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哈工大)考试选填判断简答重点内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466961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力学(哈工大)考试选填判断简答重点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理论力学(哈工大)考试选填判断简答重点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理论力学(哈工大)考试选填判断简答重点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论力学(哈工大)考试选填判断简答重点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力学(哈工大)考试选填判断简答重点内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二力杆: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构件。2、静力学公理:1)平行(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也作用于该点,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由这两个力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刚体或者 变形体都适用。2)平衡(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只适用于刚体。3)加减(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意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 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只适用于刚体。(1)可传(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动到 刚体上的

2、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2)三交汇(三力平衡交汇定理):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其中两个力的 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平面上,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也通过该汇交点。4)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对刚体或变形体都适用。5)刚化(刚化原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则 平衡状态保持不变。3、自由体和非自由体:运动不受限制的物体称为自由体;运动受到限制的物体称为非自由 体。4、两力相等和两个力等效不是一回事,力相等(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等效(根据力

3、 的可传递性原理,作用点可不一样, 教材第 7 页; 一个合力可以与力系等效,但合力不等于 力系)。平衡力系: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 等效力系: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可以用另一个力系代替,二不改变物体的原有状态。5、约束反力,存在于相互接触之处, 与约束所能限制的位移方向相反。 光滑铰链约束特点: 构件只能绕销钉的轴线转动,而不能相对移动。6、各种约束的约束特点: 柔性约束:方向沿着绳索中心线而背离物体。 光滑面约束: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 滚轴支座:约束反力垂直于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心。球铰链:可用三个正交分力7、力矩:力对刚体的转动效应。 力

4、偶矩: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力偶矩的大小等于力与力偶臂的乘积。8、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O 点是固定铰链支座, 以圆盘为研究对象, 画出受力图 (板书画出) ,由力的平衡方程可知, 存在一竖向约束力 F,与F形成力偶,与主动施加的力偶M平衡。9、力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不共线的两个力(作为一个 整体)10、汇交力系的简化结论:汇交力系可以简化为一个合力,合力等于各力的矢量和,合力的 作用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11、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力系的合力等于零。12、力不能与力偶等效,即力系不能简化为力偶。13、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若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5、,则主矢量为零,主矩若不为零,则简化结 果为一力偶。14、一力矩形式; 二力矩形式( X 轴不垂直于 AB 两点连线); 三力矩形式(三点不共线)。15、主矢:平面汇交力系可合成为作用在O 点的一个力,这个力就称为原力系的主矢。16、主矩: 附加平面力偶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这个力偶的力偶矩就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 O 点的主矩。17、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三种情况。18、静定问题:所考察的问题的未知量的数目恰好等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19、静不定问题:所考察的问题的未知量的数目多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20、库伦摩擦定律: 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其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的大小

6、成正比。21、产生滚动摩阻的原因是由于轮子和地面都不是刚体,它们受力后都会有局部微小变形, 地面产生的阻力不均匀地分布在一小块接触面上,将这些力接触最低点 A 简化为一个力和 力偶矩为 M 的力偶,该力偶为滚动摩擦力偶。22、自锁现象: 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全部主动力的合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之内,无论这个力多么大,物体必保持静止;反之,则反。23、力对轴之矩为零的情况:力的作用线与轴平行或相交(即共面)。 如何判断力对轴之矩的正负号: 右手螺旋法则, 将右手手心朝向转动轴并握住它, 四指握拳 与物体转动方向一致,伸开拇指,若拇指指向与转轴正向一致,则力对该轴之矩为正, 反之 为负。(逆为正,顺为负

7、)24、平面法求解法可否求出空间力系中的9 个未知量:( 1)不能。(2) 3 个轴上的投影平衡方程用了两次,因此实际仍9-3=6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仍最多可解出 6 个未知量。25、铁丝变成不同形状。其重心位置是否会发生变化? (1)一般情况下,重心会发生变化。(2)重心由合力矩定理推出,当铁丝弯成不同形状时,虽然总质量不变,但一般情况下, 力矩会跟着改变,导致重心位置改变。26、将物体沿着过重心的平面切开,两边是否等重? 一般不等重。与力臂有关,力臂长的一段重量轻,比如杆秤。26、力对轴之矩:力使刚体绕一轴转动效应的度量。27、力螺旋:Fr、Mo不为0,且方向平行,力与力偶的作用面垂直。(

8、钻头、螺丝刀)28、重心:物体的重力作用点。29、动点运动三种方法及意义( P96): 矢量法:主要用于理论推导。直角坐标法:主要用于运动轨迹未知的情况。 自然法:适用于运动轨迹已知的情况。30、刚体的平动:刚体运动时,如果刚体上任一直线始终与它最初的位置保持平动。(可以用 点的运动学理论来解决刚体的平动问题)31、刚体的定轴转动:刚体运动时,如果刚体上有一条直线始终保持不动。32、刚体的平动可为曲线平动,这是各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33、角加速度与角速度同号时加速转动,反号时减速转动。34、 刚体平动时,若已知刚体内任一点的运动,冈U体可由此点的运动确定刚体内其他各点的 运动。35、点的三种运

9、动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 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36、科氏加速度: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相互影响而出现的一项附加的加 速度。37、刚体平面运动可以分解为刚体的平动和转动。38、 对平面图形的角速度、角加速度而言,无需指明是绕哪个基点转动的,统称为平面图形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39、 速度瞬心:一般情况下,每一瞬时,平面图形内或平面图形的扩展部分上,都唯一地存 在一个速度为零的点。4种方法确定。40、 方位角:矢量 AB和X轴正方的夹角;方向:从不动边ox轴转向矢量AB,转动方向 即为正向。41、角速度、角加速度表示

10、了刚体方位变化的快慢,是与转轴无关的量。42、牛顿三大定律:牛一(惯性定律):不受作用力的质点,将永远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牛二(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定律):质点受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质点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牛三(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 一作用线且同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43、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惯性的度量。1 2均质细直杆:I z ml3均质细圆环:lz =mR21均质等厚圆板:I-mR2244、 动平衡:在任意瞬时,作用在质点上的主动力、约束力、惯性力在形式上组成平衡力系。44、虚

11、位移:在约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某瞬时质点系的任何无限小的位移。45、虚位移与实位移的联系:二者都要符合约束条件。区别:实位移是在一定主动力作用下、一定初始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位移,其方向是唯一的(与时间间隔有关);而虚位移则不涉及由于主动力,也与初始条件无关,是 假想发生、实际未发生的位移, 所以它不需经历时间过程,其方向至少有两组,甚至无穷多 组(与时间有关)。46、虚功:质点或质点系所受的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47、与实功的区别:( 1)实功恒为正值,计算式前有系数1/2;虚功可为正、负或零。(2)由于实功是变力作功即作功的力与位移成比例,外力功是外力或位移的二次函数 (非线性关系 ),所以,对实功不能应用叠加原理。虚功是常力作功,外力功是外力或位移的线性 函数 (线性关系 ),所以,对虚功可以应用叠加原理。(3)由于虚位移是假想的,因而虚功是假想的;而实功是实际存在的。48、虚位移原理: 具有理想约束的质点系, 其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作用于质点系上的主 动力在任何虚位移中所做的虚功之和等于零。适用于刚体、变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