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五)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745102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五)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五)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五)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五)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五)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五)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五)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五)杰出的科学家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蕲州志载:“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子。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根据这段记载,可以判断楚王任用李时珍的主要原因是()A李时珍医术高超B李时珍医德高尚C李时珍勤奋好学 D李时珍聪明伶俐解析:选A由材料“适子疾,时珍进药聘为奉祠”可知楚王任用李时珍的主要原因是李时珍医术高超。2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先生认为“李时珍达到了与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所隔绝的、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李时珍达到的“最高水平”是指()A严谨的科学精神被世人

2、推崇B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C纠正了以往药书中的多处错误D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解析:选B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首创按照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它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故答案为B。3以下是四位同学分别对詹天佑和中国铁路史做得研究。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第一步第二步A阅读詹天佑评传,了解詹天佑与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得出詹天佑一面支持保路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的结论B参观“中国铁路博物馆”,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史得出“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是中国铁路建设技术落后造成的”观点C

3、参观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观察“人”字形路线,体会技术难题的突破得出“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的结论D查阅詹天佑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的言论得出“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的结论解析:选AA项合理严谨,符合题意;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不是中国技术落后造成的,而是封建迷信思想造成,故B项错误;“人”字形路线不在八达岭境内,不能由修筑京张铁路得出“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他除了修筑京张铁路外,还修筑了其他铁路,C项不严谨,故C项错误;D项第一步与第二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该项不严谨,故D项错误。4“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

4、重外人,我以为耻!”上述名言反映了詹天佑()A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及爱国主义精神B工作细致、严谨的态度C强烈的民族自尊心D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解析:选A“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表明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我国地大物博”表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表明爱国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工作细致、严谨”只能体现材料前面的一部分信息,不能完整反映材料意思,故B项错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只能反映材料的后一部分意思,同样没能完整反映材料意思,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故D项错误。5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勘探部门分别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找到了大庆、大港和胜利

5、等油田,震惊了世界。以下各项与这些成就相关的是()A相关科技理论的指导 B“科教兴国”战略实施C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D苏联和美国专家的帮助解析:选A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勘探部门分别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找到了大庆、大港和胜利等油田,震惊了世界,故A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没有实现持续发展,而是断断续续的,故C项错误;按题干时间,当时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中苏关系也处于对抗状态,故D项错误。6有学者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而今人们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

6、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A为批判宗教神学提供了思想武器B引领人们对自然界进行理性认识C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发展D奠定了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解析:选B材料强调牛顿根据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对人们造成巨大影响,引领人们对自然界进行理性的认识,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7爱因斯坦生前留下遗言:“不许把房子变成博物馆。”这说明爱因斯坦什么样的可贵精神()A崇拜偶像 B反对个人崇拜C看重荣誉 D死后要哀荣解析:选B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还拥有伟大的人格。解答本题要立足于题干

7、的材料,理解其含义为反对个人崇拜。8爱因斯坦对待原子弹的态度前后貌似矛盾,实则相同。爱因斯坦主张制造和销毁原子弹都是为了()A人类和平 B拯救犹太人C摧毁法西斯 D证明其理论的科学性解析: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爱因斯坦提议美国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以制止战争;后来,他认识到核战争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之大,又致力于防止核战争、销毁原子弹。这都是为了维护人类和平,故答案为A项。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9李时珍和牛顿是世界公认的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都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经典巨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李时珍在艰巨的研究工作中,“无书不读”,涉猎诸家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

8、年)李时珍35岁时,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八百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1578年)写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花费18个月时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书中全部的论述都以

9、命题形式给出,每一个命题都给出证明或求解,所有的求证求解都是完全数学化的,必要时附加推论,而每一个推论又都有证明或求解。只是在牛顿认为某个问题在哲学上有特殊意义时,他才加上一个附注,对问题加以解释或进一步推广。(1)据材料一,指出李时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主要原因。(6分)(2)据材料二,指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最大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5分)(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这两位科学家身上学到的高贵品质。(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八百多种”得出研读、请教;据材料一“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1578年)写成。这部伟大的

10、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得出实践、总结。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得出纠正错误,补充不足。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书中全部的论述都以命题形式给出,每一个命题都给出证明或求解,所有的求证求解都是完全数学化的,必要时附加推论,而每一个推论又都有证明或求解”得出特点是数学化;第二小问,据材料二“1687年,他花费18个月时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创立。第(3)问,从李时珍研究的主要

11、方法和牛顿著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位科学家共同的高贵品质是治学严谨,刻苦钻研,求真创新。答案:(1)方法:研读、请教、实践、总结。原因:纠正错误,补充不足。(2)特点:数学化。影响: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创立。(3)品质:治学严谨,刻苦钻研,求真创新。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铁路多系借外款修筑,路权之损失姑不具论,即就路工本身而言,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不但薪给特殊优厚,而且常须假事权于翻译,不肖之徒遂不免从中作弊,而购料有折扣,包工有陋规(旧时多指不正当的收费规则),国家损失甚大,铁路之成本亦自然提高。凌鸿勋詹天佑先生年谱材料二“在我受命此工作前,即使出任之后,许多外

12、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夫本路当建筑之初,工程浩大,同事各员,昼夜辛勤,经营缔造,常患难齐欧美,鄙人默坐而思,亦复战战兢兢,深虑有志未能,莫敢自信。今幸全路告竣。”摘编自詹同济詹天佑日记书信文章选材料三全路建筑工款平均每公里约用银圆数:津浦铁路119 000元、京汉铁路95 600元、京奉铁路94 600元、京张铁路48 600元。高宗鲁、凌鸿勋詹天佑与中国铁路(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修建铁路成本高的原因。(7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京张铁路修建的特点。从中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品格?(8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关

13、键信息“多系借外款修筑”可知资金缺乏,需借外债;由材料一信息“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可知高薪聘用外籍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常须假事权于翻译”可见依赖翻译;“不肖之徒遂不免从中作弊,而购料有折扣,包工有陋规”可见,经办人员从中作弊。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三中的关键信息“工程浩大”“昼夜辛勤,经营缔造”“京张铁路48 600元”等进行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詹天佑热爱祖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等。答案:(1)资金缺乏,借外债;技术力量薄弱,高薪聘用外籍人员;依靠翻译,难以监督;经办人员从中作弊(或获取购料回扣、包工有不正当的收费规则)。(2)特点: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工程浩大、艰

14、巨;成本较低。品格:热爱祖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中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在1966年邢台大地震后,李四光“教导我们”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这一路走来,都被李四光言中。当时很多科学家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报的,李四光斩钉截铁地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材料二李四光的名言集萃。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

15、献给我亲爱的祖国。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四光的理论成就及其实践意义。(9分)(2)根据材料二中李四光的名言,分析李四光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品质。(6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的理论成就;然后,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该理论的实践意义。第(2)问,概括材料二内容,从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刻苦钻研精神、追求真理精神等角度进行回答。答案:(1)成就: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提出“构造体系”的概念。意义:其理论为我国的石油勘探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为寻找铀矿资源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李四光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的研究,加强了我国对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2)不迷信权威,坚持研究;勤奋刻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