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策划书.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634976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0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壳上市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借壳上市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借壳上市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借壳上市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借壳上市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壳上市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壳上市策划书.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壳上市策划书铜陵中发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20 公司简称:ST中发)壳资源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分析人:宁平二零一六年四月公司代码:600520 公司简称:ST中发报告声明一、本分析报告中所有涉及到数据资料均为公开信息,不涉及任何保密性数据和文件.二、本分析报告仅为个人学习和研究使用,非经本人书面同意,不得用作其他目的,或向任何其他个人、公司、政府部门、社团、组织或其他任何实体提供,否则本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三、本分析报告是依据中国法律的有关规定,针对本报告出具日以前ST中发已发生或存在的事实,根据中国当时及/或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出具本报告。四、本分析报告包括

2、但不限于其法律问题、财务状况及财务报表真实性以及评估事项等,仅为对有关专业报告的引用;报告中发表的任何意见均为个人观点. 正 文一、壳公司概况(一)壳公司基本情况铜陵中发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中发),前身系铜陵市宏光模具有限公司,2000年4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铜陵市宏光模具有限公司以2000年3月3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铜陵三佳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28日在铜陵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总部位于安徽省铜陵市,2004年5月更名为铜陵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更名为铜陵中发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现持有注册号为 340000000018

3、056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5,843万元,股份总数15,843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中,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份:454万股;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份15,389万股。公司股票已于2002年1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ST中发属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行业;主要经营活动为模具、LED 支架、精密备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有:半导体集成电路塑封模具与化学建材挤出模具、LED支架、五金精密件.(二)壳公司基本信息公司名称铜陵中发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安徽省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定代表人黄言勇董监高周松波任董事长;翟胜章、张庆联、李明发、杨雪峰、陈修明任董事、牟永林、谢富华、郜光辉任监事.注册号9

4、1340700719911235R注册资本15,843万前十大股东铜陵市三佳电子(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持有17。09,中国农业银行-大成创新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3。71,张宇持有3。16%,李霞持有2.62,唐菊芳持有2。61%,中国银行-嘉实成长收益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64%,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42%,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26,包仕东持有1。23%,中国工商银行广发策略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22。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智能化电网、电网自动化、电力成套设备销售,半导体塑料封装及设备、发光二极管和微电子技术的生产,超高压高压变

5、压器、化学建材及精密工装模具的制造,环保、环保检测、机械、电子设备的制造,注塑、冲压、电子材料、电镀产品制造及销售,进出口业务(国家禁止的除外)。营业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三)壳公司股权结构图(四)主营业务情况(五)下属企业名目二、壳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基本信息根据ST中发2016年4月15日公布的2015年年度报告,目前ST中发控股股东为三佳集团,其实际控制人为袁启宏。(一)控股股东情况根据ST中发2015年年度报告,三佳集团持有ST中发17.09%的股份,处于控股地位,但由于三佳集团涉及诉讼纠纷,目前其持有股份处于司法冻结状态.1、产权控制关系如下:铜陵市三佳电子(集团)有限责

6、任公司17。09%ST中发 2、根据网上公示信息,三佳集团的工商基本信息如下:公司名称铜陵中发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安徽省铜陵市石城路(电子小区)法定代表人劳国敏董监高钱江任董事长;高芳、黄言勇、佘世琦任董事;杨雪峰、周丹、陈建吉任监事;劳国敏任总经理注册号9134070015112000X4注册资本14,7000万股权结构上海宏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0%;铜陵天元股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0%。经营范围汽车零部件和其他机电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技术转让,出口本企业自产的交通电子产品、工装模具、塑料封装模具等各类模具、各类铸件,进口本企业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

7、仪表及零部件,投资与资产管理。营业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二)实际控制人情况截至本分析报告出具日,ST中发的实际控制人为袁启宏,其基本情况如下:姓名袁启宏国籍中国是否取得其他国家或地区居留权否主要职业及职务执行董事过去10年曾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情况截止目前,袁启宏先生不存在持有或控制境外上市公司 5 以上股份的情况 截至本分析报告出具之日,实际控制人与ST中发之间产权及控制结构如下如所示: (二)壳资源评价 1、股本结构 从表一可以看出,目前新A集团总股本约为12135万股,其中国家股1760万股,法人股3579万股,流通股6795万股,属于中小盘股,股本扩张潜力大;同时,由于公司流通

8、股比例达56%,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股本结构较为理想,利于整体运作.项目股份数(股)占总股本比例()一、未流通股份1、国家股17,600,0014。502、法人股35,793,12029.50未流通股份合计53,393,12044。00二、流通股份1、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67,953,60056.00流通股份合计67,953,60056。00三、总股本121,346,720100。00 截止2004年6月30日 表一2、股权结构 从表二可以看出,新A集团股权结构比较特殊,前三大股东持有公司31以上股份(全部非流通股仅占44),任何一家股东所持股份均不超过15,任意两家股东所持股份相

9、加均超过第三家,因此,前三大股东实力比较接近,其所持股份对控股权之确立均具有相当影响力。对收购方来说,这种股权结构比较理想,只须收购上市公司29%左右非流通股份,便可对公司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利于实施杠杆收购;同时,由于前三大股东实力比较接近,针对各方不同心态,收购方在谈判过程中将比较主动,回旋余地较大。股东名称持股数(股)持股比例()*市国资局17,600,00014。50WFCJ11,126,7209.17DSGG9,160,8007.55XCCS5,700,0004.70YSBD4,860,0004.01HDDS1,496,0001.23DRZC1,408,0001。16ZQGT880,0

10、000.73JXH500,0000.41SYSX484,7400。40截止2004年6月30日 表二 3、资产负债分析截止2004年6月30日,新A集团总资产25763.51万元,负债8391.13万元,净资产16965。98万元(见表三),相对总股本而言,资产规模不大,债务负担较轻,负债经营程度不高,收购后不会有历史包袱,利于公司重组运作。项目200406302003123120030630总资产(万元)25763。5125271.3924451.68应收账款(万元)6594.275638.624155.64其他应收款(万元)5539.064677。912664。83存货(万元)404.18

11、342.34395。37负债(万元)8391.138077。806445.11流动负债(万元)6125。465712。994386。22净资产(万元)16965.9816803。9117347。44每股净资产(元/股)1.401。381.43每股收益(元/股)0。010。04-0.03流动比率(%)107.6598。7094.74速动比率()101.0692。7185.73股东权益比率()65。8566.4970。95净资产收益率(%)0。962。911.91截止2004年6月30日 表三基于上述分析,新A集团属于比较理想之壳资源,极具收购价值. 本策划书旨在为泰A股份借壳上市提供指导原则及整

12、体思路,协助其顺利实现借壳上市.本次策划泰A股份借壳上市基本动机在于,依托泰A股份之独特区位优势,以高科技产品经营为基础,实现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有机结合,展开更高层面资本运作。本次策划泰A股份借壳上市之目标在于,依托资本市场,以上市公司为资本运作平台,整合泰A股份自身资源,将泰A股份打造成为以高科技产业投资为主的大型控股公司,从而以资本为纽带,构筑泰A股份未来发展新框架.本次策划泰A股份借壳上市之整体思路为:第一步,选定目标公司,收购目标公司控股权,实现相对控股;第二步,在相对控股基础上,对目标公司实施大规模重组,实现目标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改善目标公司业绩;第三步,在对目标公司成功重组基础

13、上,积极申请增发新股,恢复目标公司直接融资功能,从而建立理想之资本运作平台;与此同时,基于目标公司业绩及形象实质性改善,在二级市场同步进行投资,获取良好投资回报。一、背景九十年代初上海、深圳建立证券交易所以来,经历了十多年风风雨雨,中国资本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已从开市之初十家左右发展到目前1500余家,中国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可以预期,随着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在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将进一步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确立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中外成功企业之经验

14、昭示人们,积极介入资本市场,实现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结合,是成功企业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必由之路。贵公司作为东方明珠大连市之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之关键时刻,贵公司领导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以借壳上市之形式,积极介入资本市场,展开资本运作,谋求贵公司超常规发展,必将为整个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二、目标运作模式基于泰A股份高科技企业性质及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我们认为,泰A股份之理想目标模式是发展成为一家以高科技项目投资为基础,从事高层面资本运作之大型控股公司.泰A股份理想之目标运作模式是以泰A股份(或其关联方)为收购主体,控制若干家上市公司,根据协同发展原则,有效整合泰A股份与上市公司之优势,实现控股公司与上市公司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泰A股份之目标模式要求,一方面泰A股份作为控股公司,应充分发挥其资源整合能力,为上市公司储备充足的优质资产;同时,作为高科技孵化器,积极开发高新技术项目,为上市公司储备足够的优质项目资源;另一方面,以上市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