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646183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口朱妙琴(浙江外国语学院理工学院化学系,浙江杭州310012)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危险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煤气,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一、实验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安全第一,实验第二!小心对待所有化学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验室内不能一个人做实验,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进行;2有毒有害化学品不得敞放,取用称量应在通风橱内进行;3保持良好的通风;4按照正规指南,

2、安全处理危险物品;5注意防火,有机实验室尽可能不用明火(酒精灯、打火机、火柴);6谨慎对待没有做过的反应和没有用过的化学品;7身体或精神状况不好的时候不要做实验。二、熟悉实验室常见无机和有机毒品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如HF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液溴(Br2)有毒,有很强腐蚀性和挥发性,市售时一般其上层用水封住,使用时用分液漏斗分层,现分现用;皮肤接触碘单质和吸入碘蒸气都是有害的(市售碘酒浓度一般为20/0);氯气和氟气是非常活泼的有毒气体。在实验及课堂教学中,应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室常见无机和有机毒品

3、。例如:1有毒气体:卤素、氢氰酸、氟化氢、溴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光气、氨、一氧化碳等。2无机药品:氰化物及氢氰酸、汞、黄磷、Cr、As、Cd、Pb、相关化合物。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3有机药品:烷基化试剂、苯胺及苯胺衍生物、芳香硝基化合物、生物碱等。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医学专用作用;三氟乙酸,液溴人眼会导致严重的灼伤!三、强调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防护1防毒(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2)使用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02、HC1、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3)苯、四氯化碳、禁药、硝基苯等

4、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4)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5)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6)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2防火(1)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2)禁药、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3)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4)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02或CCl4灭火器灭火。3防爆(1)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

5、;(2)氢、乙烯、乙炔、苯、乙醇、禁药、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3)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酮、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4)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5)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4防灼伤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避免与皮肤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四、熟

6、悉常见危险物品及安全操作(1)烷烃、醚类、醇类和丙酮等溶剂高度易燃,它们和很多氧化剂不能共存。(2)含氯溶剂和碱金属(锂、钠、钾)以及烷基金属试剂剧烈反应,不能用金属钠干燥二氯甲烷。(3)甲醇损害视神经,苯对造血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四氯化碳有很强的肝毒性,苯和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都已确认是致癌物。(4)硝基甲烷和其他硝基烷烃与强碱、液溴剧烈反应,使用时应特别注意。(5)金属氢化物:氢化钠和氢化钾一般分散为细小的粉末,市售时用矿物油包裹,如果一旦没有矿物油保护,就很危险;氢化锂铝,粉末很细,取用时必须戴口罩。使用过的称量纸和钢勺注意处理。反应后处理:方法很多,切忌加入大量水后处理。可

7、以采用加酸处理(对酸稳定物质):二异丁基氢化锂铝(DIBAL)或者后处理:酒石酸钠钾。(6)硼氢化钠(钾):对酸不稳定,产生硼烷!量大时淬灭反应要非常小心,冰浴下慢慢滴加饱和氯化铵溶液(稀盐酸)淬灭。氨基钠(钾)性质活泼,小心操作!(7)强Lewis酸和酰氯:AICI3、PCl3、PCls、BBr3等与水剧烈反应,处理时只能慢慢将其加入到水(碱液中),绝对不能将水加入到以上化合物中。草酰氯、二氯亚砜、三氯氧磷以及乙酰氯、苯甲酰氯等有机酸的酰氯,后处理操作同上。光气剧毒,可使用三光气替代。(8)实验室常见强氧化剂包括间氯过氧苯甲酸、过氧叔丁醇、双氧水、过氧乙酸、高锰酸钾。双氧水以及有机过氧酸是实验室常用化学品,易爆炸,反应完后可以加亚硫酸钠或者硫代硫酸钠淬灭,严禁直接干燥及蒸干双氧水!(9)腐蚀性刺激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氯化氧磷、浓过氧化氢、氢氟酸、冰乙酸和溴水等,取用时尽可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等。如药品瓶较大,搬运时必须一手托住瓶底,一手拿住瓶颈。(10)开启大12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