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思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56829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思考.精品文档.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思考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六大以来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最后发展到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由此可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

2、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并从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成为美丽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的重要一环而颇具时代特征,这必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第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个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更多地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无疑是必要的。然而,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只有

3、在妥善处理社会关系的同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在永续发展的意蕴中实现人民幸福、民族昌盛的“长远大计”。第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确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当代中国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主张不仅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致思轨迹,而且更加强化了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执政理念,从而深刻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底蕴。第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确立,是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民群众主体自觉的产物。十八大的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并着重从权利与义务两个主体维度诠释了“保障人民权益”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意义。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被提升到总体布局的高度加以强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之必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共享改革成果之必须。换言之,“美丽中国”既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期盼,也是人民主体自觉达成的共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才能够真正成为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果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人的政治权利无法保障

5、,人的精神容易空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容易紧张,更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最终经济的发展会不可持续。反之,单纯追求其他任何一个方面,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支撑,最终也不可能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唯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既考虑到经济基础,又考虑到上层建筑;即考虑到生产力,又考虑到生产关系;既考虑到社会环境,又考虑到自然环境;既考虑到物质文明,又考虑到精神文明;既考虑的人的生产生活需要,要考虑到人的生存环境需要,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必须做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