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梳理.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692616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最新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最新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最新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最新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梳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梳理20XX下教育学课程复习资料期末考试题型:一、单选 二、简答 三、辨析 四、论述 五、材料分析把握课程整体框架框架:五观+四原则+相应的教育理论。五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四原则:师生关系原则,教学原则,德育原则,班级管理原则。教育改革新理念: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 教育改革的根本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根本理念和灵魂。一、教学观1、课程观: 新教材的五大特点: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 相联系;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把知识 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 比如:对于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去查资料总结写出报告体现了新课改的什么理论?析: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不仅仅是预设的 而且是生成的,教学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 有机组成部分。2、学生观:学生是课程的参与者,学习的主动者。 学生的地位: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学生-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 力,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是独特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师 观,意识到自身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做到了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内涵不仅包 括学生的

3、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育应该考虑学生的个 别差异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该发扬教育民主,尊 重和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赏识原则。 万能原则。 (德育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 对于教师的要求:多看优点,多赞美;悦纳错误,多宽容;相信学生 多期待; 爱护学生,讲民主。 “在我的眼中,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 如1果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的话 就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人身权,违反了教 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3、教师观(与教师的职业角色分开,学习者,传道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知己

4、父母,研究者角色)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现代教师的行为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 上强调帮助和引导;在对待自己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强调合作。 4、教学观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只关注教材,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和创造性,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教学应该关注人而不是学科。 此外,请注意:只要涉及到上课,就要考虑老师备课方面的理论,备教材,备

5、 学生,备教法。 5、评价观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性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强调参与和主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二、师生关系原则1、新型师生关系特点: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 心理相容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充分了解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发扬教育民主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四、我国目前的主要教学原则:2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接。

6、 4、启发性原则要求:强调目的;抓住重难点;设置问题,启发思维;培养良好思维方法。 要求:目的性学习;抓关键;设置问题情境;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五、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8、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9、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际锻炼 4、陶冶教育 5、指导自我教育 6、品德评价六、班

7、级管理原则: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5、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7、加强班级常规管理管理不仅仅是为了秩序主要是为了实现目标,最终促进学生的自我 管理和自我发展3七、其他相关教育理论:1、罗森塔尔效应重点考点,要延伸到别的教育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阐述我们如何对待学生,1.教师对学生的期望,2.教师关心关 爱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对学生的爱。 2、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启示:教师应该采取方法引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4、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6、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教师既要重视对

8、学生的综合评价,而且 要重视个性发展。 的理论基础。7、建构主义理论学说 8、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具体分析案例呈现的背景材料 如 果发生在学校 就是强调学校教育 发生在家庭中则是强盗家庭教育,发生在学 校外边则是强调 社会教育。 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是我国进行新课改理论改革4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出来,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

9、式 二、问答题: 1、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人 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从内容上说:教育内容、教育材料和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2、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3、农业社会教育的特点: 古代学校的出现世界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与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商代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教育开始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4、工业社会教育的特点: 现代学校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教

10、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 5、信息社会教育的特点: 学校变革加快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明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思想 6、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记是最早的世界最早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培根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提出来捷克教育学家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德国教育学家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之父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画 绅士教育理论 法国思想家卢梭 爱弥尔 自然主义教育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教育需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实验教育学梅伊

11、曼 拉伊5文化教育学狄尔泰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 批判教育学 鲍尔斯 金蒂斯 7、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P21238、教育学的价值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一、名词解释: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显形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使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的功能。 教育隐性功能:是伴随教育显形功能而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等等个体发展:个体发展是指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在发展内容上包括身体和心理两大类 二、问答题:1、教

12、育的个体功能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的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培养个体职业意识和角色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3、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4、教育功能的形成的三个环节: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教育功能行为的发生 教育

13、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第三章 教育目的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2、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6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操作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体教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标。 3、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极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的发

14、展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质。 发展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的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4、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被社会一定权利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权利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二、问答题:1、教育目的的功能:定向功能 调空功能评价功能 2、教育目的的基本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 人本主义教育目的的评价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评价 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3、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个人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4、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 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第四章 教育制度一、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