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校本评价设计与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校本评价设计与操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校本评价设计与操作摘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带来了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广泛关注,各种评价方法也应运而生。校本评价以高校自身作为实施评价的主体,必将极大丰富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该文仅结合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性分析,对高等教育校本评价的设计做初步探讨。关键词:校本管理;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经历了近10 年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过程也促进了越来越多的单学科高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过渡。面对日益齐全的学科门类和动辄上万甚至是几万的学生规模,大部分高校都选择了在校内管理体制上的“两级管理”改革。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和“量”的同步扩张,国家教育部也加大了教学
2、评估的力度,通过评估的考核和指导作用,帮助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与此相适应,“校本评价”开始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校本评价”自身定义的界定和描述,学术界并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有学者(黄崴、贾汇亮)认为,“校本评价是以学校为主体,在学校层面上发挥学校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通过对学校各个方面的评价以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在日常运作中,它要“像恒温器那样可以根据与既定标准温度的关系来记示室温,随后制订各种改进程序,直到室温达到既定标准为止,即能提供反馈与各种改进的办法。”“校本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 improve )而不是为了证明( prove )”(肖全民)。从概
3、念的定义和描述,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实施校本评价的主体,学校必须要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取向、独特的办学思想和自主发展的理念,从而科学、准确地制定学校发展的目标或者说“标准”。就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应对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学校必须有科学而独特的目标定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决策的价值取向。同时由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地方综合性大学实施校本评价的方法和体系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一般来说,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制定并实施校本评价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1.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的“学术服务取向”。很久以来,学术取向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的标志性特征尤其在高等教育规模相对较小的时代
4、,大学被视为神圣的象牙塔,认为只有超前卓越的学术成果才能真正不负大学之名。这种教育取向至今对于部分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依然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非常重要力量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学术服务”的教育取向更加符合学校实际,也更加有利于学校的科学发展。让学校更加明确也更加直接地从事“生产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教育产品,不光是提高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也是地方性高校获取各类社会资源、打造自身特色、维持自主良性发展的客观要求。2.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特色与标准化的平衡。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质量观的确定,具有浓厚的历史现实性。特定时期的高校,都必须承载着时代发展赋
5、予的相似的使命,其教育质量标准在宏观层面也必须接受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设定的基本质量标准的约束。但是相对于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而言,地方性大学需要更高的适应性,即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必须与辐射范围内的经济、科技、文化的现实基础和发展需要相协调,与服务范围内用人的单位和个人需要相适应。这就要求地方性大学在承担时代赋予的“标准化”的使命的同时,开展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色教育,培养与目标市场“适销对路”的实际人才。另一方面,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特性和规模化培养也决定了学校在管理和评价过程中必须坚持特色与标准的统一。所以,校本评价模式下,必须考虑让不同学科的教育采取最合适的方式,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又在学校层
6、面坚持相对统一的管理,让大学长久积淀的可贵传统和品质影响并熏陶每一位受教育者,甚至给其一生戴上标志性的烙印这也是所有一流高校所共有的魔力。3. 作为评价标准的教育质量观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一般都比较齐全,不同性质的学科衡量其人才的质量标准也不相同。同时,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地方性”决定了它主要的服务面向,对学校提供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的种类与质量也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学校在设计并开展校本评价时需要超脱传统高等教育质量观一元的、固定的、绝对的标准,用一种新的、开放的、灵活的、切合本校和本地区实际的标准衡量学校“产品”的质与量,从而科学指导学校的发展。此外,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7、性来看,地方综合性大学需要向其他高等学校一样,改变传统的以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知识传授质量为最终目的的质量观点,转而从受教育者的需求与动机分析入手实施质量管理。在教育质量管理的方法上,充分尊重和尽可能满足受教育者的求学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也唯如此,才能让高等学校更加适应发展的社会、变革的时代对大学提出的要求。4. 评价的操作上的特殊性。在经历了比较成功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以后,一般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立体式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可以而且应该复制到校本评价的操作过程中。同时,地方大学比其他高校具有更强的地方依赖性,学校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得学校更不可能与地方社会
8、割裂开来,因此,在校本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时,需要更多的考虑来自包括地方社会、用人单位、毕业生在内的多方面评价意见。换句话说,校本评价需要从传统的内部质量观评价向内外结合的质量观评价转变对学校教育活动评价在空间上应遍及培养单位和教育体系之外的社会其他主要领域,评价对象以学校活动产生的影响为主,目的在与改善对学校活动的资源分配。当然,我们讲求评价操作上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同时,也要注意学校不能完全只是单纯地为适应外部需求而开展教育活动,这有可能使学校的活动陷入过分功利主义的陷阱,从而违背高等教育自身最基本的发展规律。与所有开展校本评价的高校相同,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校本评价还需要建立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的民主
9、开放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能体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的明晰的教育教学体系,同时运用先进的教育评价技术,建立和完善评价、反馈、咨询、改进等一系配套机制等等,需要针对与具体学校做更为细致、具体的设计。参考文献:1 肖全民 . 现代学校呼唤校本评价. 教学与管理,20_6( 1) .2 黄崴,贾汇亮 . 校本评价理念与方法 . 青年教师,20_4( 6) .3 周泉兴 .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特征、价值取向及结构体系 . 江苏高教,20_4( 3) .4 侯光明等 . 中国研究型大学理论探索与发展创新. 清华大学出版社.20_55 张德才 . 高等学校毕业生社会评价相关问题的探讨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_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