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感悟适时点拨.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64125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读感悟适时点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读感悟适时点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读感悟适时点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读感悟适时点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读感悟适时点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读感悟适时点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读感悟、适时点拨”小学语文高段略读课文教学模式初探千阳县启文小学 吕少娟随着年级的增高,略读课文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教学中是轻描淡写的一读而过,还是像精读课文一样指导学生细读细品呢?一年来,在“先学后导”教学理论的指引下,我尝试了“自读感悟、适时点拨” 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而且打造出了高效的语文课堂。一、 模式的框架:以趣导入,明确目标自读自悟 ,完成目标合作探究,互解疑难适时点拨,品析文本拓展延伸,读写练习。二、 模式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学习精读课文后,依据老师指导的学习方法,以学生自读感悟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合作探究、互解疑难、自读

2、自悟为主,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是学生提高自读自悟能力的再实践,能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三、 模式的解读:下面我就以六年级上册课文別饿坏了那匹马为例,阐述如下:第一个环节:以趣导入,明确目标。教师要注意研究教学的起点,紧扣单元主题和学生学习实际,上课开始为学生创设与本课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可采用谈话、讲故事、猜谜语、多媒体课件(图片、歌曲、flash动画)演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跟随教师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对于略读课文,我认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別饿坏了那匹马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平时的学

3、习、生活中你说过谎吗?说谎有什么危害吗?”(说谎欺骗了别人,伤害了别人)。“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个人,他也说了谎,但他却没伤害到别人,反而帮助了另一个人,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或出示学习目标,并明确提出本课学习的要求。別饿坏了那匹马的阅读提示中有这么一段话:认真读读课文,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跟同学交流。课文几次写到“別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我引导学生从中找出本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初读课文,解决导读单中的字词。再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读再悟,解决问题:课文几次写到“別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画出自己难理解

4、的语句,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白今天要学什么,掌握什么,目标何在。第二个环节:自读自悟 ,完成目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学生学习和应用教师在教学精读课文时,教给的学习方法的再应用。教师应给予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依据阅读提示或学习目标自由地、充分地读书,做到读、思、注结合,手、口、脑并用。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感激之情。根据教材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学法。学生或朗

5、读,或默读,或高声诵读,或轻声低吟,或就精彩片断反复品读,或对部分描述扫视而过。按自己的阅读习惯,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自己运用工具书,自己批注抄录,将阅读中的收获、最感兴趣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进行批注,并把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备交流讨论。这时,教师巡视学生自读自悟情况,掌握学习进度,了解学生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形式不要过多干涉,让学生按自读要求,读悟结合,完成学习目标。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互解疑难。学生在自读自悟后会有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一环节教师给学生充分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他们自由选择学法,合作交流,互解疑难,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这一环节可分四步实施:1、由学科

6、长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读自悟收获。 2、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读自悟中的遗留问题,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解决疑难。3、全班交流,学科长提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班内征询答案。4、教师进行问题梳理,为下一环节的点拨品读做准备。第四个环节:适时点拨,品析文本。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问题进行班内展示交流,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个人的感受、体验,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交流和作品欣赏。如有的从残疾青年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感受他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有的从残疾青年的神态描写中感受他对“我”的良苦用心;有的从“我”的言行中感受到“我”是个爱读书、有志气的孩子;又有的从父亲匆匆翻书时在书中夹了几张

7、毛票的动作中感受到父亲的善良与善解人意;还有的抓住“别饿坏了那匹马”谈了它的用意等。此外,要让学生运用不同方法交流,可以用自己的话谈阅读感受,也可以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自已的阅读体验,还可以小组推荐代表进行角色表演。此时教师的点拨可就此问题稍加拓展,指导学生读、悟和写。所谓读是带着感情读 ,把握抑扬顿挫,反复诵读,使学生情感步入作者情感的共振区,与之共同体验;悟是品词析句,体会意思,品析课文的语言美、思想美、结构美,理解思想感情,明晰人物形象;写是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表达方法,把它迁移成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对比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第五

8、个环节:拓展延伸,读写练习。略读课文都十分重视课内外的拓展延伸,如积累语言、感悟写法、文本补白、情感升华、课外小练笔等。学完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跳出课文,举一反三,顺向迁移。可补充与单元主题有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读、合作议,以巩固和扩大单元教学成果。也可安排学生的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再认识,对审美情趣的再提升,把作者的写作方法潜移默化成自己的写作能力。学完别饿坏了那匹马,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练笔:随着“我”推开木板房的门而真相大白。我站在那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脑中浮现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仿佛还回响着守摊的残疾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我”会有什么表情?这一刻会想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教无定法。此模式,只是自己在教学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时采用的一种很不成熟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完善,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略读课文,相信我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绽放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