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7664675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叔叔于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的叔叔于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的叔叔于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的叔叔于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的叔叔于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叔叔于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叔叔于勒.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丑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4、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 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个性化描写及对比手法刻画人物。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锻炼创造性思维。情感目标:认识19世纪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摒弃虚荣心,提高道德观念。【教学重点】1、理解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运用对比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教学难点】1、对小说主人公的判断。2、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2、,主题的分析。【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利用名言导入: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两段精彩的论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答:纯粹的金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

3、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二、导学导读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P168)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2、检查复习文学常识填空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3、学习字词:学生注音、释义,教师讲评。 给加点的字注音:

4、拮据ji j 阔绰:chu 栈桥zhn 煞白sh 撬开qio 诧异ch 牡蛎m l 褴褛ln l 解释下列词语: 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栈桥: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和装卸货物用。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撬开:用棍棒后刀、锥等的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另一头,使缝隙增大。 诧异:惊讶,觉得十分奇怪。 牡蛎:一种软体动物,又叫蚝,肉鲜味美,可食用。 褴褛:衣服破烂不堪。 张皇:惊慌,慌张。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三、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

5、画并疏解疑难字词。 准备复述故事。2、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梗概。3、师生共同点评。我小的时候,家住勒阿弗尔,生活拮据,只能勉强糊口。我的父亲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回来,但也挣不了多少钱。我还有两个姐姐。但在每个星期日,我们都要到栈桥上去散步,父亲总是。原来我的叔叔叫于勒,是家中的祸害,品行不好。后来他被打发到美洲,却成为了我们家唯一的希望。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收到了于勒叔叔的来信,于勒叔叔诚恳地表示一发财就会回来。所以,这封信成了我们全家的福音书。父亲母亲也一直期盼着于勒叔叔发了财后回来。后来,有一个公务员看上了我的二姐,并且在看过了于勒叔叔的来信后决定和我姐姐订婚。于是,父母决定在婚礼后,全家一起到泽西

6、岛去作一次小小的旅游。可是,巧的是在去泽西岛的船上,我们一家遇见了已经苍老的于勒叔叔。她穿得破破烂烂,而且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现在只能在船上靠卖牡蛎维持生计。向船长了解过一些情况后,父母对于勒叔叔的态度有一次发生了变化,他们担心于勒叔叔又拖累我们。为了避免在遇见于勒叔叔,我们只能换了另一条船回来。从此以后就再没见到过于勒叔叔了。4、分段提示:可以按照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赞”、“见”、“躲”,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讨论明确:第一部分开端:(14),盼于勒(在海边栈桥上等待) 第二部分发展:(519),赞于勒。 第三部分高潮:(2047),见于勒。(买牡蛎)(在海船上相遇)第四

7、部分结局:(4849),躲于勒。(乘另一艘船) 四、布置作业:练习六。 第二课时一、承前导入 二、关于“我”的家境。1、提问“我”家的境况如何?2、在学生概括、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讲析并择要板书。 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我”的家境。“并不是”、“刚刚够”、“有两个姐姐”,概括写家境“拮据”。第二段用几件虽显琐细却很具代表性的小事,把家境的“拮据”具体化了。 样样都要节省(无一例外) 总 请吃不敢答应(以免回请) 拮 买货减价底货(拮据至极) 分 穷 长袍自己做的(无可奈何) 据 花边计较半天(爱慕虚荣) 3、全家人对于勒的态度是怎样的?三、四自然段,通过父亲“只要一看见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8、”,行动和语言两方面简练、生动的描绘,竭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永不变更”意味着父亲那句话已说过无数次了,极写盼望之情的强烈。四、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要这样焦急的盼望他归来?小说在此设下悬念。请大家速读课文,分析思考: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在“我”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在你(读者)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速读后,学生回答,教师讲评并择要板书。 1、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注意对比的手法): 当初于勒糟蹋钱:坏蛋、流氓、无赖(恐怖)第一封信,希望赔偿损失: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第二封信,发了财,一起过快活的日

9、子:(福音书)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船上巧遇,于勒成穷水手:这个小子,这个家伙,这个贼,那个讨饭的,那人,这个人,这个流氓。5、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切从金钱出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跟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是息息相关的,于勒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里,金钱决定一切,金钱被铜臭所遮蔽,注定了他那悲惨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骨肉亲情也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2、在“我”心目中于勒是个:与菲利普夫妇认出于勒后的“恐怖”、“愤怒”相比,“我”的同情,体现出青年人的善良、纯真。3、在你(读者)心目中于勒是个: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

10、。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作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跟讨饭差不多,他又重新成为哥哥、嫂子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于勒成为穷水手,不外乎挥霍无度或竞争失败,既出乎人们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从小“行为不正,糟蹋钱”,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很容易挥霍浪费、入不敷出;而竞争失败,也是资本主义社

11、会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意,老年时沦落。4、迁移:你能举出其他名著中这种亲情中的金钱关系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两部都是法国名著,所体现的都是父女关系是金钱关系。课文中反映了兄弟、夫妻(两个女儿嫁不出去,因为贫穷、嫁妆少)是金钱关系,上两部反映了父女之间是金钱关系(也包括夫妻、叔侄关系),这说明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堕落时期金钱腐蚀了人间亲情。5、这篇小说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哪种描写?(神态、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其中最突出最成功的是用了哪种描写?(心理描写)课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等描写揭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性格。七、衔接:同学们,你对金

12、钱有着怎样的思考?你生活的周围有关类似的事例吗?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积极、健康、畅所欲言)八、拓展:像菲利普夫人那样唯利是图的人还有很多,但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更多的“视金钱如粪土”的人,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人吗?A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b雷锋(节省钱把全部积蓄支援灾区)三、 作业:完成练习一。 第三课时 一、回顾导入:简要回顾上课时内容。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1、齐读20段,并用波浪线画出有关景色描写的语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提问:此句烘托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欢乐的心情。景色静谧,色泽美丽。齐读47段,并用波浪线画出有关景色描写的语句,提问:此句烘托

13、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三、研读课文精彩片段,分析人物性格1、 2124段,插写菲利普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女儿、女婿吃牡蛎的情节。这看来好象与情节主线无关,但不知不觉中却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因为正是父亲请吃牡蛎,才有可能进一步认清、认出水手。母亲的话说得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有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实际是什么?是既顾全面子,又节省开支。 2、指定五位学生分角色朗读2547段;角色:叙述者(我);父亲;母亲;船长;于勒。其他同学圈出写菲利普夫妇语言、动作、神情等的语句,仔细揣摩体会。 3、 教师讲析并

14、板书: (1)这几段的情节可概括为这样一个过程:猜疑肯定恐怖愤怒躲避 (2) 关于菲利普: “突然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心理骤然紧张,想躲开穷水手的眼睛,怕于勒认出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怕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多年的美梦破灭了,心中充满了恐惧,怕穷弟弟又成为他的负担,而这一切给他的打击确是太突然、太沉重了。“他低声”对妻子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么像于勒?”虽“像”但仅仅是猜疑,还没有确定“是”于勒,但菲利普夫妇已经被吓得失魂落魄了。 结结巴巴,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不安,神色十分苍白,两眼跟寻常不

15、一样内心的极度恐慌。(这说明菲利普盼于勒回来完全为钱)小结:动作、语言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我们看到菲利普是个虚伪、势利、自私、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势利者。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惟利是图、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3) 关于菲利普之妻克拉丽丝: 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虽然母亲听到了那个穷水手就是于勒的消息,但发财梦使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二是“吞吞吐吐”地责怪丈夫“胡说八道”。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仍存一线希望,所以叫丈夫再去向船长打听。母亲突然暴露起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