理也为解决同余的相关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希望

4、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将同余理论的应用问题更加系统全面的展现出来。以便,今后大家在探究同余理论时,能对同余应用问题的类型和解决技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解决相关问题。1 相关性质定理1性质1 同余是一种等价关系,即有:(1)反身性 aa(mod m).(2)对称性 若ab(mod m),则ba(mod m). (3)传递性 若ab(mod m), bc(mod m),则ac(mod m). 性质2 同余式可以相加减,即若 ab(mod m),cd(mod m),则(1) acbd(mod m).(2) acbd(mod m). 性质3 同余式可以相乘,即有:(1) 若ab(mod m), c

5、为自然数, 则acbc(mod m). (2) 若ab(mod m),cd(mod m),则acbd(mod m).(3) 若ab(mod m), n2, 则anbn(mod m).性质4 若acbc(mod m),且(c,m)=1,则 有ab(mod m).(其中(c,m)表示c与m的最大公约数)。 定理1 整数a,b对模m同余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mab ,即 abmt. (t是整数.)定理2 设a,则a(1)(1)(1)定理3 (Euler) 设m是大于1的整数, (a,m)=1, 则 a1(modm),其中为欧拉函数 定理4 (Fermat) 若p是素数,则apa(modp). .证明以上

6、三个定理:定理1证明: 设 a=mq1r1, b=mq2r2, 0r1m, 0r2m, 若ab(mod m), 则r1=r2, 因此ab=mq1q2. 反之, 若 m | ab, 则m |mq1q2r1r2,因此 m | r1r2. 又 | r1r2 |m,故r1=r2定理3证明: 设a1 a2 a, 是modm的一个简化剩余系,且(a,m)=1,aa1 aa2 aa也是modm的一个简化剩余系. a1 a2, a,aa1 aa2 aa (modm)aa1 a2 a(modm). 因此a1(modm).定理4证明: 若(a,p)1,则有ap-1a(modp),因而apa(modp).若(a,p

7、)1,则p|a,因而ap0(modp), a0(modp)故apa(modp)2 同余性质的应用2.1 求余数问题 利用同余的性质及定理求余数 例1: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依次写下来,一直写到2003成为一个多位数,12345620022003,求这个数除以3的余数。解:由连续的3个自然数的和必能被3整除,而3|2001,(2+0+0+2+2+0+0+3)0(mod3), 所以原多位数除以3余数为0例2:求201022001被3除所得的非负余数.解: 设201022001=3qr, 其中0r3, 故 r201022001(mod3)且0r3.又20102=36702, 所以201022(mod

8、3).从而 22001220002410002(mod3)而 22001220002410002(mod3),41(mod3)故 410001 (mod3) ,4100022 (mod3).从而 r2(mod3). 而0r3, 故r=2.即 201022001除以3所得的余数为2.分析:此类题目解题的关键在于应用同余的乘方性,先求出底数20102对3的余数,再根据性质求出余数的2001次幂对3的余数即可例3:求4373091993被7除的余数。解:4733(mod7)3091(mod7)由同余的可乘性知:43730931(mod7)3(mod7)又因为19935(mod7)所以:4373091

9、99335(mod7)15(mod7)1(mod7)即:4373091993被7除余1。分析:此类题目解题的关键在于应用同余的可乘性,分别求出每个因数对于7的余数,在相乘即可简单求出2.1.2 求星期几问题求某年某月某日为星期几时,则令D=第N年m月d日,设D这一天为星期WD ,WD dy2c(mod7)其中c,y满足N100cy,0y100.注意:算出的结果为1 至7,各代表星期一到星期日.例:1949年10月1日是星期几?2.1.3 尾数问题例1:求243402的末三位数?解:因为(243,1000)=1,=10001 )(1 )=400由欧拉定理知,243400 1(mod1000),故

10、243402243249(mod1000)所以243402的末三位数为049.例2:求3200172002132003的个位数字?解:应用欧拉定理,(3,10)=1,341(mod10),则有3200134k13(mod10);同理,741(mod10), 7200274k29(mod10); 1341(mod10),132003134k37(mod10);因379189,故个位数字为 9 .分析:利用同余的性质,求一个数字的个位数字就是求其除以10所得的余数,同类题型的变换问法:求某数的末两位数字是多少?(模为100)2.2 同余在检验方面的应用 检查因数的一些方法1 方法一: 一整数能被3

11、(9)整除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是它的十进位数码的和能被3(9)整除. 证明:显然我们只须讨论任一正整数a便可.把a写成十进位数的形式:a=an10nan110n1a110a0 , 0ai10. 因101(mod 3),故由定理2得aanan1a1a0(mod 3).由已知性质,即知3a当且仅当ai.同法可得9a当且仅当9ai方法二: 设正整数 a=an1000nan11000n1a11000a0 , 0ai1000.则7(或11,或13)整除a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是7(或11或13)整除(a0a2)-(a1a3)=(1)iai证明:因为1000与-1对模7(或11或13)同余,故由定理知a与(1)

12、iai 对模7(或11或13)同余.由已知性质,7(或11或13) 整除a当且仅当7(或11或13)整除(1)iai 弃九法1(假设我们由普遍乘法的运算方法求出整数a,b的乘积是P,并令 a=an10nan110n1a110a0 , 0ai10.b=bm10mbm110m1b110b0 , 0bj10.P=cl10lcl110l1c110c0 , 0ck10.我们说:如果(ai)(bj)不同余于ck(mod9), 那么所求得的乘积是错误的.因为ab(ai)(bj)(mod9),P ck(mod9). 若 (ai)(bj)不同余于ck(mod9), 则ab不同余P(mod9), 故ab不是P.2.2.3 判定合数 由费马定理可得推论如下 若p是素数,且(a,p) 1,则ap11(modp).利用推论可以判定一个数是否为合数,即若N是我们要检验的数,先取某一个与N互素并比N小的数a,通常合适的是把a取为不能整除N的小素数,如a2, a3或a5 如果N是素数那么由推论它应该满足aN11(modN),因此如果验算这个同余不成立,我们就断言 N 是合数.例2 判断 N117 是否为合数. 分析 我们根据定理3即费马定理,可以考虑若N是素数, 则有aN11(modN),N为我们所检验的数.解:选a=2则a与N互素,aN1=2116=26423221624,而28=25622(mod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