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词库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53596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脏疾病词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肾脏疾病词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肾脏疾病词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肾脏疾病词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肾脏疾病词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脏疾病词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脏疾病词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脏疾病常见词汇一、症状1. 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 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2. 水肿(edema):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水肿 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发生于体腔内称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 液。 全身性水肿: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常 为凹陷性)。 心源性水肿(cardiac edema):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会 吸收所致,多见于右心衰竭。 肾源性水肿(renal edema):主要

2、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肾排泄水钠减少,导 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可见于各型肾炎及 肾病。I肾病性水肿:主要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 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此外,部分患者因有效血 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等,可 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肾病性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低,水肿多从下 肢部位开始。II肾炎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 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下降、 导致水钠潴留。肾炎性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水肿

3、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 肝源性水肿(hepatic edema):多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变现为腹水, 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门脉高压、 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回流障碍及继发醛固酮增多等因素是水肿与腹水形成的主 要机制。 营养不良性水肿(nutritional edema):由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或维生素B1缺乏,可产生水肿。 黏液性水肿(myxedema):是由于组织液含蛋白量较高引起的非凹陷性 水肿,颜面及下肢较明显。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可 伴乳房胀痛及

4、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 药物性水肿(pharmaco edema):可见于糖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 胰岛素、萝芙木制剂、甘草制剂等疗程中出现浮肿。 特发性水肿(idiopathic edema):多见于妇女,原因未明,主要表现在身 体下垂部分水肿,被认为是内分泌功能失调与直立体位的反应异常所致,立卧位 水试验有助于诊断。 局部性水肿: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时呈局部水肿,常由于局部静脉、 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水肿分度: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软组织,指压后可 见组织轻度下陷,平复较快。 中度:全身组织均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

5、组织下陷,平复缓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全身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 此外,胸腔、腹腔等浆膜腔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3. 恶心(anuse):为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兴奋的症 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4. 呕吐(vomiting):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 管、口腔而排除体内的现象。5. 腰背痛(lumbodorsalgia):6. 血尿(hematuria):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 尿液镜检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 肉

6、眼血尿: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的血尿,每升尿含血量 超过1ml即可见肉眼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镜下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肾小球源性血尿, 多形性红细胞多80%。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紫瘢性 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镜下红细胞形态单一,与外周血近似,为均一性血 尿,多形性红细胞多50%。见于肾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盂肾炎、多囊肾、 急性膀胱炎、肾结核等。 症状性血尿:血尿的同时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以泌尿系统症状为 主。无症状性血尿:部分患者血尿既无泌尿道症状,也无全身症状,见于某 些疾病的早期,如肾结核,肾癌或膀胱癌早期。 分段尿异常:将全

7、程尿分段观察颜色,如尿三杯试验,用三个清洁玻璃 杯,分别留起始段、中段和终末端尿观察,如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终末 端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三段尿均 呈红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自肾脏或输尿管。7.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及肌红蛋白尿(myoglobinuria):正常尿 液隐血实验为阴性,当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出现于尿中,可使尿液呈浓茶色、红 葡萄酒色或酱油色。血红蛋白尿主要见于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如溶血性贫血、血 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肌红蛋白尿常见于挤压综合征。 缺血性肌坏死等。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也可偶见肌红

8、蛋白尿。8. 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呈豆油样改 变,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常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9. 脓尿(pyuria)和菌尿(bacteriuria):当尿内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炎性渗 出物或细菌时,新鲜尿液呈白色浑浊(脓尿)或云雾状(菌尿)。加热或加酸均 不能使浑浊消失。脓尿和菌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10. 乳糜尿(chyluria)和脂肪尿(lipiduria):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 称为乳糜尿,若同时混有血液,称为乳糜血尿(hematochyluria)。尿中出现脂肪 小滴则称为脂肪尿。用乙醚等有

9、机溶剂抽提乳糜微粒、脂肪小滴,尿液变清,可 与其他混浊尿鉴别。乳糜尿和乳糜血尿,可见于丝虫病及肾周围淋巴管梗阻。脂 肪尿见于脂肪挤压损伤、骨折和肾病综合征等。11. 尿频(frequent micturition):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 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生理性尿频:因饮水过多,精神紧张或气候寒冷时排尿次数增多,属正 常现象。特点是每次尿量不少,也不伴尿急尿痛等其他症状。病理性尿频: 多尿性尿频: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少,全日总尿量增多。见于糖 尿病,尿崩症,神经性多饮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 炎症性尿频:尿频而每次尿量少,多伴有尿急和尿痛,尿液镜检可见炎 性

10、细胞。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和尿道旁腺炎。 神经性尿频:尿频而每次尿量少,不伴尿急尿痛,尿液镜检无炎性细胞。 见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病变,如癔症,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容量减少性尿频:表现为持续性尿频,药物治疗难以缓解,每次尿 量少。见于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子宫增大或卵巢囊肿等压迫膀胱;膀胱结核引 起膀胱纤维性缩窄。 尿道口周围病变:尿道口息肉,处女膜伞和尿道旁腺囊肿等刺激尿道口 引起尿频。12. 尿急(urgent micturition):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 以控制。13. 尿痛(odynuria):是指患者排尿时感耻骨上区,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 烧灼感。14. 膀胱刺

11、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的合称。15. 少尿(oliguria):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o16. 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12小时完全无尿。17. 多尿(polyuria): 24小时尿量超过2000ml。18. 蛋白尿:是指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尿蛋白定性阳性,或尿蛋 白/肌酐比率大于200mg/g称为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质,程度 较轻,持续时间短,诱因解除后消失。如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 张、交感神经兴奋及血管活性剂等刺激下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血管痉挛、充 血,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

12、透性增加而出现的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pathological proteinuria):因各种肾脏及肾外疾病所 致的蛋白尿,多为持续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 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 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损害 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继发性肾小球 损害性疾病。 肾小管性蛋白尿(tubular proteinuria):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 管对低分子量蛋白(包括微球蛋白、溶菌酶等)的重

13、吸收减弱所致,尿蛋白总量 一般不超过2g/日。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重金属(如 汞、镉、铋)中毒、药物(如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及肾移植术后。, 混合性蛋白尿(mixed proteinuria):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所致的 蛋白尿,如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后期,以及可同时累计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全身 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 proteinuria):因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 子量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即 属此类,见于溶血性贫血和挤压综合征等。另一类较常见的是凝溶蛋白,见于多 发性骨髓瘤、浆

14、细胞病、轻链病等。组织性蛋白尿(histic proteinuria):由于肾组织被破坏或肾小管分泌 蛋白增多所指的蛋白尿,多为低分子量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主要成分。假性蛋白尿(false proteinuria):由于尿中混有大量血、脓、黏液等 成分而导致蛋白定性试验阳性。一般不伴有肾本身的损害,经治疗后很快恢复正 常。肾以下泌尿道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及尿内掺入阴道分泌物时, 尿蛋白定性试验可阳性。19. 管型(cast):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 柱形蛋白聚体。 透明管型(hyaline cast):由T-H糖蛋白、清蛋白和氯化物构成,为无 色透明、

15、内部结构均匀的圆柱状体,两端钝圆,偶尔含有少量颗粒,正常人0- 偶见/LP,老年人清晨浓缩尿中也可见到。在运动、重体力劳动、麻醉、用利尿 剂、发热是可出现一过性增多。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恶性高血压和心力衰 竭时可见增多。有时透明管型内含有少量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又称为透 明细胞管型。 颗粒管型(granular cast):为肾实质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血浆蛋白 及其他有形物凝聚于T-H蛋白上而成,颗粒总量超过管型的1/3,可分为粗颗粒 管型和细颗粒管型,开始时多为粗大颗粒,在肾脏停滞时间较长后,粗颗粒碎化 为细颗粒。粗颗粒管型,在蛋白基质内含有较多粗大儿致密的颗粒,外形较宽 易断裂,

16、可吸收色素而成黄褐色,见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或某些(药物中毒等) 原因引起的肾小管损伤。细颗粒管型,在蛋白基质内含有较多细小而稀疏颗粒, 见于慢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细胞管型(cellular cast):细胞含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称为细胞 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renal tubular epithelium cast):在各种原因 所指的肾小管损伤时而出现。红细胞管型(red blood cast, erythrocyte cast):常与肾小球性血尿同时存在,临床意义与血尿相似。白细胞管型(leucocyte cast):常见于肾盂肾炎、简直性肾炎等。混合管型(mixed cast): 同时含有各种细胞和颗粒物质的管型,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