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50923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音乐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1、儿童艺术发展的三大系统是制作、只觉、感受。2、儿童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01)前符号、(27)符号运用、(8岁以后)继续进步 与可能退步。3、舒特一戴森归纳的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是0岁1岁:对声音做出各种反 应、1岁2岁:自发、本能地“创作”并歌唱、2岁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 仿地唱出来、3岁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表演,可以培 养绝对音高感、4岁5岁:能辨别高音、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5岁6岁:能理解、 分辨响亮的声音与柔和的声音,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型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6 岁7岁:在歌唱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

2、不成调的音的堆砌好听。4、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包括形式、再现、表现。5、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文化特色包括民族性、现代传统型、创作型、流行性。6、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实用特性包括教育性、说教性、知识性、娱乐性。7、学前儿童音乐制作形式包括身体动作、演唱、打击乐。8、学前儿童音乐即兴形式包括动作即兴、唱歌即兴、演奏即兴。9、学前儿童身体动作的类型有非移动式的身体动作、稳动式的身体动作、与物体一起做身 体移动。10、学前儿童的歌曲即兴包括创编歌词、自发咏唱。11、学前儿童的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包括身体动作制作的关键经验、歌唱的关键经验、演奏 的关键经验。12、学前儿童的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包括节奏、音

3、乐、力度、旋律、结构、速度、肢体、风 格。13、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包括制作与感受系统、制作与听觉系统、制作与迁移。14、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层次分为幼儿园音乐课程总目标、幼儿园音乐课程年龄阶段目 标、幼儿园音乐课程单元目标、幼儿园音乐课程具体活动目标。15、幼儿园音乐作品的选择标准是作曲技巧性、想象性、表现性。16、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组织标准是连续性标准、顺序性标准、整合性标准。17、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以音乐版块内容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以音乐经验 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以幼儿社会生活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18、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有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

4、、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 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最后效果。19、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幼儿。20、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方法有等级量表评价、表现性评价、档案夹评价。21、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的类型包括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 能、即兴音乐技能。22、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的出场方式有游戏方式、探究方式、角色表演与剧情表演、园舞对舞。23、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目的有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24、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铺垫方式包括围绕目的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觉进行铺垫。25、根据音乐经验目标选择歌曲与学习方式包括指向节奏经验目

5、标的歌曲与学习方式、指向 旋律经验目标的歌曲与学习方式、指向力与谏度经验目标的歌曲与学习经验、指向结构经验 目标的歌曲与学习方式。26、幼儿园集体舞的类型分为邀请舞、单圈舞、双圈舞、直列舞。27、对学前儿童音乐作品进行动作意象的原则有把握音乐形式结构,事先画出句段图的原则、 动作诠释遵循音乐重复,对比等音乐形式组织手法的原则、动作和音乐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 相吻合的原则、动作简单的原则。28、对学前儿童音乐作品进行动作意象的方式有根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离开 作品愿意进入右耳能够理解的生活情节的动作意象、带有舞蹈意味的无情节的动作意象、集 体舞。二、名词解释知觉系统1、感受系统2、制作

6、系统3、形式性作品4、再现性作品5、表现性作品6、文化指应用各种方法的各种探究领域7、动作表演它是幼儿感知与表达音乐核心手段,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音乐制作方式, 包括舞蹈、律动、身体打击等。8、演唱10、演奏11、音乐即兴 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个音 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12、音乐创作对幼儿来说,音乐创作的全部内容就是即兴表演,所以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就是即兴。身体动作、身体打击乐、打击乐器演奏、唱歌、所有的表演活动都充满音乐即兴的契机。13、长时记忆头脑中清楚地意识到的东西14、工作记忆终身保存的知识技能15、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是把幼儿园艺术课

7、程目标再继续分成音乐、美术、戏剧等的结果。我们把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界定为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 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16、行为目标 是指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陈述的课程目标,他指明教育过程结束后 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17、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他追求的是儿童的反应或结果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追求的是儿童解决问题或完成的任 务。18、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组织 是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精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 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是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

8、系统中产生合 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19、音乐技能 是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 能力。20、学前儿童音乐技能21、原始经验是经过反省、提炼过的经验的来源,但经过反省、提炼过的经验显然是更有 结构更有意义的经验。22、邀请舞是一种找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23、意象是由想象力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24、全面发展三简答题1、简述加登纳提出的儿童艺术发展的三大系统。答: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行动是指向目的的,而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知觉系统的产 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识别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感受系 统的产物是情感,从

9、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情绪、情感反应, 如从微小到夸张的快乐、从舒展到紧张的状态等,但无论是怎样的情绪、情感反应,都是有 注意参与的。2、简述儿童歌曲学习的过程。3、从儿童艺术发展三大系统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儿童音乐学习不能获得音乐经验的原 因。4、简述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文化特征。答: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特征就是指幼儿园如何合理、有比例地选择世界范围内的各种音 乐。然而,在我们讨论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性选择时,其前提是所有音乐都符合幼儿的年 龄特点,抛开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来谈多元音乐文化是无效的。5、简述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实用特征。教育性 教育性是指音乐教育的终

10、极目标是使幼儿获得经验积累或成为与自我、社会、自 然和谐的人,这显然是幼儿园音乐作品最大的实用性。从自我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的音乐教 育活动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尽可能让幼儿主题学习,获得成功愉悦感,从而使幼儿具 有自信的人格特征。从社会性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过程是一个尊重他人、彼 此合作互动的过程,让幼儿意识到他人并乐意与他人相处,从而形成亲社会的人格特征也是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6、简述多元文化的内涵。答: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公共的社会系统中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存在。、这是一个描述性 的定义。但是,多元文化也有种评价感觉。它意味着一种社会理解,即在尊重与保留每种群 体更加

11、丰富的一种政策。7、简述学前儿童身体动作的类型。8、简述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内容。答:达尔克罗兹信奉“人类的身体是第一个用来表达音乐的乐器”的信念,他认为不仅 音乐的旋律源自我们肢体的自然律动,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身体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音 乐,所以只有掌握音乐的第一乐器一一人的身体,把倾听音乐和身体反应结合起来,才能产 生理解与表现音乐的巨大力量。9、件数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内容。答: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才能获得音乐经验、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 歌喉是每个儿童都有的乐器,唱歌是每个儿童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所以唱歌是进行普及 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柯达伊所指的唱歌

12、更确切地说是指合唱。由于合唱是 群体参与的形式,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营造和谐之美,所以合唱能培养集体感与友谊,在 忘我投入地合唱中能给人带来精神的升华,柯达伊认为合唱需要技术,但关键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精神的传达。10、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容。答:奥尔夫教学法的乐器类型:奥尔夫教学法中所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大概包括天然乐 器、自制乐器、身体乐器与奥尔夫乐器。天然乐器是指所有自然物质所发出的声音以及生活 中所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自制乐器是指由教师提供各种材料并指导幼儿运用想象力制作一 些和现成乐器有所不同的乐器。奥尔夫乐器主要以木片和钢片材料为主,打击时具有极佳的 音响效果,音色优美又简单易

13、学。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除了乐器演奏外的其他培养节奏的 方法:第一,身体打击一个幼儿通过手脚的配合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形成声音织体,这种 方式在全体幼儿的一起参与中更显示出它的“魔力”它是身体声音的“合唱。第二,韵律 朗诵。幼儿是通过韵律朗诵来理解节奏的,换言之,有节奏的童谣、儿歌是幼儿理解音乐节 奏的中介。第三,集体舞。集体舞的音乐往往句式、曲式都很规整,句子与段落重复很多, 这样的音乐特别容易让幼儿理解句子与段落。11、简述学前儿童的音乐形式经验类型。答:节奏:拍子节奏型 音色力度旋律结构速度织体风格12、简述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机制应用的注意事项。答:经验“挤压”或迁移具有多种境况。用同一

14、音乐作品但用不同的制作方式来表达。用同一制作方式表达不同的音乐作品。不是每一个作品都必须完成这三个环节。13、简述行为目标的制定准则。答:行为目标制定准则时行为与内容的双纬度制定,“行为”是指要求儿童表现出来的行为, “内容”是指这种行为所适用的领域。在指定行为目标时行为纬度又有以下两个准则:一是 指出儿童外显的表现行为;二是指出这种表现行为的条件或公认的准则。14、简述表现性目标的制定标准答:表现性目标的制定准则是情境与任务的双纬度制定,即交代儿童需要完成的任务情境与 具体任务。15、简述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表述内容。答:表述的角度表述的性质 表述的准确16、简述幼儿音乐课程表现性评价的设

15、计步骤。答:第一步,确定表现性任务。第二步,设计表现性人物的情境。第三步,确定评价标准。17、简述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的出场方式。答:第一,游戏方式。第二,探究方式。第三,角色表演或剧情表演方式。第四,圈舞、对 舞方式。18、简述幼儿园音乐铺垫教学的理论基础。19、简述幼儿歌曲学习的目的。20、简述幼儿园器乐曲教学的一般步骤。答:第一,用语言简要描述音乐作品的内容主题,提出第一次倾听音乐、观看动作所需要完 成的任务。第二,分段倾听与观看,在每次倾听与观看之前提出需要幼儿关注与完成的任务。 如果有重复段出现,那么应努力通过提问、布置任务等方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如果有而已 经具有器乐曲学习方面的一定经验,那么重复段的动作可以由幼儿自己来完成;如果幼儿已 经具有较多的器乐曲学习方面的经验,那么所有的动作可以有幼儿自己来完成。第三,幼儿 完整地配合音乐进行动作表演。21、简述幼儿园集体舞教学的一般步骤。答:第一阶段是基本舞步与手的动作的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幼儿边做动作边配合音乐的尝 试阶段;第三阶段是完整舞蹈的学习阶段。22、简述音乐目标与教育目标的关系。答:在音乐活动中音乐目标与教育目标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并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