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青海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638583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0年青海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0年青海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0年青海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0年青海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0年青海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0年青海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0年青海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0年青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6页,第卷7至13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74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叙述,正确的是居住地区不同体质特征不同取火方式不同社会组织形

2、式不同ABCD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BCD3下列对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原因的表述,的是A军队战斗力不强B军事指挥不当C攻打东晋不得人心D游牧民族不习水战4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5下列各项,在后世又曾大规模增修或扩建的工程是郑国渠都江堰赵州桥长城大运河ABCD6隋唐时期最盛行的体育活动是A射箭和摔跤B国棋和击剑C马球和足球D秋千和拨河7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割据政权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8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

3、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A废除丞相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地方设“三司”9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10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A扭转了中国外贸人超的局面B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C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进一步解体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11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他们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12辛亥革命爆发后英

4、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D认为袁世凯有的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13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14与科举制度下的官司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在于A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中任职C不由清政府派官员管理D不再讲授“四书五经”15“二次革命”的主要战场在A江西和上海B江西和南京C江西和广东D江西和安徽16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外国势力的干涉B军

5、阀混战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17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的是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B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C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D它冲破了凡尔赛一华盛大顿体系18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A全面进攻解放区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19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20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

6、义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于A1949年秋B1954年秋C1956年底D1978年底2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23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A克服产品供应紧张问题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24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原子弹成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氢

7、弹爆炸成功ABCD25中世纪西欧人的书写材料主要是A纸草B丝帛C树皮D羊皮261518世纪,欧洲些国家先后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它表明A封建君主制已盛极而衰B市民阶级的作用日益减弱C大贵族势力已销声匿迹D统一民族国家和国内市场正在形成27从尼德兰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历时两个多世纪,而此后仅半个世纪资本主义就初步形成为一个世界体系,这主要是国为A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得到广泛传播B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各国社会矛盾C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迅速增强D殖民统治遍及世界各大洲281794年初法国大革命面临的危机基本解除。这时埃贝尔派主张继续加强恐怖政策,丹东派主攻实行宽容政策,罗伯斯庇尔派镇压了这两派人。在当时的情况下

8、A埃贝尔派的主张有利于革命的深入B丹东派的主张有利于维护革命成果C罗伯斯庇尔派的做法有利于巩固革命政权D三派的主张或措施都是有害的29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A改变了社会性质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C处死了封建君主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30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重要原因是进行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对外贸易和酱输出发展迅速大量吸收外来移民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的发展ABCD31下列关于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叙述,与史实的是A来自外部的危机推动了共和国的建立B资产阶级政府软弱无力C匈牙利共产党最终单独掌权D资产阶级将政权转交给工人政党32甘地提出的“非暴

9、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D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3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示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34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B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C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战争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的公开较量33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其中各国都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业B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C

10、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D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3620世纪70年代美苏在战略核武器问题上达成协议,这说明美国拥胡战略优势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苏美在战略武器上的竞争重点发生转移苏关经济已不堪军备竞赛的重负ABCD37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有朝鲜战争印巴分治纽伦堡审判巴勒斯坦地区分治ABCD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第卷(非选择题,共76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7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二三总分383940414243分数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8题10分,第39题13分,第40题10分,共计33

11、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8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馆),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冶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议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冶,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材料三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俱贱,科役不烦敌也。余靖:武溪集沦河北榷盐回答: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其历史作用。(6分)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4分)39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材料二自以为还有反对劳动人民的资本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党派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起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