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理大发现.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539678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理大发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理大发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理大发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理大发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理大发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理大发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理大发现.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大发现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世界历史解说词中写道:“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高度概括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它们分别是英文黄金(Gold)、上帝(God)和荣誉(Glory)的首写字母。”材料所说的“地理大发现的动机”有()向往和追求黄金传播天主教抢占殖民地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ABC D解析:“抢占殖民地”不是欧洲航海家探寻新航路的动机,排除。答案:B2(2012南通模拟)“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2、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解析:“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揭示了新航路开辟在宗教的神圣光环之下,服务于资本原始积累的现实目的,宗教狂热作为海外探险的精神动力和工具。答案:A3(2012临沂模拟)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北大西洋沿岸。这一转移对荷兰的影响不包括()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成立荷兰共和国B航运业占据压倒性优势,控制东西方商路C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D形成了荷兰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D4中新网于2011年6月30日以“菲律宾境内出现新物种”为题报道“

3、一支由35名美国和菲律宾科学家组成的科考队在菲律宾境内发现200多种新型海洋无脊椎动物、11种鱼类和至少40种蜘蛛”。如果我们以“物种及物种交流”为主题进行探究的话,在人类历史上,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A中国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B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之间的交流C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各大洲更加紧密的联系D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生物技术的发展解析: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由此开始。B正确,A、C、D均错误。答案:B5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人们对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

4、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解析:本题学生最容易误选B,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解读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欧洲人认为美洲是野蛮之地,不存在文明,因此也就不存在文明相遇,他们去美洲是传播文明的,也就不存在侵犯,故排除B、C;在美洲人看来,欧洲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他们来说是侵犯,侵略者是野蛮人,没有文明可言,故排除A。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是

5、从分散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开始汇合,逐步打破了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孤立、分散的状态,答案为D。答案:D6“历史宽恕了他,因为在玉米中保藏着大量的财富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所有的黄金。”“他”作出的主要贡献是()A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B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C组建贸易公司,促进贸易发展D带回香料,丰富欧洲人的生活解析:由“玉米”可知,“他”是指哥伦布。哥伦布的主要贡献是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答案:A7(2012江苏四市调研)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6、)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描述,“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有利于出现廉价劳动力,和封建经济基础的削弱,从而使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加速;“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A、B、C三项都符合题干中表述的影响,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8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在为美洲的殖民地进行宣传时这样写道:他们将得到的是有关我们宗教信仰的知识,而我们将得到的是这一地区所拥有的那种财富。下列关于殖民扩张的说法错误的是()A伴随着文化侵略B有利于殖民国家资本积累C给殖民地带来灾难D反映了两

7、者的平等交流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殖民扩张伴随着文化侵略,给殖民地带来灾难,有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积累,故A、B、C说法正确;两者的交往是不平等的,故D说法错误。答案:D9在16世纪,荷兰商业船队是欧洲最大的。在荷兰独立前夕的16世纪60年代,仅荷兰省就拥有1800艘海船。1570年时,荷兰商船的运载量大约相当于法国、德国和英国船只运载量之和。若按人均运载量计算,荷兰相当于这三国人均水平的25倍。荷兰因此获得的称号是()A“无敌舰队” B“海上马车夫”C“日不落”帝国 D“世界工厂”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荷兰发展。从材料可知当时荷兰商船多,因而获得“海上马车夫”之称。答案:B101550年前后,

8、墨西哥提供了世界用银总量的1/3,秘鲁银产量占世界产银总量的1/2。18世纪末,哥伦比亚和巴西生产的宝石占世界产量的9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洲矿产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B美洲贵重矿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C殖民者对美洲进行掠夺性开采D工业革命前美洲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区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材料叙述的现象发生在1618世纪,此时美洲已经沦为欧洲强国的殖民地,贵重矿产的大量开发是殖民者进行掠夺性开采的结果,故本题选C。答案:C11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

9、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是()A18世纪的英国 B17世纪的荷兰C18世纪的法国 D16世纪的葡萄牙解析: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根据“独占商业往来”“海运业胜过任何别的国家”可知此国海上运输业发达,据此可知答案为B。答案:B12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的人口变化作出了如下估计(欧洲如何使非洲变成不发达地区,单位:百万人)。他制作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非洲100100100120欧洲103144274423亚洲253437656857A非洲人口数量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C奴隶贸易给非洲

10、人口带来惨重损失D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解析:从表中数据来看,非洲人口数量在两百多年里一直处于徘徊状态,没有什么增长,而亚洲和欧洲人口均有大幅增长。作者通过对比三大洲人口变化,意在说明导致非洲人口停滞的根源在于罪恶的黑奴贸易。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指中国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材料2: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

11、,美洲生产的白银30 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 000吨,两者合计38 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 000或10 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3: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尼德兰(荷兰)或18世纪的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根本没有霸权可言。美弗兰克白银资本请回答:(1)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6分)(2)材料2中所述历史现象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试从政策角度分析中国没有维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8分)(3)结合材料1、2,如何理解材料3的观点?(6分)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对

12、中国的间接影响,视角颇为新颖。第(1)问从新航路开辟和中国自身两个角度找原因;第(2)问“影响”从白银的大量流入,有利于中国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原因”从当时中国的对外政策及经济政策来回答;第(3)问从当时中西经济实力对比看,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中国,西欧国家无法形成霸权。答案:(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中国手工业发展(丝织业、制瓷业发展)。(2)商品经济或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3)当时中国生产规模大,商品竞争力强,占市场份额大或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世界经济中心在中国。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

13、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材料2: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航海条例(1651年10月)材料3: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

14、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4: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8分)(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

15、影响。(8分)(3)材料3、4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4分)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要回答第(1)问先要清楚“哥伦布交换”的内容应该包括物种的交流、市场的扩大、文明的交流、疾病的扩散,然后针对内容分析其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2和所学史实加以归纳;第二小问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回答其“影响”。第(3)问根据材料3、4关键语句可知,材料3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材料4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答案:(1)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