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心得体会范文.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442185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道心得体会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孝道心得体会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孝道心得体会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孝道心得体会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孝道心得体会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孝道心得体会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道心得体会范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孝道心得体会范文关于孝道心得体会范文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忠孝”二字,关于孝道心得体会范文。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下,世人多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的最终目的,而期间必以“修身齐家”为根本。孝,便作为修身齐家中最为重要的纽带而传递千年。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有大段关于舜行孝道的记载,舜为“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舜的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傲不驯,并屡次密谋,欲置舜于死地;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孝道,与弟弟非常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以致于“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因此,舜二十岁便以孝而出名,得到了尧的赏识。他的故事,虽带有神话般的色彩,作为古代的明君,尧、

2、舜、禹的文字记录并不够充分,而仅有的史记中的记载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明察秋毫、宽容博大令今人难以企及,但从文中不难看出,古人将孝道置于很高的地位,以致于对一个人品格的判断,从行孝开场看起。这也是儒家文化的一个的重要特点。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竭力推崇舜的孝行,提出:“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那么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孟子认为,舜纵然难以企及,但亦是凡人,他的作为是我们的典范,应该继承发扬。而孝道这一思想,那么是孔子老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论。他在论语中屡次阐释了他对孝的见解,并对后

3、世的影响极大。在宋朝,太祖皇帝提出要以孝治天下,而他的宰相赵普说要以论语治天下。论语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讲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是仁爱的前提,假如一个人不行孝道,那么更难以行仁爱,也难以尊重礼节。我想:我们平日之所行所感,虽然常被教诲要仁爱,要尊敬老人。然而何为仁爱?便是对世人乃至自然生灵有一个真诚、宽容的心,而这份宽容从何而来?当是父爱深沉与母爱博大之影响。所以孝道是仁爱的根本。而身处不同年龄、不同时空的我们也会对孝道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因为我们会经历一个变换的过程,即被施与爱到施与爱。年幼之时,

4、我们被施与爱,被教诲要行孝道,但我们所行的孝道必定是不完好的。我们会带有完成任务的心理去对父母说感谢,或是替父母做家务,当然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就如孔子对子夏所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的意思是:把食物让给父母吃或是自己替父母做劳务,这是孝吗?这并不算是。真正的孝是人内心深处的体悟与情感。当我们为父母付出时,要真心真意不带有完成任务的心态,资料共享平台关于孝道心得体会范文(s:/.)。而事实上消极的心态是很常见的,即孔子所说的“色难”。但在特定的情况下,比方当孩子长大成人,甚至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们为人父母之时,便会在抚养孩子时进一层体会父母之心。虽然我还未

5、及此,但我认为这个质变是一定会有的。而以我所见,在历经坎坷,事业已经成功之时,必是又有一个飞跃。子曰:“四十不惑。”男人四十是为当打之年,事业、家庭都趋于平稳,但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有两点,一是父母步入老年,身体情况日渐衰弱;二是孩童身心成长进入重要阶段,身心有童年向青春转变。我感慨孔子老人家的话竟如此精辟,我虽只有二十岁,但通过对父母长辈的观察,认为这极有道理。这一时期的人应该已经经历了一生所能经历的大多数事情,他们对孝道的理解应该更加完好,在父母身体不好的情况下,子女争孝也是一个正常家庭的普遍现象。然而,我常想:行孝难矣!人与人是无法做到完全的“感同身受”,我们的感觉不会一致,以致

6、于子女不可能做到完全让父母处于最自然的状态。以我为例,我的姥姥八十有九,身体已不能称之硬朗,但仍负责、好动。她手不离家务,仅此一点就常被子女劝止,故常引起姥姥不悦。姥姥的思维是:尽量自己做事,能活动身子,更不费事子女。而子女的思维是:老人做家务容易伤身,令家人担忧。难以评论这些想法的正确性,但按照孔子的说法,子女的想法一定是“不孝”的,但换个角度想,子女的想法却是“合情理”的。孔子的理论更多是圣贤的君子之道,他的每一句话都没有掺杂世俗的成见。而作为普通人,受着各种利益关系束缚的我们自然是难以到达。但君子之道却可以作为我们追求的标准,正如各朝君主都以尧舜禹为目的一样。而当代社会,孝道的思想逐渐淡

7、化,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使得子女争孝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很多子女也淡忘了行孝的本质。这时,我们更应该反思,以先贤为鉴:行孝,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修身齐家的第一课。孔子之后,孟子在其根底上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是一种博大的价值观,由孝道而来,进而超越孝而深化了“仁爱”的本意。古之贤人如杜甫、范仲淹所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仁爱”的精华,流芳千古。大概我们的各种感情与意识,都可以在孝的思想中找到根。这里我并未过多理解,便不做阐述。而我所见所感,无不感觉我的意志受父母影响颇为深远,即使离家求学,内心的原那么仍然不变。而我辈必将传至与下一代,并不断传承。常思索人生含义而不解,最后草草作结,认为人生便是在传承中才见真谛。我给孝一个广义的定义,便是:人类关系的神圣纽结,历史中的根脉。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