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九年级数学调考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665646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九年级数学调考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九年级数学调考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九年级数学调考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九年级数学调考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九年级数学调考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九年级数学调考试卷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九年级数学调考试卷分2014年3月份九年级第一次调考结束,本次试卷共分为三大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总分120分。其中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解答题共10小题,75分。根据县教研室的要求,本人从学校九年级数学试卷中随机抽取60份,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一、抽样试卷统计情况表一:抽样试卷总体成绩统计表(抽样试卷60份)卷面总分实得分人平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及格率红分人数高分率低分率7200390665.111792338.3%610%36.7%表二:各题得分情况统计表(抽样试卷60份)题型选择题填空题题号123456789

2、101112131415卷面赋分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80实得分168165162174144991291201081531171381478445得分率93391790096680550701667600850650711817467250题型解答题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卷面赋分300300360360420480360540540840实得分196132140142318188133786628得分率%6534446739475739136914512234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初中

3、教材内容为基本素材,体现了课标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努力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全面考察了初中数学知识点,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贴近生活、突出运用。从表一反映的数据可以看出,试题的难度为中等偏难,及格率较低,只有38.3,高分率10,低分较多。 从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大题选择题难度较小,得分率为80.4%。第二大题填空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基础,但注重了实际,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得分率在49.3%,错误出现得较多的是第14、15小题。第14题,学生没有搞清扇形与圆锥之间的联系,因而不能求

4、出半径。第15题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关系不能全面理解来进行分类讨论,学生没有认真分析题意,看不出整个题的前后联系,同时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平时老师讲过的知识没有掌握,而成为填空题失分最多的一题。第一、二大题体现了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有利于选拔尖子学生,安排很合理。 第16、17、18题仍体现了本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得到较适宜分数的要求得到了落实。第16题是解分式方程,一部分学生与分式的计算混淆,还有些学生计算错误,或者没验算。得分率为65.3%。17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工效问题的应用题,然而很多同学不知如何安排整理的人员,因而失分也较多,此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

5、活,同时又为生活实际应有服务。第18题虽然是一个证明全等的证明题,但同时考察了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相对于后面几题做得较好。 第19题是一道函数与几何相结合的题目,综合性较强,有的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看题不仔细,缺乏灵活性。大部分同学只做出第一小题,失分较多,失分说明基础知识还不牢靠。 第20题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体育中考这一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考察学生,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这一大题得分率较高,为75.7%。其中错误较多的就是第一小问求成绩的平均数,有些同学特别是有些是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求得分的平均数,没有很好读题目。21小题考查了概率与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同学第一小

6、问做得较好,第二小问是一个开放型的题目,做对的人只有15人,说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通过此题说明对于数学知识,除了掌握其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 解答题22题是解直角三角形,此题并不难,但学生得分率还是不高,有一部分同学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不知如何下手,还有些同学因粗心计算失误。23题是几何题,第一问有部分同学能做出来,但第二问只有6人做出来,说明学生缺乏运用知识的灵活性。24题是函数应用题,共9分,全对的只有7人,学生做得较差。此题是一个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重在考查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智力的考查,能力的展现。所以学生仍感觉难度较大,从学生的答题

7、情况来看,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缺乏条理性。第25题是一道动态问题的题目,此题有很大难度,第3小问需要分类讨论,没有一个学生全对,第四小问全校没一人做对,学生没读懂题意,不知道D点运动路线怎样,更不说求路线长。此题满分14分,得10分的只有一人,8分2人,很少有人动手做。由于此题综合性强,且给予学生有较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三、试卷评价 浏览此卷,很多题目的综合性非常强,考察了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运用知识的灵活性,如18题是全等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结合,19题是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与几何知识的结合,21题是概率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结合,22题是三角函数与勾股定理的结合,23题是圆与

8、相似的结合,25题是函数、旋转、相似、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平行四边形的结合等等,学生想得高分很难。此次试题反映了新课改的要求,解答此卷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用数学的过程,又是学生展示能力和实力的过程。读死书,搞题海战术者会觉得力不从心,活学活用者会感到得心应手,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试题坚持以新课标和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如1到16小题;同时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如第17、20、22、24题,丰富了考生的知识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区别度。 本人认为此次调研试卷中有些地方有待探讨:如第20题第

9、一小问:“现从中随机抽取数10名男生测试成绩(单位:分), 然后求这10名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的平均数”。由于括号里面加了个“分”,反而误导了很多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算成得分的平均成绩,造成失误。第24题“某品牌汽车厂为其销售公司包火车皮运输汽车。其中包火车皮的费用为15000元”,意思不很明确,很多同学没有理解题目意思,因而放弃做此题。第25题面向优等生,但也要兼顾中等生,第一小问应稍微出容易点,让中等生能完成一至两小问,使优等生与中等生、中等生与较差学生有个区分度。四、下段复习重点: 这次调研考试中学生显现出四大问题:1基本概念不清,2运算能力较差,3审题不清,4做题不规范,5.分类讨论题掌

10、握较差。综合学生这一情况,我们下段教学重点为: (1)加强协作备课,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加强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提问和检测,把基础知识的掌握落实在每一节课、每一天。 (2)在今后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落实,分层推进,让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3)注重对学生读题、审题习惯的引导和培养。重点抓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信息,并能把综合性的问题逐步分解,逐步解决。培养学生读题的严谨性,思考的积极性,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规范的书面表达,严密数学语言表述,努力实现课标的基本要求。 (5)精选范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方法、总结规律,多做变式练习题来矫正巩固,使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引导学生多想问题,寻找突破口,抓住关键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数学思想的应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做到思路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