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61844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春)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春)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春)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春)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属 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 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

2、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 哪一特征(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5. 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 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6. 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 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应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

3、8. 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 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 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 )

4、。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13.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A.先慢后快B.匀速加快C.先快后慢D.匀速减慢14. 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5. 钱老师上课时经常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会儿,然后再叫学生回以答使,学生的心理活 动更好地维持在教学活动中。钱老师所采用的课堂管理方式是( )。A.团体警觉B.替代强化C.最小干预D.处理转换16. 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的气质类 型

5、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17. 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 到的水平。维果斯基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 )。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自我差异性18. 郭阳同学近来总是不由自主地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明知没有必 要,总不能控制自己。这说明他可能患了(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19.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A.鼓励合作学习B.给予积极期望C.提出纪律要求D.引导发现学习20. “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

6、于哪种学习理论()。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21. 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 征( )。A.教学责任感B.教学幸福感C.教学理智感 D.教学效能感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2.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23. 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24. 学习动机是学习效果成正比。25. 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40分)26. 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27. 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28.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29. 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7、。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8分,共 36分)30. 材料: 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有一天,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同学的一封信,信上说:“知道我吗一? 直想拿到一个奖状回家,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会带我出去旅游了。”看了信,我内心久久不 能平静。我扪心自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的渴望了吗?反思中我萌生了一个念 头。午间,我请来了班上几位学习后进的学生。我手里拿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张奖状 我问他们,如果要你们选择一样的话,你们想要哪样?想不到大/自己在哪方面努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来。”开始他们有些茫然,在我的一再鼓励和启发下,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

8、长处。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果然,“每月一评”发奖那天,他们各自得到了“讲故事能手”“环保卫士”“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他们终于在同学中抬起头来了。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下个月能取得“月明星”的称号,我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讲故事能手”要写一篇班上同学故事则,“环保卫士”要在班会上做一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发言,“劳动标兵”要为班上将开展的义务劳动策划一个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大家讲解一项体育运动的规则,“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同学培训一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于是,这些原来不肯读书、不爱写作、不喜欢学英语,不愿思考的学生动起

9、 来了。各科老师发现,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问题:(1)该班主任老师贯彻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2)该班主任老师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8 分)31、材料: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感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来得快变, 得也快。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时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又极度苦恼;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 点儿小事发牌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回到家里,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 “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不融洽,他想改变这一切,可是每 次出现状況时,老毛病就再次发作。他非常恨

10、自己,每次发了脾气都后悔莫及,他不知该怎 么办。问题:(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10分)( 2 ) 作 为 教 师 , 请 你 针 对 晓 辉 的 问 题 提 出 指 导 建 议 ( 8 分 )1. 【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 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故选 A。2. 【答案】C【解析】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瓦根舍因提出范例教学理论。故选Co3. 【答案】A【解析】卢梭认为“儿

11、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也就是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 出发,这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故选Ao4. 【答案】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 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选Do5. 【答案】C【解析】人的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 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题目中从量变到质变,出现了新的年龄特征。体现了人在不 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表明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故选Co6. 【答案】C【解析】双轨制是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 创立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相互独立。故

12、选Co7. 【答案】B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人力 资本论。故选Bo&【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是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数学、 文、英语等属于学科课程。故选Ao9. 【答案】B【解析】我国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 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故选Bo10. 【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 品德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一把锁开一把钥匙”体现的是就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故选Do11. 【答案】B【解析】品德评价

13、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 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题目中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属于品德评价法。故选 Bo12. 【答案】A/【解析】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题目中学生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是有预定目的且需要意志努力,属于有意注意。故选A。13. 【答案】C【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但是渐趋平缓。故选C。14. 【答案】D【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 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晓春将老师讲解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到课本上,是记笔记

14、,属于精加 工策略。故选 D。15. 【答案】A【解析】团体警觉是指在讲演和讨论期间,老师用来鼓励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提问方法。故选A。16. 【答案】A【解析】胆汁质的特征是直率热情、情绪易于冲动、精力旺盛、心境变换剧烈、易燥易怒、 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题目中方华属于胆汁质。故选 A。17. 【答案】B【解析】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 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 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发展 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5、”。故选 B。18. 【答案】C【解析】强迫症是指反复出现不能控制的观念、行为。属于焦虑症的一种。题目中郭阳反复 洗手,且不能控制自己,属于强迫症。故选 C。19. 【答案】B【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的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 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语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因此在教 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故选 B。20. 【答案】A【解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试图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受环 境影响而发生的。尝试错误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也称为联结试误说,属于行为 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故选 A。21. 【答案】D【解析】教学效能感是指相信自己有教好学生的能力。题目中李老师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反 映了教学效能感。故选 D。二、辨析题22. 此说法不正确,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非决定影作响用。 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其中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活动,能够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