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学概论笔记.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465785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学概论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政学概论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政学概论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民政学概论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民政学概论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政学概论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学概论笔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肖博笔记,翻版必究第一章:导论 民政的概念 民政是指以基层社会为中心,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以基层社会保障和社会行政事务为主要内容,以稳定社会、稳定统治秩序、稳定政权为目的的一种社会行政管理。1、民政工作的对象直接/间接的对象 稳定、定型的/不稳定、不定型的对象普遍性、全民性/局部性、专项性的对象 对象具有可变性:个体变化、群体变化、社会性变化2、民政工作的任务 提供作为生物人必须的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 提供作为生物人必须的正常生活的基本服务保障 提供作为社会人必须的参与社会的基本权益保障3、民政工作的内容 社会行政管理 基层民主建设 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 社会保障4、民政工作的功能 保障基

2、本人权,促进人的发展 维护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5、 民政工作社会化充分运用与发挥民政工作社会性、群众性的特点,改变过去一家包办民政事业的封闭型格局,改变观念和做法,转而依靠和组织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的力量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开展民政工作,发展民政工作,使民政工作沿着资金、人员和任务等方面整体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第二章:救助管理 1、救助管理的含义: 救助管理是指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而提供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 实施细则:自身无力解决食宿 无亲友投靠 不享受低保或五保供养 正在城市流浪乞讨2、社会救助: 国家和社会对

3、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物质援助,并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救灾、救济、五保、扶贫等内容,前身为社会救济3、救助管理的基本原则(1)自愿受助、无偿救助 区别于收容遣送的重要标志;(2)临时性救助区别于城市低保及其他社会保障;(3)政府、社会、家庭三者责任的有机结合。4、救助管理的功能(1)直接功能 保障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2)间接功能 维护城市秩序,促进社会稳定。5、救助管理的内容(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 (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

4、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6、救助管理的工作体制 (1)民政部门是负责新的救助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县级以上政府民政部门)(2)救助管理站是开展救助管理工作的载体救助管理站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3)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救助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有关部门的配合:公安、卫生、交通、铁道、城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7、收容遣送制度的弊端(1)制度设计的目的不当 前提预设: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对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的不利因素。 对乡村的歧视性对待;对乞讨现象的偏见。(2)手段与目的不符 用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实现安置的目的。 体现了手段的不正当,也掩盖了流浪乞讨现象的深层原

5、因。(3)制度的异化 收容遣送工作的目的异化 执法权力滥用(4)立法法(2000)出台使收容遣送办法失去合法性依据。 立法法第9条: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加以规定。收容遣送办法使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属于行政法规。8、 救助管理制度的进步与不足 进步:(1)明确了正当的制度目的: 割断了救助预城市社会秩序的关系,救助并保障基本生活权益,成为唯一目的。 (2)原则性地确定了救助对象的范围 (3)体现了救助以自愿为基础的原则 (4)明确提出提供一定的社会救助体系是政府应尽的职责符合当代各国福利行政的发展趋势 (5)搭建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框架。 问题: (1)新

6、制度延续了区别城市和乡村的旧路径 (2)财政问题未能得到明确对待第三章 :区划1、地名的概念: (1)含义: 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所赋予的专有名称。 (2)地名的属性: 指位性:具有一定的空间位置 社会性:地名是社会的产物2、地名管理的定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地名法规,对地理实体进行科学命名、更名,采取必要手段推行地名标准化的行政管理工作。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现我国地名管理的标准化。3、地名管理的内容: 地名的命名和更名 设置地名标志及地名标志管理 标准地名出版物,地名信息系统研制4、地名管理工作的目标: 全国县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本辖区地名管理法规

7、,实现地名管理法制化; 全国自然村以上地名和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实现标准化; 我国少数民族语地名、外国重要地名的汉字译写和我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实现规范化。5、什么是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就是国家对地方行政区域、行政建制的划分与设置。6、行政区划管理工作行政区划管理工作,主要是对行政区划变更方案的提出和审批,同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方式,对各级、各地的行政区划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 7、行政区划的原则 有利于国家行政管理; 有利于经济建设; 有利于民族团结; 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8、堪界的涵义 以行政区域管辖的现状为基础,依照有关规定明确行政区域界限的位置,在实地树立界

8、桩,形成准确反映实际边界走向的文件、资料和地形图,按照规定的程序将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限确定下来。第四章:民间组织 1、民间组织涵义: 是指由民间力量主办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两类。 2、特征:民间性(非官方性)、非营利性 3、我国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1、政府对民间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体制 2、在政治立场上,强调与政府的一致性 3、在经费来源上,民间组织依赖于政府拨款 4、在人员构成和管理上,存在着明显的行政人事化倾向 4、民间组织存在的必要性 1、存在政府和市场双双失灵的领域; 2、存在市场不能满足、政府理论上能满足但是实际上未能满足的领域。 5

9、、民间组织发展中的局限性及其根源 (一)局限性 1、对大多数民间组织来说,政府仍未给予足够重视,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大多数民间组织缺乏自主性,行动灵活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开展的实际性工作不多,倡议得不到实施; 4、与公众的关系疏远,社会影响力不大。 (二)体制根源 1、“全能政府”的管理思想营造了不利于民间组织成长的社会空间。 2、对相关法律建设的忽视营造了不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法律空间。 3、落后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营造了不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空间。第五章 基层民主建设1、 基层民主建设的特征与形态 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

10、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 基本形态: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 城市基层民主建设 以社区居民自治为核心 企业基层民主建设2、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 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 基层组织关系异化 权利主体地位和权力的异化 农村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4、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1、财产自治:政府拨付;向辖区内居民和单位筹集;服务性收入 2、选举自治 3、组织与管理

11、自治 4、教育自治 5、服务自治5、 城乡基层民主建设的比较 1、民主选举的方式不同 2、与党的关系不同 3、与上级政府的关系 4、成员性别结构 5、民主意识的取向不同 6、民主监督的视角不同第六章 社会福利工作 1、社会福利工作: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和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生活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服务工作,旨在通过提供设施、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的一定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2、社会福利工作的类型: l、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福利; 2、为本单位/行业从业人员及家属提供的职业福利; 3、专为老年人提供的老年福利; 4、为婴幼儿、少年儿童提供的儿童福利; 5、为妇女提供的妇女福利;

12、6、为残疾人提供的残疾人福。3、 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医疗服务、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社会服务(福利性/个体性/救助性)4、孤残儿童福利工作: 孤残儿童:因天灾或不可预测的事故失去双亲的孤儿,因身患难以完全康复的肢残、智残、因严重疾病、非婚生或其他因素而被父母遗弃后查找不到亲生父母的儿童。 孤残儿童照料方式: 合法收养 集中供养 分散寄养5、老年人福利事业发展的目标与框架 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集中供养为补充,建立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6、 老年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老年人的经济保障 老年生活照顾(家庭照顾、机构照顾、社区照顾) 老年服务及其他:“星光计划”(2001-03)、“霞光计划”(2007-年)。第七章:婚姻管理1、婚姻管理的涵义:婚姻管理,是国家机关通过制定和执行有关婚姻法律,对整个社会的婚姻生活进行指导、调节、监督和处理,以建立与社会相适应的婚姻制度和婚姻秩序。2、婚姻管理的主、客体 主体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客体人们的婚姻行为和婚姻关系 包括建立和解除婚姻关系,以及对合法婚姻实行保护,对违法婚姻和违反婚姻法的行为进行。3、 婚姻登记:结婚登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