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共12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690036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共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共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共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共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共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共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共12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媒介(电视、报纸)、书籍、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二)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个人与社

2、会有什么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4.亲社会行为的内容表现是什么?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意义)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我们要主动了

3、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怎样?网络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主要表现在哪里?(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它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

4、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3.警惕网络中的陷阱有哪些消极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二)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要学会辨析网络信

5、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人的网络参与者。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2.生活需要秩序,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3.社会规则的形成和种类?生活中,调节

6、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4.维护秩序靠规则,为什么?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则的作用是什么?(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只晓得实现。(二)遵守规则1.自由和规则不可分,表现在哪里?(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怎样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

7、)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维护和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一)尊重他人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如何理解?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意义)(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

8、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必要性)(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用)2.尊重从我做起,怎样做?(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二)以礼待人1.礼的含义

9、、表现?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2.做文明有礼的人,怎样做?(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

10、观察、思考和践行。(三)诚实守信1.诚信无价,为什么?(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的含义)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3)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本。(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2.践行诚信,怎样?(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11、(一)法不可违1.法律的作用?(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违法的种类一览表 含义触犯法律法律责任常见违法现象(事件)民事

12、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 规的行为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民事赔偿、借贷不还、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撕毁合同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 规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列、交通管理法规、义务教育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 受到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殴打他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污染环境、使用童工、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 的行为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主刑与附加刑)抢劫、盗窃、故意杀人、绑架、 投毒、贩卖毒品等重大刑事犯 罪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谎报

13、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怎么做?(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二)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内容: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

14、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点社会危害触犯法律处罚方法二者联系启示般违法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触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民事违法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行政违法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等民事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一般违法与犯罪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有着密切联系:二者都是违法行为,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只不过程

15、度不同而已。二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错误的和危险的,一个人不注意防微杜渐就有可能由小错发展到违法犯罪,所以青少年要注意从小树立纪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护法,做“四有”新人。犯罪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严重违法触犯了刑律(刑法及有关犯罪的法律)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3. 刑罚种类总览 名称概念和特征适用对象期限执行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管制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 但限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