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64362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滥竽充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滥竽充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滥竽充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滥竽充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滥竽充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聋校语文第十五册滥竽充数第四课时 湖州市聋哑学校 徐学芬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知道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2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3结合自己的实际,说写体会。教学时间:第四课时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滥竽充数”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写写自己的体会。教学过程:一、复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两则,什么是寓言?之前我们学习了画蛇添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怎么来学习寓言故事?(让学生说并板书)二、新授昨天,我们读了滥竽充数,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方法继续学习滥竽充数。(一)读寓言师:滥竽充数讲的是谁?(板书:南郭先生)师:同是一个南郭先生

2、为什么齐宣王在位时,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而到了齐湣王时却偷偷地逃走了?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寓言?(指板书“读寓言”)生答:师:(分析)南郭先生混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原因是什么?(板书“混”)学生反馈:句子1: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用红色字体显示句子)句子2: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鱼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用红色字体显示句子)师:后来南郭先生怎么样了呢?(板书“逃”)师:他逃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学生反馈:句子:齐湣王的脾气与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吹给他听。(用蓝色字体显示

3、句子)而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师:谁来完整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同是一个南郭先生为什么齐宣王在位时,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而到了齐湣王时却偷偷地逃走了?(机动)(二)讲寓言,演寓言师:我们再来读寓言,女同学读齐宣王在位时的这部分,男同学读齐湣王在位时的这部分。师:读了寓言,接下去我们讲故事,(指板书“讲故事”)请同学们看图。(要求学生把每幅图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第三幅图让学生演一演。)(三)说寓意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同学们写的。(边读边让学生纠正错误的地方)师:学了这个寓言,你明白了什么?(指板书“说寓意”)(让回答好的同学上黑板写下来)(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师: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滥竽充数” 的事情 ,也有像南郭先生一样的人,学了这个寓言,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指板书“谈体会”)(说写)三、小结今天,我们用这个方法进一步学习了滥竽充数,读了 ,讲了 ,说了 ,并让学生写了 ,之前,我们学了海伦凯勒,写过 ,还学了第11课怎样写读书笔记,下面,我们仿照“熟能生巧读后感”,(出示这篇文章)选择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三、 作业以“*读后感”为题完成习作。板书:17 寓 言 两 则滥 竽 充 数 方法: 南郭先生 一、读寓言 混 二、讲故事 逃 三、说寓意 四、谈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