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67425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保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保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保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保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保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一、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xx市环境监测站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xx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保持在较好水平。 1、区域环境噪声质量。2012年,xx市的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4。3分贝,区域环境噪声质量较好。全市100个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中有13个监测点噪声质量状况为好;46个监测点噪声质量状况为较好;凉山广播电视大学、雪花啤酒厂后门等36个监测点噪声质量为轻度污染;凉山州商业局门口和音皇歌城停车场门口2个监测点噪声质量为中度污染;沃尔玛超市东北角、一环路正义路叉口东10米和州商业银行门口3个监测点噪声质量为重度污染。 2、功能

2、区环境噪声质量。2012年xx市功能区噪声年平均昼夜等效声级值(52。6分贝)略高于上年(52。5分贝)。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四个季度间差距较小;其中居住与文教区最好,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最差。 3、交通噪声环境质量。2012年xx市交通噪声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4。3分贝.全市监测道路总长度21.270km,比上年增长12.859km,无超标路段。 二、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贯彻实施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噪声污染源头控制。为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声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2012年我局严格“三同时”验收管理,严把项目准入关,杜绝新建项

3、目噪声扰民. (二)加强巡查,严格执法,深化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2012年,我局对工业企业的重点噪声排放源单位,加强执法检查力度,确保重点排放源噪声排放达标。一是贯彻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查处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超标扰民行为。二是实行夜间建筑施工作业审批制度,在城市市区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对于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而进行夜间建筑施工作业的,必须具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许可证明。三是加大对噪声污染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对恶意排放噪声,严重扰民的企业实施顶格处罚,并严格依法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做到应收尽收。 (三)强化部门协调联

4、动,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2012年,为确保中、高考期间考生拥有一个安静、良好的考试环境,由政府发布禁噪公告,环保部门与公安、城管、工商、教育、文化等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敏感点工业企业、城市建筑施工工地、XX县区娱乐场所等噪声源敏感区域进行24小时检查、巡视;督促噪声排放单位和个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防止噪声污染;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行为,从速处理。有力地保证了中、高考的顺利进行,得到考生的普遍赞赏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环境管理和监测机构情况 我市环境噪声管理和监测机构包括工业污染防治科、市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和市环境监测站。其中,工

5、业污染防治科科室人员2名,负责统筹全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市环境监察执法大队,人员数量5名,负责噪声污染源日常巡查、环境噪声违法行为调查处理、噪声扰民投诉受理、噪声污染纠纷排解等工作;市环境监测站,专职人员3名,负责声环境质量监测、噪声污染源常规监测、发布有关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等工作. 四、噪声扰民投诉情况 2012年,我局共接到环境投诉280件,其中有166件噪声投诉,占环境污染投诉59。其中社会生活噪声比例较大,共94件,交通噪声22件,施工噪声44件,工业噪声6件.对于投诉,我们及时受理,及时处理,及时回复,投诉处理率、办结率达100%。 五、环境噪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中心城市迅速发展,房地产业也趋于繁荣,产生的建筑噪声影响较大,加上多数建筑工艺要求连续施工产生了大量的噪声。随着xx区改造力度加大,搬迁人数较多,装修噪声、夜间燃放鞭炮噪声也就接踵而来。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扰民现象时有发生。 2、环境噪声立法不健全,执法难度大。目前,涉及噪声污染管理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治安处罚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对XX县区噪声的监督管理不仅有环境保护部门,还有公安、建设等部门,而且对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不是很明确,法律的口子开的过大,执法中存在着机械和疏漏,对很多噪声的种类界定不够明确。所以在噪声执法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执法难度大,依据不够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