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9-全球气候变化-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757710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指导】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9-全球气候变化-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优化指导】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9-全球气候变化-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优化指导】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9-全球气候变化-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优化指导】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9-全球气候变化-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优化指导】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9-全球气候变化-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指导】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9-全球气候变化-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指导】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9-全球气候变化-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九)全球气候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下列三幅图,回答13题。120世纪60年代后()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AB C D 2.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是()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以内近3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A BC D3近年来,与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是()A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B华北地区春季旱情严重C大气层频发强磁暴D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增大解析:近现代气候变化最明显的

2、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大多数学者认为,过量地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本题综合考查了近现代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从图中读取数据的能力。答案:1.C2.B3.B小实验:(如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烧瓶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据此完成46题。4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A温室效应B酸雨污染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5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

3、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C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6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火山喷发过度发展核电 过度砍伐森林A BC D解析:在实验中,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如红外线)使大气增温,产生温室效应。大量燃烧矿物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过度砍伐森林使二氧化碳被消耗的量减少,也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量增多。答案:4.A5.C6.D(2012苏北四市模拟)读“中国的气温变化(虚线)与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实线)比较图”,完成78题。7公元1700年以后,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为()A逐年上升 B逐年下降C波动下降

4、 D波动上升8近3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上升C降水量增加 D太阳辐射增强解析:第7题,公元1700年以后,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为波动上升。第8题,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近3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答案:7.D8.A(2012宁波联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919世纪以前,黄河中游地

5、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A公元100300年 B公元6001100年C公元11001300年 D公元13001800年10关于该图中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的结果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解析:第9题,在选项给定的四个时段内,公元6001100年,黄河下游河道的沉积速率明显上升,而该段河流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段,这说明黄河中游地区的植被出现了严重退化。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河道沉积速度与

6、气候的湿润指标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即自然条件对河道沉积率影响极小,河道沉积率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答案:9.B10.B(2012洛阳统考)地质历史时期的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之后,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下图,回答1112题。11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范围分别是()A温带,35N45N B热带,5N15NC寒带,35N55N D亚热带,25N35N12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B四川盆地变暖、变湿C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D塔里木盆地变冷、变湿解析:第1

7、1题,根据早第三纪红色碎屑岩系主要呈纬向分布在副热带地区可知,当时以塔里木盆地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应位于25N35N的亚热带地区,目前它所处的位置偏北,是受到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第12题,青藏高原隆起后,四川盆地受冷空气的影响变小,故变暖;同时,来自东部海洋的水汽受地形的阻挡,使得四川盆地降水量增大。答案:11.D12.B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原因的解释

8、,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解析:全球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效应”,而CO2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到达地面,起保温作用。答案:B14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解析:由统计图可知,部分地区粮食会增产;特别是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可增产040%,甚至40%以上;南半球减少,东半球增产大于西半球。答案

9、:B15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北非C西亚 D中亚解析:从粮食增产情况来看,西亚中亚北非澳大利亚,所以西亚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答案:C二、综合题(共40分)16(2012汕头调研)2009年12月14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始进入实质性谈判的关键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能源消费构成是指各种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比)。材料二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我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

10、母所表示的内容。a_,b_,c_,d_。(2)为什么说我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解析:第(1)题,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CO2;毁林使吸收CO2的功能降低。c、d是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第(2)题,我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经济,而经济实力和科研能力比较低。答案:(1)毁林燃烧矿物燃料极冰融化沿海低地被淹(2)我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任务十分艰巨,能源需求量大;我国以煤为主(71.9%)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很难大幅度转变;受我国经济实力和科研能力的限制,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还不尽如人意。17

11、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26分)(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影响因素主要有_和_因素,其中_因素起主导作用。(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其中,中纬度地区_,低纬度地区_。(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至少列举3点)。(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解析: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全球的气候总体状况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而当今全球气候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中。从人为方面来看,科学家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12、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比如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等等。同时森林的破坏,会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也易导致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沿海地区面临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等灾害。针对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要从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减少废气物排放等方面加以改进。答案:(1)暖自然人为人为(2)地域差异(或区域性)明显变暖变暖不明显(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主要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