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49961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二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二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学目的】1、了解人类计算工具的发展及电子计算机产生的必要性,第一 台电子计算机。2、掌握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发展趋势、电子计算机的 特点与应用。3、通过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应用举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分析 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发展趋势、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与应 用【教学难点】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课型】新授课【教法】以讲授法为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人类计算工具的发展春秋的“筹算法”(用竹筹计数)唐 末的算盘(南宋口决)第一台机械计算机(1642 年、法国) 计算尺(1654 年)手摇计算机(1887 年)电动计算机2、计算工具与社

2、会实际需要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计算计算工具的要求越来越高, 主要表现 为:运算量大、 精度要求高、 速度要求快以及能进行自动控制、 管理、 检索。于是着手研制更为先进的计算工具。二、新知讲授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1942 年 2 月问世,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莫尔学院的莫厅 莱教授和学生埃克特博士等研制。运行速度:约5000 次/秒,重: 30 吨,占地面积: 167 平方米主 要电子元件: 18000 个电子管、 1500 个继电器等。教师可例图显示(激 发教学情趣)2、子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件的计算机, 称为第一代计

3、算机。特点:体积大,笨重,运算速度慢。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埃尼 阿克”(ENIAC)。2.第二代计算机兴起于四、 五十年代, 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元件的 计算机, 称为第二代计算机。 晶体管与电子管相比, 体积小、 寿命长、 功耗小,可靠性高。3.第三代计算机六、七十年代,集成电路迅速发展。以集成电路 为主要元件的计算机即第三代电子计算机。4.第四代计算机七十年代, 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 出现大规模集 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以它们组成成的计算机就叫第四代计算机。从使用的逻辑元件划分,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 晶体 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对照教材“表 1-1”,

4、教师讲述、比较。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指高速、大存贮容量的计算机微型化:指体积缩小(便携式)、价格不断下调智能化:人工智能的模拟网络化:以实现资源共享、分布处理、信息传输等。多媒体技术应用化:图、文、声、像并茂3、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运行速度快:几十亿至几百亿次/秒精确度高:精度一般可达十几位有效数字具有“记忆”存贮和逻辑判断能力:采用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存 贮设计思想程序运行自动化: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由程序自动控制进行4、电子计算机的概念电子计算机是一种以高速进行操作、 具有内部存贮能力、 由程序 控制其操作过程的自动电子设备。5、计算机在各领域的主要应用(教师应加强举例、 剖析计算机的应用

5、、 以激发学生对该科的学 习兴趣)科学计算:如数学物理问题、气象、地震预测等的计算数据 处理: 企业、财务、 统计、资料管理、 图书检索等。实时控制:卫星、导弹发射等计算机辅助系统: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T (计算机辅助测试)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其它应用:系统访真、人工智能、网络通讯办公自动化等。四、课堂小结小结: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特点与应用。伏笔:计算机的原理与构成将下次继续学习。五、作业布置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自主要的电子逻辑 元件分别是什么?2、电子计算机有何主要特点?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试举例加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