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市政调研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提升全区市政园林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水平,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课题进展情况报 告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的要求,到07年12月31日,原由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负责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市政设施将陆续交由区政府维护和管理、并负责相关费用。今年4月3日,市政府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强宝安龙岗两区和光明新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及相关设施方案,根据该意见,原由各村、股份公司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市政设施,将逐步进行移交区政府进行维护管理。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特区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力争用5年的时间逐步缩小特区内外市政设施的差距。针对三年过渡期后,如何加强龙岗的
2、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已成为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此次调研,全面分析我区道路、桥梁、路灯、绿化等市政设施的建设管理体制和动作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的建议和意见。此次调研市政设施的范围包括市政道路、桥梁、路灯、绿化、给排水、环保环卫等基础设施。现将调研进展情况报告如下:一、 龙岗区市政园林设施的现状龙岗区辖区面积8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7平方公里。据初步统计,全区现有道路2886条(其中社区、股份公司管理道路756条,占总量的26.19%),总长度1221.37公里,面积2308万平方米;桥梁231座;路灯74787盏(其中社区、股份公司管理19660盏);绿地8
3、492公顷(其中社区、股份公司管理102公顷)。各类公园111个、广场49个。区政府对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市政设施建设和维护。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6年三年来,全区在市政设施建设维护方面共投入资金27亿元(建设经费22.67亿元,维护经费4.33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20.35亿元,街道财政投入4.22亿元,社区股份公司投入2.43亿元。与此同时,在市政设施管理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技术人才、机械设备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为打造代表深圳21世纪发展水准现代化城区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我区市政园林设施建设管理主要由区、街道、社区三级共同管理。区城管
4、局负责龙岗中心城、宝龙工业城和大工业区的市政道路和园林绿化的管理和维护,经费由区财政承担,并对各街道市政道路和园林绿化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监督和考核;各街道办负责辖区建成区的市政道路和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并承担相关经费(其中南湾和坂田两个街道的市政维护费由区财政承担);社区股份公司负责本社区市政道路和园林绿化的管理(区、街、社区三级经费投入情况见附表3)。二、我区的市政园林建设和管理水平与特区内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市政设施建设普遍滞后甚至缺失。以道路建设为例,干线性主干道、普通主干道、次干道等道路建设都比特区内滞后,差距较大。建设和管理维护资金缺口较大。据统计,目前三年过渡期
5、已结束,一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已不愿再承担社区道路的建设和管养经费。从2005年(9503万元)、2006年(8474万元)、2007年(5992万元)三年,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建设经费投入来看,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按每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计算,到2004年底历年来在特区内市政设施投入每平方公里平均为2.46亿元,而在我区只有4600万元,不到特区内的五分之一。在市政设施管理维护方面,特区内外的标准也不一样。据了解,特区内园林绿化建设投入每平方米150200元,而我区只有4580 元,约为特区内的三分之一。据市城管局的统计,与特区内相比,特区外“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突出。特区外“有路无灯”的道路达
6、255条,长达近300公里;“有灯不亮”的道路54条,长达38公里。造成这种状况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养护标准不同有很大关系。此外,在机构编制、人员数额、机械装备和技术力量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以路灯管理为例,特区内从事路灯管理的职工总人数为299人,各类技术人员61人;而特区外有319人,各类技术人员只有9人。特区外的25个街道办路灯管理单位均没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只有高级技工7人,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在路灯的维护设备方面,特区内有高空作业车20辆,配置了较为齐全的检修、检测设备。而特区外路灯设施管理维护数量与特区内接近,虽有高空作业车49辆,但分布不均,且缺乏检修、检测设备。有的街道办因
7、无高空作业车,常年无法正常维护路灯。三、特区内外市政园林设施差距的主要原因深圳建市20多年来,宝安龙岗两区在财政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都与特区内有所不同,特区内四个区实行统一管理,宝安龙岗两区则在许多方面是“各负其责”、“各自为政”。尤其是在市政、交通、水务等方面的市政设施投资体制这种差别更为明显。例如,我区部分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特别是由各合作股份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的项目,谁需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在这样的模式下,各投资主体必然更加关注短期经济效益和产值指标,主观上对城市建设不能说不重视,但客观上没有足够财力,往往只提供满足招商引资需求的、最低标准的市政设施。如此一来,逐年积
8、累,形成严重的历史欠帐。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高速增长,市政设施落后的矛盾越发尖锐。群众普遍反映,他们在市政设施方面今天干的事都是昨天、前天应该干的,较高工业化水平却对应着刚刚起步的城市化水平,很不相称。从政府工作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一)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欠缺。表现为城市规划容易被现实左右,受利益驱使,在这二者面前,规划有时不得不让路。各级规划在编制理念上存在较大分歧。城市化前,大都采用村镇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区、街道甚至各社区虽然都委托专业部门编制规划,但往往从各自局部利益出发,缺乏系统整体的全局观念。而上级规划部门由于人力限制和事权划分的关系,也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各类规划
9、相互冲突、彼此难以衔接的情况很多,无法有效引导城市建设有序发展。在规划建设标准上,直到2004年颁布的深标才统一了特区内外的规划建设标准(此前是两套标准)。在各专项规划编制标准上,各部门从各自角度出发也存在分歧意见。例如,由于交通部门和规划部门对路网规划的目标、角度不同,对同一道路的定性也不一致,因此对道路的规划就有分歧:规划部门定性为快速路的,交通部门则定性为高速公路,如已建成的清平路;规划部门将快速路定性为市政道路,交通部门则将部分快速路定性为公路。等等。由于两个规划对道路的定性不一致,导致立项审批程序和建设管理主体不同,造成建成后道路管理归属不清,进而影响路网功能的发挥。如南坪快速路建成
10、后,市交通局交由公路部门管理,而市城管部门认为该路部分路段原为市政道路,且规划部门将该路定性为城市快速路,应交由城管部门管理。规划覆盖存在盲点。区以下的法定图则覆盖率低,有些市政设施建设没有规划依据,即使建了也随时可能被拆除,造成极大浪费。如基层城管反映,现有的公园用地使用权在规划这个环节上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随时可能移作它用;特区外一些环卫设施只有概念没规划,概念上有实际上没有落实用地。宝安区环卫部门反映,该区公厕建设基本上是空白,环卫车队甚至无处停车。规划实施难度大。主要表现在规划不稳定,经常变,使市政设施建设实施起来很困难;有些规划无相应的投资计划,更无法落实投资主体,因此只能停留在纸上,
11、“墙上挂挂”;市政设施规划选址很困难,如垃圾站、变电站等,选址阻力很大。(二)建设任务重压力大。由于产业和城市功能升级,加上“大运会”等因素,各项建设工程爆炸式增长,“10年的工作5年完成”,超常运作也暴露了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审批环节多。市政工程的报建涉及的部门太多,水、电、气、通信,行业管理部门等,都要审批,如果一切按正常程序运作最快要一年多才能完成,协调难度非常大。二是工期太短。项目前期时间太长,而建设时间太短,有的甚至是在没有计划立项,没有设计图纸的情况下就要求立即开工,限期完成,工程质量和安全难有保障。三是拆迁难度大。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拆迁安置管理办法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方面不够明确,实
12、施难度大;项目拆迁成本太高,有时拆迁费用超过建安成本几倍,特别是当拆迁所涉及的是黄金地段,而拆迁对象虽属弱势群体,但有的本事通天,个别钉子户漫天要价,蛮不讲理时,拆迁成本更是难以控制;拆迁补偿时效性很强,市场价格天天在涨,而拆迁标准一定几年,无法满足拆迁户的要求,由此造成许多纠纷,大大增加拆迁难度。(三)市政设施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历史欠帐多,而城市化和大运会等因素导致未来需求剧增,我区未来几年市政设施投入缺口很大。据市发改局初步估算,未来5年,宝安龙岗两区市政设施投资缺口都在1000亿元以上,而龙岗区由于要召开大运会的缘故,缺口更大。在巨大的缺口压力下,更彰显出市政建设和管理投入方面的一些
13、严重问题。一些规定得不到落实。有些只有政策,没有相应配套资金,很难落到实处。基层市政设施投入机制不健全。根据规定,区政府仅负责次干道的建设投资,而支路及小区道路,区政府不负责投资。而过渡期结束后,街道将实行部门预算,股份合作公司不再投入。这样一来,街道和社区的一些市政设施建设、管理、维护事实上将没有资金来源。很多基层工作同志反映,基层社区的投入基本上只能靠感情,不能靠体制,有的社区近三年来没有任何市政经费投入。水务和环保部门反映,由于投入不足,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配套很不完善,很多支管网与主干管没有连接,支管网内污水没有排放去向,只能排入附近的河沟,而污水处理厂却由于收集不到足够的污
14、水,实际处理量远远小于设计规模,有时抽取污染的河水补充。(四)管理体制不顺。市政设施的管理分散在城管、交通、水务等部门。管理机构重叠、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造成重复管理、无人管理、交叉管理等现象。比较突出的是多头管理问题。一是市政道路与公路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公路实际上已承担了市政道路的功能,由于公路建设和管养标准较低,适应不了城市化对道路功能的需要。实际上,目前一些公路已经按市政道路的标准进行了改造,提升,具备了市政功能,形成了公路市政化;在公路与市政路交界地段的管理中,公路部门与城管部门经常就适用法律法规问题发生冲突;建设管养标准也不一致,甚至存在同一条路由两个部门
15、管理的现象。特别是我区公路部门的管理更是非常特殊,业务经费由市公路局管,行业管理归交通局管,干部人事归区管,导致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二是道路交通设施管理。道路交通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护栏、交通标牌、交通标线、交通电子眼等。目前,特区内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区的道路交通设施,均由市交警部门统一负责管理和维护。特区外,宝安区的道路交通设施是由区城管部门负责管理和日常的维护;而我区的道路交通设施则分别由区交通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等负责管理和维护。 三是排水设施管理。排水设施包括:排水管渠、泵站、污水处理厂及其附属设施。特区内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区的排水设施,由市水务部门负责管理和维
16、护。而我区的排水设施由两个部门管理,区水务部门管理一部分,区城管部门管理一部分,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缺少统一协调。四、进一步加大我区市政园林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刻不容缓。我区是深圳的后发展地区,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后劲所在,希望所在。加快我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有利于尽快缩小特区内外在市政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上的差距,我区群众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带来的深刻变化和巨大便利,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重视民意、惠及民利的重大举措,对于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实现特区内外协调发展,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把深圳建设成为生态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特别是随着农村城市化过渡期的结束以及2011年“大运会”的召开,更使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如何按照鸿忠书记提出的“后现代”的标准,把我区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艰巨任务。五、有关市政园林建设管理工作的建议鉴于我区市政设施的现状,尚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