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光谷九峰中学2014届毕业生二月月考语文试卷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光谷九峰中学2014届毕业生二月月考语文试卷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光谷九峰中学2014届毕业生二月月考语文试卷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和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尴尬(g) 笃(d)行 煞(sh)有介事 踉(ling)踉跄跄B、狡黠(xi) 繁琐(su) 饥肠辘辘(l) 若无其视(sh)C、运筹(chu) 愚(y)鲁 手不释(sh)卷 众目睽睽(ku)D、揣摩(m) 领(lng)略 聪(cng)慧 余音绕梁(ling)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狡诈者_学问,愚鲁者_学问,聪明者则_学问。A、轻鄙 运用 羡慕 B、羡慕 轻鄙 运用 C、轻鄙 羡慕 运用 D、运用 轻鄙 羡慕3、请选
2、出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 ( )A、梅花节期间,2万余株梅花从早梅到晚梅次第开放,东湖梅园适时推出了丰富的游园活动。B、武昌站一负责人介绍,最近两天客流仍将持续高涨,武汉三大火车站每天都有可能刷新今年的春运客流。C、受不利气象条件及元宵节烟花爆竹燃放的影响,元宵节当天我国33个城市出现重度空气污染。D、湖北省16个地市中已有12个地市实现移动4G网络试用,我省将全面进入4G时代,其建设发展规模位居全国前列。4、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
3、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A、 B、 C、 D、二、(共9分,每小题3分)宅,难有大千世界社会变化迅疾,不少人却喜欢呆在屋里,满足于不与外界接触的生活,是谓“宅男”或“宅女”。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宅生活”似乎变得“可持续”。不必出门,就能知晓天下事;不用逛街,就能买到心仪商品;不必舟车劳顿,就能和远方的亲友畅叙如晤。尤其是在出门就意味着忍受拥挤的交通、浑浊的空气,而人际交往又变得程式化和淡漠时,“宅”在网上听上去倒也“时髦
4、”。然而,面对网络信息的海洋,人们的视野并没有变得想象中那么宽。很多人只浏览相对固定的几个网站,只关注自己愿意关注的人,只订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一些网络运营商也在迎合,有的甚至能够自动收集用户信息,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推荐相关商业信息。人们越来越被自己的习惯所束缚,被固有的知识所限制。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互联网带来的自我“极化”,即把人囚禁在固有的习惯里,剥夺了人本来应该具有的可能性和多样性,从而形成了思想上的“宅”。如果说身体上的“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那么思想上的“宅”则会导致对未知事物好奇心的丧失,对公共生活的淡漠,对现实生活感受力、思考力的钝化。一个段子很传神
5、地说明了这一点:两人路遇街头争吵,一人驻足围观,另一人劝阻:有什么好看的,回家上微博看呗。思想上“宅”的后果,是让人们居住在狭隘的私人感受和个体偏好里,远离现实世界,形成心灵封闭。这种心灵的封闭又往往伴随着对所有事物的质疑,对一切不信任、不关心。美国作家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里提到类似的情形,并明智地提醒:笛卡尔在系统地提出激进的怀疑观点之前,心里装着一个大千世界。心中的大千世界,更多来自现实的“公共空间”。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进入现实公共空间,享受健康的公共生活,方能发育出有活力的思想、开放的心灵、有创造力的个性。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面,只有当面的交谈,才能真切感受到对方一颦一笑背后的喜怒哀
6、乐;宅在家里代替不了“户外活动”,只有“接地气”,才能体会到这个瞬息万变的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每一次呼吸与心跳。这些,是无法通过语音聊天和共享文件做到的。有外国学者曾经指出,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在于把不认识的人汇聚起来,诸如人行道上相遇时的一个微笑,对散步者怀中婴儿的赞美等,通过彼此的这些微小行为构筑信任感。有人说,许多城市公共空间已消解,失去了往昔“邻居街坊们的亲密代际交往和历史记忆”,甚至对门而居多不识,现实的公共空间又在哪里呢?然而,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也在形成。人们不会因为妻子的厨艺高超而不去餐馆吃饭,去图书馆也不仅是因为要阅读某本书。社区、街道、图书馆、公园等,正日益具有不同群体公共生活的属
7、性,成为陌生人相互交往、容纳差异性、增进理解与共融的新场域,城市活力也由此重构。每个人其实都有交往的需要,我们不能让“宅”压抑了这种需要。同时,也只有进入广阔的现实公共空间,热情而真诚地关爱他人,关心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好,每个公民才能更加完善,社会才能产生更多的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社会需要多建设现实的公共空间。5、本文围绕“宅族”讲了四方面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宅生活的方便之处 B、宅生活影响身体和思想健康C、进入现实空间的意义 D、呼吁宅族应走进公共空间6、整合全文信息,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面对网络信息的海洋,实际上很多人只浏览相对
8、固定的几个网站,人们的视野没有变得想象中得那么宽。B、思想上“宅”的后果,是让人们居住在私人感受和个体偏好里,远离现实世界,形成心灵封闭。C、宅生活的危害在于导致人们对未知事物好奇心的丧失,对现实生活感受力、思考力的钝化等等D、走出宅生活的根本意义在于能让人体会到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的发展进程。7、下列材料不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韩国日报报道称,该国约10万名“宅族”青年,他们在长期的宅生活后根本无法适应社会交往,并影响工作,存在自闭倾向。B、学生小明特别喜欢“宅”,在家就整天面对虚拟的网络世界,一段时间以后无法从虚拟中抽身,厌恶上学,出现交往障碍。C、老林退休后,生活失去了寄托,他
9、“宅”在家里,闭门上网研究他所钟爱的象棋,一段时间后棋艺大进,可医生告知他长期久坐家里使血液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很容易形成血栓,建议一定要多多户外运动。D、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准大学毕业生热衷当“宅男宅女”,不少毕业生在年前的求职中受到了打击,于是就选择“宅在家”的这种逃避的方式,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里,与现实世界渐行渐远。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尝为东海太守,治官理民,好清净,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旨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
10、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上贤而释之。数切谏,尝面折,上怒。公卿皆为黯惧,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奈辱朝廷何!”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视之。丞相弘宴见,上或时不冠。至如见黯,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黯前奏事,
11、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选自史记 汲郑列传,有删改【注释】拱手行礼 官名 平民百姓 一味顺从皇上心意。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青既益尊 既:已经 B、数切谏,尝面折 数:多次C、大将军闻,愈贤黯。 贤:以。为贤 D、其见敬礼如此 礼:礼节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以”字与“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中的“以”字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军以利用也 B、不敢出一言以复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广以卫尉为将军10、下面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汲黯治理地方官民,抓大放小,无为而治,受到广泛称赞。B、汲黯对待地位越来越尊贵的
12、大将军,只行拱手之礼。C、汲黯对待皇上所交的大小差使,都认真执行,皇上很是欣赏。D、皇上与大臣相处常不拘礼节,唯独对汲黯不敢有丝毫草率。第卷(非选择题 共90分)四、(14分)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奈辱朝廷何!12古诗文默写。(10分)(1)此水几时休,_。(卜算子)(2)_,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3)但愿人长久,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醉花阳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花”指的是_,这句话表现了词人_的感情。五、(18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目送 龙应台(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
13、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时常,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2)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结束,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3)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
14、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4)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5)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6)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