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的魅力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69767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生互动的魅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师生互动的魅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生互动的魅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生互动的魅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生互动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回顾我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的几节阅读公开课,对“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有了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在教授风筝时,学生邱天说:小兄弟是记得“我”伤害他的事的,不肯承认是为了故意报复我,让我永远生活在悔恨中。全班都愕然,我也呆住了。马上我调整了思绪,首先肯定了他的新思想,鼓励大家从多角度解读课文,接着从“人之初性本善”的角度引导他从“善”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个人,同学们不断的点头表示出对我的认可。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

2、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节课上的对话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课堂上,我没有用责骂或者训斥来对待学生,学生的这些与老师,与教学参考书截然不同的见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思维火花啊!我们的课堂多需要这样的充满自由的心灵对话啊!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性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记得课改前某位语文老师在教

3、完木兰诗一课时,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懂。古代女子都是缠足的,三寸金莲,走路都很困难。木兰怎么还能够参军打仗?”老师闻说便敷衍了事地说:“噢,那可是书上写的,可能是木兰没有缠足吧。”但这位男生却追根问底:“木兰可是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孩子啊!怎么会不听父母的话,而不缠足呢?”老师这时可不耐烦了,说:“我们只要学懂这篇课文,至于木兰有没有缠足我们就不必去讨论了。”这位男生说:“可是,老师,这样不就违背事实,不真实了吗?”这位老师听了,沉不住气了,他以训斥的口吻对学生说:“学习这篇课文,你只要理解木兰的性格特点就可以了,别的问题不是这篇课文要写的。你用不着去多想。坐下!”就这样,一句

4、“用不着去多想”重挫了学生的个性,一声“坐下”伤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一顿训斥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学生探索的火花。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交往开始在融洽的氛围中互动。在课堂上,教师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当作孩子,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学习伙伴,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作和自己相同的一个生命体时,才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对话,才能够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学生也只有把教师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伙伴时,才可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

5、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我国学者钟启泉先生说:“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对话原理。”正如解读一书中所说的“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言语性的沟通,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有了这样深刻的反思,后来在教授雪花的快乐时,当学生出乎意料地异口同声的说“雪花不快乐”时,我一点儿也不慌了,请他们说说不快乐的理由

6、,我又提出质疑,学生又重新读诗,很快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快乐”,课堂上有了争执,有了辩论当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思维跳跃的舞台,成为他们无障碍交流的平台,成为自由对话的殿堂,还有谁不愿意参与其中呢?还有谁会愿意流离于课堂之外呢?我们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喜欢学习,不爱思考,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吸引学生,有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课程改革不仅改变课本,改变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蹲下来看学生,它让我从唯我独尊的、传统的旧式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明白了新课改的真谛;它让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学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蹲下来看学生使我彻底明白:多一些理解,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蹲下来看学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自由的心灵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