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545506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word版)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word版)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word版)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word版)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一、读书(12分)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参考答案:2.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1)停杯投箸不能食,。( 行路难李白 )(2),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李清照 )(3)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白居易)(4)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 )(5),英雄末路当磨折。( 满江红秋瑾 )(6)不义而富且贵,。(论语12章 )(7),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8)善哉,善哉,。( 列子一则 )(9)辛弃疾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参考答案:(1)拔剑四顾心茫然;(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6)于我如浮云;(7)一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9)生子当如孙仲谋。二、读思(38分)(一)3.雁翔同学有搜集对联并归类的好*惯。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B)(2分)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毫仍觉吐花香 B.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 D.贮水养来清玉案,和烟磨成紫溪云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对联的特点及用法

3、。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题目中的对联都符合要求。但是B项是不属于书法类的对联,而是告诉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4.下列读图信息,表达有误的有误的一项是(D)A.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D.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参考答案:此题考查对汉字的认识。我们知道,汉字有一个别的文字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字形和字义是严密相关的,通过观察字形可以了解它所表达的意义,明显D项错误。5.施耐庵具有深刻的语

4、言功力,她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C)(3分)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C.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D.侯健,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5、E.龚旺,外号“花项虎”,浑身刺有虎斑,脖子上刺有虎头,在马上会使飞枪。答案解析: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的人物是李逵。(二)阅读材料,完成67题。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冯立,是赫赫有名的清华“书神”。冯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惯,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入手,或谈谈读书所得,或谈谈阅读技巧,最后还要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在千山万水间枕典席文经典的力量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碎与读这些都是冯立写在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从大一结束时制定读书计划开始,转眼已是历史系博士二年级的他已经完成了第十七个一百本读书计划,仔细算一下,相当于一年读了二百多本书,平

6、均三天都两本。这样的速度,恐怕大多数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长期的坚持了。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蓝色的运动上衣,鼓鼓囊囊的旧书包,梳不平的头发,略微有些胖,笑眯眯的。当他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本书,没想到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三百本的目标。一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一开始他按照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生必读书单看了几本,很快就发现,人不可能按照书单一本一本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刷到某个成就而读书,读书时顺其自然的,一本接一本。如果

7、你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可以找到相关的书来看,还可以找书中提到过的其他的书来看,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6.冯立成为“书神”,不仅因为阅读量大,还因为有他自己的读书方法。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最深?请把它写下来。(3分)参考答案:每读完一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7.许多人惊叹于“书神”冯立的阅读速度之快,但也有人对这种阅读速度有不同的看法。请联

8、系下面任意一则或几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10分)链接材料:材料一:读书方法通常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材料二:比起读书形式和阅读数量,是在的内容和深入的思考更重要。材料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注释:不求甚解: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参考答案:事例1:不论哪种读书方法,都会有所收获,只要你深入到书本实在的内容中去,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就会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事例2:有的书需要精读,通过研读内容和进行深入的思考来获得它的精髓;有的书可以略读,把握大意领会要旨,还有的书只需浏览,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事例3:读书的关键是确有所

9、得,不能一味只求读得快、读得多,与阅读数量相比,读书质量的高低才是判断阅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三)8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3分)A.乡(xi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i)宫室之美为(wi)之。(孟子鱼我所欲也)B.阡(qin)陌(m)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陶潜)C.征蓬(pn)出汉塞(s),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罚臧(zng)否(p),不宜异同。(出师表诸葛亮)答案解析:C项中“征蓬”的“蓬”应该是后鼻音“png”。“塞”是个多音字,在此诗句中,应读“si”。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10、3分)A.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粘”,粘住。(木兰诗)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三峡)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岳阳楼记)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B)(3分)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周敦颐)(它)中间贯通,外形笔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一则)只有通过学*才会知道这样做不值得,教师就能知道困难。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与谢中书书陶弘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

11、鱼儿争相跳出水面。D.天之苍苍,其色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一则)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见尽头呢?答案解析:9、10题主要考察课内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赏析以及字词注释,对于平时基础较好的学生,属于容易得分题型。“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意思应该是“经过学*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隐含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尤其是在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与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11.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3分)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以江东二乔的命

12、运影射国事,借古讽今,可见诗人构思之奇特。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视觉上给人以整齐之美,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整句无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这是典型的对比手法。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宛如中国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答案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写作手法的运用,C项中明写鱼,实写水,主

13、要通过写鱼来衬托(反衬)水的清澈,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但不是对比手法。慎终如始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1),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2)。故其垂拱岩廊(3),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 )( );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 )( );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 )。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4)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注释:(1) 受图定鼎:建立王朝,一统天下。(2) 贻厥孙谋: 贻,遗留;厥,其,他的。

14、孙谋,指谋及自己的孙辈。这句指(把天下)传留给子孙后代。(3) 垂拱岩廊: 垂拱指垂手和拱手(敛手)即由于认人得当官员都称职。作天子的可以悠闲地垂手或抱手,不必过问。岩廊,即今之游廊。整句是说:在游廊上悠闲散步。(4) 万乘: 乘,指车乘,周制,天子出兵时,车万乘,故以万乘称天子。12.上面文言文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B)(3分)A忠良/淳朴/珍奇/简约B.淳朴/忠良/简约/珍奇C.淳朴/珍奇/忠良/简约D.珍奇/简约/忠良/淳朴13.下面的语言材料,与上文中划线句子的句意不相关的一项是(D)(3分)A诗经中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说地位越高,责任越大,就越要谨慎。B.身居高位者更应牢记中庸里讲到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时刻提醒自己修身处世应该小心。C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称霸天下,担心从此没有臣下敢指出他的缺点,于是发布“闻过而不以告我者,为上戮”的命令。D左传中写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告诫执政者要言行一致。答案解析:全文翻译:我看自古以来帝王登位定都,都想万代相传,把帝位留给他们的子孙。所以朝廷向天下布告政事,述及应遵之道必然崇尚淳朴而抑制浮华,论及人物必然尊贵忠良而鄙视*邪谗佞之人,言及制度风尚则会摒弃奢侈、靡费而倡导节俭、简约,谈及物产则会重视五谷、布帛而轻视珍稀奇异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