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黔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61580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5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渝黔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渝黔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渝黔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渝黔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渝黔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渝黔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渝黔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概述一、 编制依据 1、 我单位与重庆南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签定的重庆贵州道路发展项目雷崇高速公路土建工程C2合同段施工合同。2、 重庆市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国道主干线重庆至湛江公路雷神店至崇溪河段高速公路C2合同段(K96+440K101+208)全长4.768公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3、 国家、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试验规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4、 技术交底纪要。5、 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6、 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7、 我单位调用到本合同段的各类资源。二、 编制范围 国道主干线

2、重庆至湛江公路雷神店至崇溪河段高速公路C2合同段(K96+440K101+208)全长4.768公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合同所规定的工程项目,包括路基土石方、大中桥、涵洞、人行天桥、隧道、排水、防护、绿化及环境保护等项目的全部内容。三、 编制原则 (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特别是隧道和大桥工程的施工安全等。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二)、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

3、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三)、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路基不良地段的处理、大中桥的桩基和墩台施工、隧道内不同围岩类别的爆破掘进、二次模筑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四)、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合同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五)、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实行科学配

4、置,选派有路基、桥梁和隧道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上场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六)、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第二章 工程概述一、 工程概况 (一)、项目位置 重庆贵州道路发展项目雷崇高速公路土建工程C2合同段位于重庆市綦江县篆塘镇境内,起于牛栏湾,跨榜上中桥进入分水隧道至兴隆庄出洞,跨二湾大桥经鱼塘湾之马石沟止,所处地区主

5、要为农业耕植区,篆塘至分水至镇紫之乡间公路横贯全区。C2合同段全长4.768Km,起讫里程桩号为K96+440K101+208。 (二)、地形地貌 C2合同须位于川东褶带“平行岭谷”与川鄂黔隆起褶带“侵蚀褶皱山地”之中间过渡地带,地貌发育明显受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控制,山脉走向NNWSSE,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总体属构造剥蚀地貌,由于构造剥蚀的差异和不均衡性,地形上主要呈宽、窄谷长恒状、斜面状中深丘。路段区最高标高在分水隧道中部之炉子岚垭至白库一线,标高717.89m,最低标高在路段南侧K100+550顺层,为456.60m,相对高差261.29m。 路段区,其左侧地貌主要为斜面状中深丘,右侧

6、主要为长恒状中深丘,以路段中部之分水隧道为界,其北侧路线位处“窄谷”,坡面宽缓,坡度较小。 (三)、气象 区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多炎热,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据綦江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818.4,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3.6;年平均降雨量1086.51312.5mm,一般平均1090mm,最大年均降雨量1316.9mm,最小年均降雨量819.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占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二,并常伴有雷阵暴雨。年均雾日3040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毫巴,历年平均蒸发量9781100毫米;多年平均风速1.3米

7、/秒,一般风速34级。 (四)、水文 綦江河为区域骨干水系,属长江一级支流,于路段区外东侧通过,构成区域最侵蚀基准面,其发源于贵州省桐梓、习水县境内,自南东流向北西,支流密布,于江津市顺江场汇入长江。 隧道区内无大的常年性地表冲沟及其它地表水体,以路段中部分水隧道为界,形成南北两侧各自相对独立的地表径流排泄系统。区内横向冲沟不发育,沿隧道轴线东西两侧发育少量的斜向冲沟伸向长恒状及斜面状中深丘之山脊,汇水于南北两侧之宽窄谷纵向冲沟,故每当暴雨发生,地表排水不畅,山洪暴发,满山遍流,常冲毁耕地和农田,常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区内地下水主要来自基岩裂隙(风化裂隙、构造裂隙),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

8、告(綦江幅)及本路段重点工程钻探水质分析,区内地下水多为碳酸盐混合型地下水,PH值6.77.5之间,对混凝土一般无侵蚀性,一般地段地下水符合饮用水标准。 (五)、工程地质条件1、 地层岩性 出露岩层均为沉积岩,中生界遍布全区,尤以侏罗系为甚;新生界仅第四系零星分布于沿线江河两岸及山间沟谷中。2、地质构造 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与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之间,即四川沉降褶带东缘之川东褶与川鄂湘黔隆起带西缘交接部位,同时又处于川黔南北构造与筠连一赤水东西构造带上。雷神店至赶水一带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川东褶带东缘,古生代相对隆起,中生带显著坳陷,全部出露中生代地层,构造比较简单,主要发育北北东向构造,以褶

9、皱为主,断裂不发育。路线所经营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平缓,倾角420。3、工程地质评价及不良地质地段 雷神店镇紫街一带以侏罗系紫红色泥岩夹砂岩为主,岩石强度较低,岩相变化大,向斜宽阔,断裂不发育,构造单一,本区多为丘陵地形,主要不良地质现象表现为: 软弱地基:分布于丘间谷地中的低高液限粘土厚26米,呈极软塑硬塑状,由于排水不畅,土壤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填筑路堤高度超过极限高度时,易因残余沉降过大,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或路基失稳。 岩石风化:红层中泥岩易风化,遇水易崩解、软化。基岩风化后,力学性质将大大降低,对路基及构造物基础稳定极为不利。 滑坡:由于泥岩及泥岩夹层的透水性较差,为相对隔水层,常发生

10、以下两类滑坡。一类为松散堆积层被整体切穿或于堆积上加载时,易引发滑坡;另一类为岩层顺层滑坡;由于红层为缓陡倾角的砂、泥岩不等厚互层,局部为灰岩夹泥岩、页岩、其泥岩及泥化夹层常形成软弱结构面,当坡脚被切割,岩层倾向路基且被整体切穿时,常发生顺层滑动,此类滑坡规模较大。 C2合同段不良地质地段: K99+422K99+537段顺层滑坡。分布于二湾大桥,平面民族尺寸约180110m,面积约束力19800m2,滑坡前缘鼓丘处位于纵向冲沟边。该古滑坡为一大型、浅层顺层岩质滑坡。处置措施采用三级抗滑桩支挡,同时将滑坡前缘的冲沟改移,将分水隧道出口端的隧道弃渣填入沟内,消除滑坡前缘的临空面。 K100+63

11、0K100+775左侧顺层。由于岩层走向与路线走向近于平行,左侧边坡高20多米,并揭穿上部砂岩,开挖后可能产生顺层滑坡,设计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处理。 崩塌:在砂、泥岩互层地区,由于差异风华,上覆于泥岩上的砂岩中的节理、裂隙发育,当下伏泥岩风化剥蚀后,上覆砂岩性片状崩塌现象,可采用边坡封闭等办法加以处理。 (六)、地震烈度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綦江幅)及四川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版),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特大桥及隧道等大型工程按度设防。二、主要技术标准 本项目按新建高速公路标准修建,其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C2合同段里程桩号K96+440K101+208公路等级高速

12、公路路线长度4.768km设计时速80km/h路基超高方式超高绕路基设计标高位置旋转路基宽度整体式24.5m分离式12.5m隧 道限界净宽9.75m行车道宽度23.75m限界净高5.0m行驶方向单向行驶路基、桥梁设计洪水频率1/100(特大桥1/300)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 挂车120三、设计概况 (一)、路基及防护设计 路基的填方基本采用路基挖方中的土、石填筑,当填方边坡高度H8米时,边坡坡度为1:1.5,当填方高度为8H20O米时,在其高度为8米处设置宽度为1.5米边坡平台,平台以下边玻坡度为1:1.75。地表横坡陡于1:5的斜坡路堤,路堤基底设置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米,并有24

13、%向内倾斜的坡度。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分别为路面底面以下080厘米范围的路床部分95%,路面底面以下80150厘米范围的上路路堤部分为93%,下路堤范围为90%,路堤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85%。 C2合同段起点至分水隧道进口段边坡设计为:第一级为1.7米的7.5#浆砌块石矮护面墙(路基边沿以上60cm),坡比采用1:0.25,矮护面墙顶面设1.5米宽平台,以上按15米分级,玻比均采用1:0.5,且每级之间设1.5米碎落台,以上按15米分绩,坡比均采用1:0.25,矮护面墙顶面设1.5米碎落台。在边坡顶部的强风化、土层采用1:0.75,高度在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C2合同段分水隧道出

14、口至K101+208段,地形平缓,多数路段为顺层,表层为砂岩。边波设计为:第一级为1.7米的7.5#浆砌块石矮护面墙(路基边沿以上60cm),坡比均采用1:0.5,且每级之间设2.0米宽平台,经上按15米分级,坡比均采用1:0.75,高度在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挖方路基边沟均采用60cm(底宽)85cm(深),内侧直立,外侧1:0.25。当挖方边坡上侧汇水面积较大时,原则上在坡顶5m以上设置60cm60cm的梯形截水沟。路基零填零挖地段,对原地基土采取换填、掺拌石灰、石灰土进行处治,在农田地段,可通过排水疏干、翻挖晾晒,在达到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碾压均匀密实。 特殊路基采用盲沟、换填片石、抗

15、滑桩、抗滑桩挡土墙、预应力锚索外理,高路提采用每隔80m设置加强型双向钢塑土工格栅。 填方边坡坡高3米时,采用植草绿化,H3米时,采用拱形骨架护坡,骨架内种植草籽。挖方边坡根据坡高及岩体类型,设置1.7m的矮墙或一级多级浆砌块石护面墙碎落台等,对对于高边坡,采用挂网喷浆、植物防护等措施。易坍塌路段和用地受限制的挖方路段,按其具体要求设置路堑挡土墙、山坡挡土墙或其它。 (二)、桥涵设计 本合同段榜上中桥为整体式,二湾大桥为分离式。桥梁上部均采用跨径25米的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空心板,单块板宽1.50m;下部结构采用双柱钢筋混凝土桥墩,桥台采用片石混凝土,桥面底层铺设8cm40号防水混凝土,面层为9cm沥青混凝土。 本合同段涵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石拱涵,进出口分别采用八字墙、边沟跌井、阶梯急流槽、跌水。 人行天桥1座,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