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世界的存在状态.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62598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世界的存在状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四世界的存在状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四世界的存在状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四世界的存在状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四世界的存在状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四世界的存在状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世界的存在状态.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世界的存在状态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含义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的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2)联系具有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直接联系与间接

2、联系 直接联系:没有中间环节 间接联系:具有中间环节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本质联系:决定事物性质 本质联系:决定事物性质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外部联系: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必然联系:确定的、一定要发生的 偶然联系:不确定的、未必发生的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树立世界眼光。(二)事物的永恒发展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1.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一定形式的运动意味着一定的变化:2.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

3、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第一,从对立统一规律同联系和发展的关系看,对立统一规律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从对立统一规律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系看,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含

4、义 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4)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一性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

5、地量变;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推动天体运动和演化的动力,是吸引和排斥即斗争又统一的相互作用.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要求我们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 它们互相区别、互相对立。

6、 两者互相依赖、互相联结。 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事物的质、量、度 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2.量变与质变 (1)量

7、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1.肯定和否定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

8、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自我运动和发展的完整过程: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1

9、.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法 原因与结果 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 现象与本质 内容与形式(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1.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

10、相统一等。 (1)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归纳和演绎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相互转化(2)分析和综合分析: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 抽象规定是对

11、感性具体的否定,但它又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是向思维具体的接近。 思维具体是对感性具体和抽象规定双重否定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体系。(4)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历史的方法:是人们在研究事物时,按照研究对象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行程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 逻辑的方法:是人们在研究事物时以理论的形式研究和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