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65953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2023-7-16 11:17魏奋桓【摘 要】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开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同大企业比拟,中小企业的总体竞争能力较弱,尤其是人才流失问题比大企业更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稳步开展。在提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根底上,对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对策自从参加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额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中小企业的力量不容无视,但是,在其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最突出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本来吸引人才竞争力就较弱,随着我国市场经

2、济的迅速开展,还出现人才不断流失现象。人才是企业开展的关键,中小企业只有妥善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才能最终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开展。1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与鼓励 、控制与调整、开发等。中小企业由于具有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决策较快、员工数量较少等特点,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具有与大企业不同的特点。1.1 中小企业拥有灵活的用人机制产权明晰几乎是所有中小企业的共同特征,这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决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受到的政府干预较少。中小企业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用人的原那么。中小企业普遍具有灵活的薪酬制度,能真正根据员工对企业

3、的奉献大小决定薪酬的发放标准,员工除了获得规定的物质性福利以外,还经常获得一些非物质性的福利。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应聘者提供一些职位的待遇和赋予他们决策管理的权力来吸引他们。1.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普遍比拟频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进出的频率相比大企业而言要高,人才流失的可能性也比大企业要大。因为,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工作压力比大企业大,工作的强度也较大,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经常进行超强度的工作,如果报酬待遇或个人的开展时机不像预期的那样好,他们很容易就从企业流出。由于这些人不仅有特长,而且还有管理经验,他们从企业流出,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机密,带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损失

4、,还会增加企业人力的重置本钱,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的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因此,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不要对人才的流动存在恐惧感;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企业关键人才的管理和鼓励力度,防止人力资源流失对企业造成过多的损失。1.3 选择适宜的人才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所谓适宜的人才,就是最能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能够满足其追求工作的动机,而且认同现有的企业文化,能在团队运作下与人合作。中小企业在用人上不要好高鹜远,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企业抽出巨额的资金进行人才的储藏,企业需要的是能迅速胜任工作岗位,并能忠诚工作的员工。因此,中小企业不要追

5、求天才,只有“适才才会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2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2.1 企业规模小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大企业,而且,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不管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中小企业开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大企业的风险。有些中小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参与竞争,在招聘时不得不实施高薪承诺,一旦市场形势风云突变,各种承诺又难以兑现,使引进的人才有一种受骗的感觉,结合其它一些原因,往往很难留住人才。2.2 开展思路不清晰,带来人才规划上的左右摇摆由于大局部中小企业长期以来是在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走的是

6、一条拾遗补缺的滚动开展道路,产品和产量不能形成系列和规模,由此而造成企业的开展思路不清晰,在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长远的开展规划,带来了人才规划上无所适从,难以在日常工作中确保人才的合理引进和使用。同时,中小企业缺乏创新,创新能力差也是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因为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的开展,这势必造成人才流失。2.3 落后的人才观念,随意选拔与配置人才1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或招聘者心理上往往有一种“施舍者或“权威者的优越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公司现状远未具备与同行进行人才竞争的能力,使人才得不到被尊重的感觉。2是不管招聘什么岗位,一概要

7、求本科学历和几年以上工作经验,似乎优秀人才就是学历加一段工作经历,要知道人的才能不一定与时间和所读的学历成正比,实际上有的时候也是把一大批优秀人才让给了竞争对手。3中小企业大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机制,对人才的配置与选拔上存在随意性,没有到达人才的优化组合,尤其是家族式企业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模糊地人员配置,随意地选拔,在员工中造成了不公平的工作环境,导致人才流失。2.4 无视员工培训和人才自身事业的开展中小企业大多处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往往无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事业开展,对人才要求得多,给予得少。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为节省开支,培训预算是最容易被削减的。因为对于管理者来讲,培训不可能在短期内

8、取得成效,而当受训者离开本企业时,培训投资会付诸东流。实际上,员工希望在其职业生涯中获得最大可能的成果,在努力寻找着提高其职业水平的最正确途径。假设员工能在企业里完成其不断开展的目标,那么他会留下来继续开展,反之那么会选择离开。另外,有些中小企业把人才看作成企业的本钱或赚钱的机器,有时还对人才提出不合理要求,如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等,而不知员工是一种有人性的再生资源,这种无视必然造成人才的流失。3 应对人才流失的策略3.1 环境留人,营造积极向上的用人环境1应树立人本管理思想。企业中人才思变、思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常受到压抑,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抱负。人本管理的思想正是注重通

9、过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协调人际关系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经济效益。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和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来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使人获得更为全面的自由开展。2应做到以事就人,人尽其才。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人才,其管理模式为“以事就人,人为主,事为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好岗位职责界定和分工工作,对员工的素质要有全面的把握,使企业的开展与个人能力同步提高,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统一。海尔集团正是本着这一理念,充分开掘每个员工的优势与潜力,使得所有员工都能在企业中找到适宜自己的位置,这是海尔集团留住人才的法宝之一。3.2 制度留人,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

10、管理制度1建立科学的鼓励机制。科学有效的鼓励机制是撬动企业人才智慧和潜能的有力杠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活力。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要改变传统的偏重资历和“名气的评估,要将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相结合,鼓励创新意识和合作共进的态度。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实际条件,中小企业应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灵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底薪奖金的模式:“底薪可以与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统一,根本上差距不大,而“奖金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人才层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计量标准和评价方式。在完善多层次奖惩制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奖罚制度不可单一货币化,防止简单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要在职务提升、参与管理、精神嘉奖、给与培训

11、进修等方面有所侧重。2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人才培训是企业员工各种层面培训中关键的层面,一方面企业通过对人才的培训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人才的培训,使受训人获得知识的储藏与提升,感受到企业组织对其重视程度,激发“效忠和奉献意识。3.3 文化留人,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如果说鼓励机制是企业留住人才的硬件,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防止人才流失的软件。企业文化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中的每个人。1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在企业中大力推进团队精神,鼓励员工之间的开放与合作意识。要通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如各种有益的竞赛、参观考察、联谊会、集体郊游等,加强信息交流

12、增强组织凝聚力,使企业人才感受到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气氛,增强他们为企业奉献的主动意识。2应强化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不仅要对在职员工进行企业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经营理念的教育,而且还应严把招聘关,在人才招聘选拔上,注重选择那些能够很好领悟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的人员,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团队工作中起到润滑剂和加速剂的作用。4 结束语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开展力量之一,而人才优势是企业开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中小企业频繁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流失对企业造成代价很大,也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小企业必须在用人理念、制度标准化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熏陶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人才流失,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开展。【参考文献】1邓瑾轩.人力资源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3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3孙健敏.关于跳槽的“社会协同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3,(7).4叶军.忠诚雇员的经济意义和培养雇员忠诚度的对策J.南开管理评论,2023,(7).5张向前,黄种杰.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J经济管理,20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