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767312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4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一一年四月前 言- 1 -1区域概况- 1 -1.1地理位置- 1 -1.2 地形地貌- 1 -1.3 气象水文- 2 -1.4 水资源- 2 -1.5 行政区划与土地利用- 3 -1.6 人口- 3 -1.7 社会经济- 3 -2水利发展现状及形势- 5 -2.1 水利发展现状- 5 -2.2 “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成就- 7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2.4 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8 -2.5 “十二五”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1 -2.6 水利发展有利条件- 22 -3规划总则- 25 -3.1 指导思想- 25 -3.2 基本原则- 26

2、 -3.3规划期限- 27 -3.4规划范围- 27 -3.5规划依据- 28 -3.6总体思路- 29 -3.7主要发展目标- 29 -4规划任务- 34 -4.1水利基础能力建设- 34 -4.2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35 -4.3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37 -4.4民生保障能力建设- 38 -4.5水土环境承载能力建设- 39 -4.6节水能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 40 -4.7水利管理能力建设- 45 -5 水利体制改革- 47 -5.1 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47 -5.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47 -5.3 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改革- 48 -5.4 水利工程水价改革- 49 -

3、5.5 农村水利体制改革- 49 -6投资估算- 51 -6.1 分类投资- 51 -6.2 分年度投资- 51 -7保障措施- 53 -7.1 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分类指导- 53 -7.2提升政府职能,加强行业监管- 53 -7.3 加快前期工作,确保投资需求- 54 -7.4 强化管理责任,健全协商机制- 55 -7.5 认真组织实施,推进公众参与- 55 -7.6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队伍建设- 56 - 56 -前 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事关防洪安全、供水

4、安全、农业和粮食生产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四海目标”、“三大定位”总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海洋海岛开发开放、建设舟山群岛新区的奋进时期,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稳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与此相比,舟山市水利建设和发展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局部区域的防洪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水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和水污染仍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水利发展的体制性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属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专项规

5、划,是指导水利发展和改革、确定水利重大工程布局和建设安排的重要规划依据。科学编制我市的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妥善应对发展阶段新挑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新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舟山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舟山市水利围垦局立足于水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和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央与省、市的水利工作方针和“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突出“转型、创新、和谐、惠民、绿色

6、”的发展理念,广泛调研,认真评估总结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系统分析水利发展现状和问题,从促进我市水利发展和履行政府职能,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职能出发,按照轻重缓急,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水利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方向模式、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并注意与有关专业规划的有机衔接,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1区域概况1.1地理位置舟山市是我国新兴的海岛港口旅游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东北部,长江口东南,钱塘江、甬江的入海交汇处,杭州湾外缘东海海域。介于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之间,东西长182km,南北宽169km

7、。区域总面积2.22万km2,其中岛屿陆域面积1256.9km2。市内陆域由1390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2444km,其中水深15m以上的岸线长度为200.7km,水深20m以上的岸线长度为103.7km。区内最大岛屿是舟山岛,东西长44km,南北宽18km,总面积502.65km2,其中陆域面积476.17km2占全市的37.9%,为我国第四大岛。随着“长三角”经济整合、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逐步推进,先行先试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我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进一步突现。1.2 地形地貌舟山群岛地质构造属闽浙隆起地带的东北端,是浙江境内天台山脉向

8、东北方向延伸入海的出露部分,为海岛丘陵地貌。全市岛屿呈西南东北走向,南部大岛较多,海拔较高,排列密集;北部小岛为主,地势渐低,分布稀散。岛上丘陵起伏,一般大岛中央绵亘山脊或分水岭,滨海围涂造田,呈小块平原。沿海有面积众多的滩涂和盐地,群岛海岸线蜿蜒曲折。全市最高峰为桃花岛对峙山,海拔544.4m;其次是舟山岛的黄杨尖,海拔503.6m,其余一般在200400m 之间。1.3 气象水文舟山市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与相似纬度的内陆市县相比,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夏温差较小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5.516.7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1

9、(1966年8月6日),极端最低气温-7.9(1981年1月31日)。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980.71355.2mm,并呈由西向东和以本岛为中心向周边岛屿递减的趋势。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08.71446.2mm,陆面蒸发量670.8774.4mm。历年47月上旬的春雨、梅雨和9月的台风雨,降水量占全年的大多数。常年多大风是海岛气候的又一特点。主要受冬季冷空气,春季低气压影响,春季多海雾,夏秋多台风,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有110天,79月受台风影响,瞬时最大风力可达1112级或12级以上,最大风速达40m/s以上。冬季少冰雪,历年平均无霜期296天,日照多。1.4 水资源舟山市与大陆分隔,无过境

10、客水,山低源短,水资源全靠降水补给;岛屿分散造成地面径流差异大,水系很不发达,河流小且源短,多为季节性间歇河流,兼有农田灌溉渠系之功用。根据全市19562000 年水资源总量系列统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9165 亿m3。水资源总量最丰年份是最枯年份的6 倍,而全市最丰年与最枯年降雨量之比为2.61 倍,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变化较降雨更为不均匀。在19562000 年间,水资源总量大于均值的年份为19 年,小于均值的年份为26 年,枯水年份多于丰水年份。空间分布上,产流模数舟山岛中西部为高值区并向四周递减,总体上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定海区产水模数63.2 万m3/Km2,而嵊泗县产水模数仅为29

11、.2 万m3/Km2,不足定海区的二分之一。舟山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707m3,有只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是个缺水的海岛。由于岛屿分散,造成地面径流差异大,河流小,山低源短,降雨径流大部分排泄入海,截流条件差,岛上缺乏建造大中型水库的条件。1.5 行政区划与土地利用舟山市辖2区、2县,即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共设11个街道、21个镇和11个乡,2009年全市耕地面积39.37万亩。1.6 人口根据2010舟山统计年鉴,2009年全市年末总人口为96.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67万人,非农业人口36.10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各产业发展,外来人口逐步增加,全市人口的集居程度

12、将越来越高。1.7 社会经济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3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52.24亿元,增长0.66%;第二产业242.66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240.34亿元,增长9.93%。三次产业结构为9.845.344.9。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55311元。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出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海洋经济增加值358亿元,增长11.8%;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为67.2%。2009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39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总产值12.45亿元,增长76.1%;渔业总产值89.94亿元,增长4.

13、3%。全市工业以船舶修造业、水产品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为支柱,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006.29亿元,增长20.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0.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8.56%。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7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78亿元,增长11.6%。2水利发展现状及形势2.1 水利发展现状长期以来,舟山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的水利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将水利摆在突出位置,根据舟山市实际,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工程建设,加强水利管理,全市水利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近10多年以来,舟山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千里标准海塘”、“千万

14、亩十亿方”、“千库保安”、“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百万亩微喷灌”、“强塘固房”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批水库、山塘、海塘、水闸、河道堤防完成了除险加固,渔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超额完成阶段任务,农业生产和节水灌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同时“大陆引水应急工程”、部分经济大岛“岛际引水”工程、一批“滩涂围垦”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的建设完成,“大陆引水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实现了我市水利建设的重大跨越。全市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得到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灌排条件、农村饮水条件和水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水利管理和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形成了以蓄供水、防灾减灾、围

15、海造田和农田水利为主体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水库、山塘工程。全市共建成水库及山塘1195座,总蓄水库容14565万m3,其中中型水库1座,蓄水库容1307万m3;小(一)型水库32座,总蓄水库容6776万m3,小(二)型水库177座,总蓄水库容4939万m3,10万方以下山塘985座,总蓄水库容1543万m3。大陆引水工程。建成大陆引水应急工程输水管道1条,管径1000mm,管线全长66.8km,其中陆上管道长30.44km,海底管道长36.36km,建成里溪渡、岚山和马目3座引水泵站,设计引水流量1m3/s,年引水能力达2000万m3。岛际引水工程。全市共建成舟山本岛岱山岛引水工程(引水流量0.2m3/s)、岱山岛长涂岛引水工程(引水流量0.1m3/s)、舟山本岛普陀山引水一期工程(引水流量0.075m3/s)、舟山本岛登步岛桃花岛蚂蚁岛引水工程(引水流量0.174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