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复习资料学生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40517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复习资料学生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复习资料学生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一复习资料学生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一复习资料学生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一复习资料学生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复习资料学生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复习资料学生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汇总 古诗文默写一、提示型默写: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3. :现在却经常是忧郁。4.一切都是瞬息, ;而那过去了的, 。5.东市买骏马, , ,北市买长鞭。6. ,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 。7.日辞黄河去, ,不闻爹娘唤女声, 。8.万里赴戒机, 。 9.朔气传金柝, 。10. ,壮士十年归。11.策勋十二转, 。12.雄兔脚扑朔, 。13.双兔傍地走, ?14.爷娘闻女来, 。15.小弟闻姊来, 。16. ,对镜帖花黄。17.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 。18. ,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 。19.峨嵋山月半轮秋,

2、。20.夜发清溪向三峡, 。21. ,散人春风满洛城。22.此夜曲中闻折柳, 。23.故园东望路漫漫, 。24.马上相逢无纸笔, 。二、理解型默写:1.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难: , , !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的原因是“ ”;“ , ”; “ ”。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几句是 , , ! 。4.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几是 ; , ;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 , , 6.木兰诗中反

3、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 , 。 , 。7.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 , 。 , 。8. 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 。9.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10.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11. 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 。12. 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 。1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 , , 。14.木兰诗中描写木

4、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 。15.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 , ; , ?1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 。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 。17.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 , ; , ?18.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19.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 。20.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 。21.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22.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23.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24.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 。25.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26.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 。27.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28.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伤仲永二、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贤于材人远矣( )三、一词多义自:

6、 1.并自为其名( )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闻: 1、余闻之也久( ) 2、不能称前时之闻( ) 其: 1、其诗以养父母( )2、稍稍宾客其父( ) 然: 1、父利其然也( ) 2、泯然众人矣( )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 )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四、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2、(或)以钱币乞之( )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4、(稍稍)宾客其父( ) 5、泯然(众人)矣( )五、重点句子翻译。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

7、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六、问题探究1、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2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 3方仲永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作者的看法来看,“ ”。(引号内填原文)4. 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 5. 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从个人情况看: 从道理上讲: 6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答: 7“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这句话表明了什么观点?答: 8从最后一段分析,人要成才,是先天的天资重要还是后天的教育重要?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