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二章 题库.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509242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第二章 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原第二章 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原第二章 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原第二章 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原第二章 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原第二章 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第二章 题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0题)4、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B 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A.反映的观点B.客观存在性的观点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9、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指:A A.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地创造C.自由意志为所欲为D.完全摆脱了必然10、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B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二、多项选择题(多项5题)1、实践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A D A.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B.实践具有观念的形式C.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D.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E.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一说法:A D EA.是指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是唯心主义的C.是庸俗唯物主义的D.是辩证唯物主义的E.是对意识来源的一种正确解释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它:A B C E A.

3、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B.具有普遍性C.具有直接现实性D.能检验某一认识是否有用E.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5、以下论断正确反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有:B D EA.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B.幻想是极可贵的品质C.意志决定一切D.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症结E.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劳苦坚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三、辨析题:(10题)1、只有直接经验才是重要的,间接经验没什么用处。【答案要点】(错误)这是把知识的来源和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 知识或认识从根本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认识书本知识和间接

4、经验的关系问题。 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但人们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实践结合起来。5、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答案要点】(正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解决本质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有其合理性。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6、客观真理主要是指真理的产

5、生是不依人意的。【答案要点】(正确)客观真理也叫真理的客观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人的主观思想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是指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7、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答案要点】(错误)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这种不确定性不是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作为实践的标准只有一个,不以个人或阶级为转移。 造成实践标准不确定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一切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都有局限性,这样每次实践检验出的认识的真理性也只能是历史的

6、、具体的,具有近似的性质。这就是说,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 二是由于实践检验是个过程,任何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的实践,都不可能对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的一切理论、认识和观点作出最终的检验,即不能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8、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答案要点】(正确)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试验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这是因为: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的因素。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试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生

7、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试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9、真理必有用,有用即真理。【答案要点】(错误)真理是有用的,即真理是有价值的,这是正确的。真理的有用性主要表现在:真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使实践获得成功,取得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效成果。但“有用即真理”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它是实用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主要表现。其错误主要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当成可以根据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在阶级社会的条件下,有用与否在不同的阶级和集团那里是完全不同的,这样一来,真理还有什么客观性可言呢?其次,真理的唯一规定性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相

8、符合与一致,这跟真理是否有用无关。因此,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未必就是真理。10、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答案要点】(正确)这个论断正确地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或理论,哪怕是完全正确的思想、完全科学的理论,它本身是什么也实现不了的,如果不把它用于指导实践,不与实践相结合,那么它只能是一种空洞的理论,而空洞的理论是无用的。 只有把思想理论用来指导人们的做和行动,用于指导实践,变成一种实践的力量,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即改变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由此可知,我们在实践中一定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四、材料题:(3题

9、)第一题:材料1笛卡尔说: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观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观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以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和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种和第三种知识必然是真知识”,“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10、”。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材料2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贝克来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观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 摘自贝克来人类知识原理材料3毛

11、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物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辨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请回答:(1)材料1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3)简述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物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性。【答案要点】(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 (2)材料2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来是唯心主义经验论。(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物

12、论和经验论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分别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二题:材料1美国有一种连锁店,叫“塞问一来问”,是一种日用品商店,它经营的基本理念是以方便换利润。它就开在居民区里,早上7点开门、晚上11点才关门,所以叫“塞问一来问”。店里的日用百货一应俱全,服务也非常周到,

13、但是它的价钱比商业区里稍贵一点,这种连锁店在美国非常红火,利润很高。材料2台湾的一个老板于是把这一连锁店引进了,也开在台湾的居民区里,经营的方式和美国的一模一样,可是三年下来,生意却越做越淡,并且亏的一塌糊涂。经营的失败,迫使老板和大大小小的经理们反思:为什么在美国行、在台湾就不行?他们下决心一定要把原因搞清楚。材料3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台湾的情况和美国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的商业区离居民区很远,开车也要好半天,台湾的商业区离居民区很近,走路只要几分钟;美国的家庭主妇比较图方便,不在乎一毛、两毛的,而台湾的家庭主妇很在乎一毛、两毛钱,宁可多走路,也不愿花那冤枉钱,因此,想挣她们的钱是很难的。但

14、是通过调查,他们也发现,来来往往的游客和步履匆匆的学生们却很适合他们的经营理念。于是老板决定把连锁店从居民区里搬出来,开到车站边上去、开到学校边上去、开到十字路口、三岔路口去,为来来往往的游客服务,为学生们服务。台湾的游客很多,学生也很多,而他们买东西图的就是一个方便,而价钱贵一点、便宜一点,他们是不太在乎的。结果,连锁店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利润不断增长。请回答:(1)从连锁店经营的失败到最后的成功,他们做了哪些工作。(2)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悟出什么哲理。【答案要点】(1)他们下决心一定要把原因搞清楚。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台湾的情况和美国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他们也发现,来来往往的游客和步履匆

15、匆的学生们却很适合他们的经营理念。于是老板决定把连锁店从居民区里搬出来,开到车站边上去、开到学校边上去、开到十字路口、三岔路口去,为来来往往的游客服务,为学生们服务。结果,连锁店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利润不断增长。(2)我们无论干什么,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对于其他地区、其他人成功的经验要学习、要借鉴,但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进行创新和变革,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又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必由之路。第三题:材料1霍尔巴赫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人在他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