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与垄断竞争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66585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垄断与垄断竞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垄断与垄断竞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垄断与垄断竞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垄断与垄断竞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垄断与垄断竞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垄断与垄断竞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垄断与垄断竞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垄断与垄断竞争垄断与垄断竞争 关于垄断问题的讨论 近年,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就是否应当以及怎样改革我国传统的电信垄断体制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在美国,围绕微软(Microsoft)捆绑销售(Bundling Sale)浏览器是否属于利用垄断地位进行 不公平竞争问题发生的一场被媒体称为世纪诉讼”的官司,也引起美国国内外广泛关注。 为什么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下公共政策需要特别针对垄断采取应对措施? 上述两方面问题是否具有不同的实质性内涵?如有,是什么?垄断来源和分类(1) 以竞争程度作为分类标准,垄断是与完全竞争完全相反的市场结构:一个厂商成为整个市场的供 给方。 观察发现,不同市场实际存在的垄断局面是

2、由不同原因造成的。 第一,规模经济派生的垄断。这是经济学经典理论讨论分析比较多的垄断类型。回顾规模经济概念:随着产出数量扩大平均成本下降这样一种数量和成本关系。一定技术条件下,一个厂商U形平均成本在达到市场有 效规模之前可能一直处于下降阶段,那么在这个市场上让一个厂商提供所有供给可能成本最低即最有效率, 而更多厂商同时进行生产则缺乏效率。因而规模经济因素可能导致出现一个市场上仅有一个或很少几个厂商 垄断或半垄断情况。例如,如果两家公司在一个城市的每街道上同时架设电线:其中一家把电力输送到一家 用户,另一家则负责隔壁用户的电力输送, 这显然缺乏效率。因而,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单独一个厂商通常是提供

3、电话、水和燃气等公共服务最有效的方式。垄断来源和分类(2)理解自然垄断应当注意它是相对于“一定技术条件”而言的:如果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垄断格局 也会随之改变,原先自然垄断也不再自然。 当代电信技术/产业变革提供了一个自然垄断由于技术革命而不再自然的故事。在传统固话通讯技术条件下, 建立固话通讯网络一次性投资很高,市场容量相对比较低,因而一个网络运营厂商平均成本有可能在达到市 场有效规模之前处于下降阶段,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然而,这一局面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一是新的光缆纤维材料对传统金属传导材料替代,大大降低了单位通讯能力的材料成本。二是在成本降低基 础上价格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极

4、大刺激了通讯市场消费需求扩展,使得有效市场规模急速扩大。三是无线 通话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固话服务构成替代,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也对传统电信业务构成潜在替代。结果使传统 电信领域垄断局面受到冲击,各国开始改变电信业垄断体制和政策,探索如何为满足新技术革命和消费要求 的新的竞争性市场框架。 因而,自然垄断保持“自然”对于技术的条件性,是一个有待进行经验和理论研究的问题,并需要经济学 家和技术专家合作。垄断来源和分类(3) 第二,市场竞争产生的垄断。 这又分为与自然垄断不同的两类情况。一类情况是厂商通过研究开发,发明了某种新技术或新产 品,并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其它厂商不能生产同类产品,从而造成垄断地位

5、。例如,一家药 厂投巨资开发出了一种新药品,或者开发了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汽车,则可以通过专利保 证一段时期内其它厂商不能生产同类产品,从而造成垄断地位。经济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和创新, 而社会实行专利制度,正是为了给进行技术开发的厂商提供激励,使得它们从自身利益角度也会 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而垄断则是保证这一激励机制有效的一个制度环节。专利保护通常有 时期限制,超过这一时限专利就会失效,阻碍其它厂商进入因素不再发生作用。垄断来源和分类( 4) 二是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 当一种产品对于给定占有者和消费者 的价值或效用与这一产品其他使用者数量显著正相关时,经济学家认

6、为存在网络效应 (Network Effects)。 很多传统产品没有网络效应或网络效应很弱。例如,到麦当劳吃便餐,用餐人数与你的效用反而 成反比;名牌衬衫也没有网络效应。有的产业或产品则不同。例如计算机应用软件产品具有很强 的网络效应。微软操作系统使用人数达到一定临界点后,人们发现使用它具有更大的便利,并且 使用微软产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更高价值,结果有更多人使用这类软件;而随着使用人数增加, 上述吸引更多人数的效果更加显著和有力。这一已有使用者人数与新的使用者之间的互相支持的 正反馈作用,导致微软在视窗操作系统市场的近乎垄断局面。微软的崛起应当是现代信息产业中 网络效应导致垄断的经典案例垄断

7、的来源和分类(5)网络效应原因之一是集体转变成本(Collective Switching Costs )。它指当大众消费者习惯了某种 技术产品后,转而采用新技术(即便是更好的新技术)需要支付与过去学习和习惯相联系的成本。有人对网络效应提出了数量估计的粗略法则,Ethernet发明人以他名字提出Metcalfes Law: 个网络的价值量与它的使用人数平反成正比。虽然这不是严格规律而只是一个粗略规则(A rule of thumb) ,但它对理解网络效应特点确有启示作用。如果某个网络共有N个使用者,并且该网络对于每个使用者的价值与其他使用者人数成比例(实 际上不完全是线性关系),那末,整个网络

8、即所有使用者的价值必然与(N X N - 1) = N2- N成 比例。而当N很大时,N2 _ N略等于N2。假定每个网络使用者对于其他使用者的价值为1元,当 只有10个使用者时,网络总共价值是 100元; 100个使用者时,网络总共价值是 1万元; 1万个使 用者时,网络总共价值是 1亿元。垄断的来源和分类(6) 与传统行业在供给方面表现出来的平均成本降低带来的规模经济有所不同,网络效应是需求方面的规模经济 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基于供给方面的规模经济通常在它的产出数量达到市场有效需求规模之前就会完结, 但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则可能由于上面讨论的成本结构第一个特点,有效规模存在极

9、大的 弹性。 例如,1998 年微软市场价值 2000 多亿美元,这不是建立在研发软件产品成本基础上的。虽然软件生产业本身 在供给方面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如一定程度上增加雇佣编写程序人员会节约产品的平均成本), 问题在于软件产品的研发成本相对于微软曾经具有的天文数字的市场价值而言几乎微不足道。据计算机专家 说,有几种操作系统在功能上与微软视窗系统可有一比甚至更加优越,但其市值与微软不可同日而语,说明 微软视窗系统市场控制能力建立在需求方面的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规模经济因素上,而不是平均成本降低带 来的供给方面规模经济方面。越来越多消费者使用微软视窗系统“正是因为它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且变成

10、了 事实上产品行业标准。 但这不是说,微软拥有永久性霸权,微软本身是在创造新网络中崛起的,新技术和新的更大网络出现的可能 性,将永远提醒即便象盖茨先生这样的巨头“在睡梦中也最好睁开一只眼睛(微软危机到来永远只有18个 月)。垄断的来源和分类(7) 第三,行政权力确立的垄断。 利用国家权力确立垄断局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例如,我国古代时期,对盐和铁这两项基本生活和生产资 料进行垄断经营的历史。行政垄断在国外同样是古已有之。例如, 17世纪英国政府授予东印度公司与印度进 行贸易的垄断权。 行政垄断在传统计划体制经济中达到极致。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行政垄断范围不仅包括邮政、电话、供电、 煤气、供水等等

11、公共服务行业,涵盖军火,运输,能源这类关系国计民生行业,囊括酒、烟草、盐这类收入 弹性小赢利水平高的行业,甚至延伸到包括钢铁,纺织品,劳动力市场,粮食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流通等等绝 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行业。 改革以来垄断范围在不断缩小,特别是近年改革行政垄断力度加大。然而,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暂时出现垄断 范围扩大情况。例如,98粮政通过制订“粮食收购条例试图在80年代初期以来形成的双轨制粮食流通市场上 重新确立对收购环节的国有垄断体制。 我国电信改革与微软案例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对象背景是行政性垄断,事实表明,不必要的行政性垄断既不合效率原则,也不合公平原则,应加快改革。垄断厂商的产量决定和效率

12、评价(1) 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市场需求曲线是垄断厂商需求曲线,供给数量即垄断厂商生产数量,这一决策环 境改变派生出与完全竞争厂商具有本质差别的决策原则。 市场需求曲线向下方倾斜,因而,垄断厂商面临的下行的需求曲线,所以它增加销售产品带来的边际收益是 下降的,也就是说垄断厂商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收益曲线。这与我们分析行业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关系 时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垄断厂商的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2)垄断厂商与竞争厂商决策原则方针相同的:只要提高边际产量导致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MRMC)它就会提高产 量,因为两者正差值n为利润,所以均衡原则亦是MR=MC。但均衡结果不同。 右图中垄断厂

13、商最优的产出价格组合是Q /P :低于Q产出水平上,MR大于MC,增加产出能增加利润;高于Q产出水m mmm平上,MR小于MC,增加产出会减少利润。均衡产出数量为。需求曲线映射的均衡价格为5。mm 垄断厂商总收益为P XQ,即P AQ 0面积。总成本是平均成本与Q乘积,即BCQ0面积。总利润为P ACB面积。m mm mmthm垄断厂商的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3) 对垄断厂商的基本评价是,与它利润最大化对应的均衡产量小于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量水平。为了更清楚 说明这一点,假设MC是平行线,并且没有固定成本,因而MC与AC重叠。这时垄断厂商均衡产量为Qm,而 完全竞争条件下产量是Qc。两相比较,较

14、低产量给社会造成了ABC表示的净福利损失。垄断厂商的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4)不仅有ABC表示的社会净损失,长方形P ABP的部分可能亦发生损失。这部分是垄断厂商的经 c济利润。如果进入是自由的,竞争是公开的,那么这一部分会趋于零。很显然,获得经济利润的 厂商不愿意看到这一点。事实上,一个理性的垄断厂商愿意支付P ABP的一部分给有能力保持其 c垄断地位的势力。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说服政府,通过立法和其它行政力量来保持其垄断地位。例 女口,国外厂商会雇佣公关部门(说客)Lobby政府高层和议员。这种行为被经济学家称作寻租行 为( Rent-seeking )。 正是由于垄断厂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潜在

15、具有的这种不一致性,因而,明智的公共政策应当对 于垄断行为加以限制而不是鼓励;明智的公众舆论有理由对于在民族利益”或”国家利益”名义下 呼吁垄断的理论和动议保持警觉。买方垄断(1):概念和分析思路 上面对市场势力的讨论集中在供给方即卖方。买方也会有垄断:买方垄断指一个市场上只有单一购买者的情 况。买方垄断条件下,均衡产消量也会不同与竞争市场的情况,并会发生相应的福利影响。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引入若干概念:边际支出,平均支出,边际价值。前面已经涉及这些概念内涵, 这里需要重新定义并做新运用。 消费行为分析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切点给出了均衡消费数量,含义是对产品相对重 要

16、性的评价(MRS)等于相对价格。对于厂商数量选择行为分析的基本结论是:MC=MR。现在我们把注意 力集中在一种商品情况,这时买方采用与厂商类似的规则来进行数量选择:边际支出等于边际价值。其中, 边际支出是临界点上为得到一个新增产品支付的货币量,而边际价值则是对该商品相对重要性或效用的评 价。无论在什么市场下,边际价值线总是下降的(由MRTS递减规律决定)。然而,边际支出取决于市场结 构:在竞争性市场下,竞争买方购买商品面临一个不变价格,因而边际支出不变并等于平均支出,在买方垄 断市场下,平均支出即市场价格是数量的函数(供给曲线决定),因而不断变化。AE不断变化构成分析买 方垄断的关键。买方垄断(2):竞争性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