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2-1.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46170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2-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2-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2-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科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框内)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0=0 B C D2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 A直线 B直线 C直线 D直线3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 5,圆心距为7,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4如图,在RtABC中,C=90,AC=3,AB=5,则cosB等于A B C D5若a为方程的一个实数根,b为方程的一个实数根,且a、b都是正数,则ab的值为 A5 B6 C D 6将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向左移1个

2、单位,再向上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关系式为 A B C D7如图,在ABC中,A=50,内切圆I与边BC、CA、AB分别相切于点D、E、F,则EDF的度数为 A55 B60C65 D708方程的一较小根为x1,下面对x1,的估计正确的是 A B C D9高速公路的隧道和桥梁最多如图是一个隧道的横截面,若它的形状是以O为圆心的圆的一部分,路面AB=10米,净高CD=7米,则此圆的半径OA等于A B C D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当直角三角板MPN的直角顶点P在BC边上移动时,直角边MP始终经过点A,设直角三角板的另二直角边PN与CD相交于点Q设 BP=x,CQ=y,那么y

3、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11使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12方程的解是 。13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为x1=3,则另一个解x2= 14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腰BC的长为2cm,对角线ACBC于点C,若梯形的高是cm,则CAD= 15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 cm,侧面积为65cm2,设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 (如图),则sin的值为 16在ABC中,B=45,cosC=,AC=5a,则ABC的面积是 (用含a的式子表示) 17如图,O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M,已知AM=5

4、,BM=1,CMB=60,则CD的长为 18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a+b+c0;b0;4a2b+c1,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作图时用2B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 19(本题满分6分)求tan2 60+4sin30cos45的值20(本题满分6分)解不等式1,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本题满分6分) 解方程:22(本题满分6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内,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0,0),点B在第一象限内,BO=5,si

5、nBOA= (1)求点B的坐标;(2)求tanBAO的值23(本题满分8分) 关于x的方程 (1)a= 时,方程的一根为0 ? (2)a为何值时,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3)试证明:无论a取何值,方程的两根不可能互为倒数24(本题满分8分) 二次函数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当x=3时,y= ; (2)当x= 时,y有最 值为 ; (3)若点A(x1,y1)、B(x2,y2)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试比较两函数值的大小:y1_y2(4)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5,则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 25(本题满分8分) 如图,直线MN交O于A,

6、B两点,AC是直径,AD平分CAM交O于D,过D作DEMN于E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DE=6,AE=,求O的半径;(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6(本题满分9分) 已知抛物线(k为常数,且k0) (1)证明:此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交点; (2)设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是M、N 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MN= (用含k的式子表示)若M、N两点到原点的距离分别为OM、ON,且,求k的值27(本题满分9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0,3),点P是直线BC下方

7、的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当点P运动到抛物线顶点时,求四边形ABPC的面积 (3)连结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C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如图,OA与y轴交于C、D两点,圆心A的坐标为(1,0),OA的半径为,过点C作OA的切线交x轴于点B (1)点B的坐标为( , ),切线BC的解析式为 ; (2)若点P是第一象限内OA上的一点,过点P作OA的切线与直线BC相交于点G,且CGP=120,求点G的坐标;(3)向左移动A(圆心A始终保持在x轴上),与直线BC交于E、F两点,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A,使AEF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A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